科技愛好者週刊(第 204 期):如何度過疫情、裁員、還有戰爭

阮一峰發表於2022-04-22

這裡記錄每週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週五釋出。([通知] 下週五一假期,週刊暫停一次。

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科技內容。

週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式設計師就業資訊,歡迎訪問或釋出工作/實習崗位。

封面圖

一家英國公司正在推廣人體晶片,圖中女子使用體內晶片付款。這種晶片原用來為殘疾人自動開門,後來推廣到正常人。(via

本週話題:如何度過疫情、裁員、還有戰爭

最近的壞訊息比較多,疫情、裁員、還有戰爭。一開啟群組和朋友圈,轉發的都是這些事情,很多人的心情受到影響。今天談談我的想法。

不少網友私信,問我在上海的近況。我都沒有回覆,總覺得隔離的生活沒什麼可說。小區封控一個月了,出不去,下樓就是做核酸和領物資。這些事情不值得細說。

我認為,對待這些事情的正確態度,就是三個字:隨它去,英語叫做 let it be。不要為這些事情費神上心,理由很簡單,它們完全超出了你的能力,你根本影響不了,無論事情發展到哪一步,你只能接受。就算你感到痛苦和煩惱,難道會改變局面嗎?

我們的時間很寶貴,不要用於那些改變不了的事情,而要用於你能夠改變的事情。一位美國神學家曾經寫過一段著名的祈禱文:"請賜予我力量,全力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平靜接受那些無能為力的事情,擁有智慧區分這兩者。"

疫情何時結束,小區何時解封,這是你無能為力的。與其煩惱這種事情,不如不去管它。人生難得有這樣一段突然停下來的時間,別浪費了,多讀一點書,多學一點技術,比什麼都有用,等到生活恢復正常,它們能幫到你。

1665年8月,劍橋大學由於鼠疫大流行而關門,學生們都回家了。有一個22歲的學生回到鄉下的老家,整整18個月閉門不出,努力讀書和做實驗,最後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理論,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科學進展。這個學生就是牛頓。

疫情是一場災難,但是如果能好好利用這段日子,它也許就會變成你的人生財富。

裁員也應該如此看待,這一次有些行業(房地產、教培、網際網路)的裁員,屬於全行業收縮,不是員工的問題,行業的問題超出了你個人的努力。

如果公司把整個部門和業務線都砍了,裡面最好的員工也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不要灰心焦慮,更不要懷疑自己,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你所能做的就是隨它去,別把時間用來長吁短嘆、憤世嫉俗,而要保持學習,磨練自己的技術,等到行業回暖時,就會有回報。

你要這麼想,這些行業之所以會收縮,就是因為前期的市場需求旺盛,擴張太快。這說明它們的市場需求是真實存在的,只要市場需求還在,就有發展空間,你練好本領,不愁將來沒有用武之地。

最後,送給大家兩句話,都是我看來的。如果你也因為疫情,有很多空閒時間,推薦可以找來看看。

第一句出自《曾國藩家書》。曾國藩的人生並不順利,50歲以後才出頭。他給弟弟寫了很多信,一再教育老弟要經受得住挫折,能夠沉住氣。他說,人生應該做到"四耐":"耐冷耐苦,耐勞耐閒。"我覺得說的真好,很適合現在的疫情時期。

第二句出自經典日劇《悠長假期》。這部電視劇是20年前拍的,現在看一點不過時。它講了兩個倒黴的年輕人相遇,互相激勵的愛情故事。它的片名取自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一句話:"人生總有不順的時候,不必勉強衝刺,就把它當作老天給的悠長假期,好好享受這個假期。突然一天假期結束,時來運轉,人生才真正開始。"

計算機碩士考研訓練營

上個月介紹的計算機考研訓練營,本週又開班了。

今年的就業形勢嚴峻,計算機碩士文憑對找工作或者改換行業,確實有幫助,所以報考人數才會創新高。按照現在的狀況,明年的報考人數只多不少。

如果你打算考研,或者還沒打定主意,想找專家諮詢,可以報名參加這個訓練營。明年的考研其實已經很近了,9月份就要報名,年底考試。

訓練營內容全部是考研必須知道的事情,比如計算機考研的流程和趨勢,專業課、政治和英語如何備課。

整個課程一共分成四堂直播課(含錄播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天:考研規劃課

主講老師劉碩(清華大學畢業,新東方10餘年考研輔導經驗),介紹計算機碩士如何選校選專業、考試科目及分數線、就業前景等等。

第二天:計算機專業課

主講老師李超(哈工大計算機碩士,ACM ICPC 亞洲區銀獎得主,前華為、阿里巴巴工程師),介紹專業課如何爭取高分120分+,408(計算機統考編號)四門專業課複習策略。

第三天:政治課

主講老師鍾若(開課吧考研政治學科領頭人,累計授課6000+小時),介紹如何擺脫死記硬背,快速掌握政治複習重點。

第四天:英語課

主講老師鄭權益(開課吧英語專案負責人,原新東方考研英語高階講師),重點介紹如何應對英語閱讀,針對英語疑難問題的複習方法。

除了直播課,主辦單位"開課吧"還提供講師、助教、班主任三位一體跟蹤式服務,全程為你答疑解惑。訓練營結束時,還有大資料 AI 系統,根據歷年分數線和報考情況,幫你精準擇校擇專業,並量身定製備考方案。

不管你是報考學術碩士,還是專業碩士,或者非全日制碩士,都可以聽。考慮到有些同學並非計算機科班出身,講課過程中也會照顧這些同學,解答跨專業零基礎如何準備考研。

週刊讀者支付一元報名費,就可以聽課,還可領取計算機考試大綱、歷年真題資料、政治/英語備考資料等超值資料包

微信掃描上方二維碼,瞭解課程詳情並報名。支付報名費後,會彈出助教老師二維碼,別忘了新增老師微信,領取課程。

科技動態

1、古建築遮雨棚

蘇格蘭是一個多雨的地區,年平均降雨的天數超過190天。這對當地的一座百年建築物造成傷害,水泥在雨水沖刷下變得脆弱和破碎。

為了保護這座四層樓的建築物,當地政府建了一個巨大的遮雨棚,外層是一個個鋼圈,組成了一個透明的網,一共用掉了3240萬個鋼圈,就像一層世界最大盔甲。

這種設計的好處是可以保持自然的通風,並且不犧牲景觀,遊客依然可以在遠處觀看這座建築物,值得借鑑。

2、喜鵲追蹤器

澳大利亞科學家為了研究喜鵲的行為,給它們帶上了追蹤器。但是,追蹤器的電力有限,沒過幾天就沒電了,怎麼才能給追蹤器充電呢?

科學家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解法,把追蹤器設計成無線充電,然後在充電板上灑滿食物。當喜鵲進食時,就會自動進行充電和下載資料。需要時,再放上強力磁鐵,就會扯斷追蹤器的帶子,釋放追蹤器。

3、飛行摩托車

一家法國公司生產了一款可以飛行的摩托車,簡直像科幻電影一樣。它的前輪和後輪,都各自包括兩個輪胎,可以像摩托車一樣在地面正常行駛。

飛行時,這四個輪胎還可以升起,變成水平狀的螺旋槳。配合噴氣發動機,摩托車就會變成飛行器。這臺摩托車的售價高達56萬美元(約等於400萬人民幣)。

4、硒鼓晶片

印表機硒鼓都帶有晶片,檢測墨粉是否短缺,以及硒鼓是否為正品。由於晶片的全球短缺,佳能公司現在開始發售不帶有晶片的硒鼓。

沒了晶片,硒鼓插入印表機之後,系統就會跳出警告,表示可能不是正品。佳能公司不得不在官網上貼出教程,教使用者怎麼關閉防偽檢測。

5、Vegaboard

美國加州的一家公司,發明了一種叫做 Vegaboard 的顯示板。使用者用手機或電腦向它傳送文字訊息,它收到後就會顯示出來。

它的特別之處在於,這不是一個電子裝置,而是機械裝置。每個字元都是一個翻板裝置,支援8種顏色。

該公司稱,它可以掛在牆上,充當佈告板。問題是,使用者為什麼不直接掛一個電視,而要掛這個東西呢?它的功能很有限,而且售價高達2850美元,比電視貴得多。

文章

1、HTTPie 是如何丟失5.4萬 Star(中文)

HTTPie 是一個非常知名的開源專案,在 GitHub 有5.4萬顆星。專案管理員不小心將其設為私密專案,導致所有 star 和 watch 清零,並且無法恢復。HTTPie 官方寫了一篇長文,回顧整件事,總結教訓,本文是中文翻譯。(@yangchuansheng 投稿)

2、一個歐盟應屆畢業生的求職之路(英文)

這是一個歐洲人寫的文章,他碩士畢業應聘軟體工程師,面試了十幾家網際網路公司。他記錄了每家公司的應聘過程,以及給出的薪水。大家可以從中瞭解歐洲的網際網路行業狀況。

3、推特 HTML 網頁的前10行程式碼(英文)

作者面試前端程式設計師時,經常開啟推特的 HTML 網頁原始碼,讓應聘者解釋前10行程式碼(上圖)每一行的目的。

4、USB 介面是如何誕生的(英文)

上個世紀90年代初,Intel 公司的一個工程師想找到一種簡單的辦法,為電腦新增外部裝置,可以即插即用,並且還能供電。本文介紹了當時的一些情況。

5、當你難過時,電腦發來一張貓的照片(英文)

本文介紹作者的一個小專案,用攝像頭識別使用者情緒。如果發現情緒不佳,就自動在 iPhone 上推送一張貓的照片。所有運算都在本地,不會有資料洩露的風險。

6、我們每月有 80TB 流量和 500 萬頁面瀏覽,費用不到400美元(英文)

作者介紹如何用每月400美元的代價,透過 Cloudflare、Backblaze、Bunny.net 等服務,支撐一個流量巨大的網站。

7、樹莓派搭建 PyPi 伺服器(英文)

作者演示瞭如何用樹莓派搭建一個 PyPi 伺服器,用來在離線時下載 Python 的各種包。如果你不知道樹莓派怎麼玩,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8、內網應該使用 Let's Encrypt 嗎?(英文)

Let's Encrypt 一般用於生成免費的 HTTPS 證照,但是它有一個問題:一旦使用了,外界可以查到主機名。

9、改善 Postgres 資料庫健康度的五個技巧(英文)

Postgres 資料庫的應用越來越廣,這篇文章總結了五個小技巧,改善資料庫的健康度。

工具

1、Navidrome Music Server

開源的音樂流媒體伺服器,提供 Web 管理介面,可以用來管理自己的音樂檔案。

2、BookStack

一個類似 WordPress 的 PHP 架站軟體,主要用來整理筆記和知識管理,提供目錄式的頁面結構。

3、JSON Visio

一個開源的 JSON 視覺化工具,將 JSON 資料轉成樹狀圖展示。

4、Starship

這個軟體定製各種命令列環境的提示符(prompt),可配置性極強,能夠定製幾百個引數,支援 Bash、Zsh、Fish、Powershell 等各種常見命令列環境。

5、Mailwind

一個命令列工具,可以將使用 Tailwind CSS 的網頁轉成電子郵件專用的網頁,省卻了為電子郵件寫樣式的麻煩。

6、CodeTerminal

從 VS Code 拆分出來的、獨立的終端模擬器。(@xcodebuild 投稿)

7、TSRPC

專為 TypeScript 設計的 RPC 框架,經千萬級使用者驗證。適用於 HTTP API、WebSocket 實時應用、NodeJS 微服務等場景。(@simlePig 投稿)

8、圖片美化器

一個網頁小工具,可以為你的圖片新增一個背景框,並新增標題。(@shfshanyue 投稿)

9、Eoapi

開源的 API 管理和測試 APP。(@scarqin 投稿)

10、Layout

一個命令列工具,可以將 Graphviz 檔案渲染生成 SVG 圖片。

資源

1、SVG Silh

SVG 圖片庫,一共有幾萬張。

2、開放式學術期刊搜尋引擎

科學論文搜尋引擎,目前共有600多萬篇。

3、Device Info

一個網頁工具,顯示瀏覽器可以收集的所有使用者裝置資訊,比如電池、麥克風、藍芽等。

4、作業系統導論(英文)

《作業系統導論》(Operating Systems: Three Easy Pieces)是免費的作業系統入門教程,評價很高的一本書。

5、畫素圖片

任天堂前藝術總監前田隆史,做了一個網站,提供大量畫素圖片,有分類和搜尋,可以免費下載使用。

圖片

1、副詞的機率

2018年,兩個美國資料學家想知道,人們使用副詞表示程度時,比如 always(總是)、likely(很可能)、經常(often),心裡對應的機率是多少。

他們就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讓人們填寫每個詞的機率,得到了下面的結果。

根據上圖,不同的人對於同一個副詞,理解的機率相差非常大。比如,聽到 Probably(很可能)這個詞時,有的人認為發生機率是50%,有的人認為高於80%。

所以,想要精確表達時,應該儘量減少使用這些副詞。

2、大樓外牆壁畫

一位俄羅斯藝術家擅長在大樓外牆,繪製超現實主義的錯覺壁畫。

這是作畫之前的大樓。

這是作畫之後的大樓。

其中只有一臺空調是真的,如果不說,你能辨認出來嗎。

文摘

1、高智商的代價

瑞典生物學家科特沙爾(Alexander Kotrschal)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瞭解腦袋的大小差異對動物的智力是否有影響。

他的實驗物件是一種叫做孔雀魚的小魚,挑選出了大腦異常大和大腦異常小的個體,作為對照組。

平均來說,兩組孔雀魚的腦袋大小的差異大約是9%。分組之後,生物學家開始訓練它們區分符號。

事實證明,大頭孔雀魚的智力勝過小頭孔雀魚,也就是說,腦袋的體積確實對動物的智力有影響。

但是,高智商是有代價的。 大頭魚的內臟更小,後代更少。大腦是昂貴的耗能器官,例如,人類大腦的重量僅佔體重的2%,但消耗了20%的能量。許多科學家認為,為了擁有更大的大腦,必須縮小身體的其他部位,而這正是科特沙爾在孔雀魚身上發現的。

更重要的是,大頭孔雀魚比小頭孔雀魚少生育19%的後代。因此可以說,聰明的代價是你可能會放棄繁殖,因為繁殖也是一項耗能巨大的活動。

這符合在其他動物身上看到的模式。哺乳動物中,最聰明的靈長類動物和鯨類動物(鯨魚和海豚),生育率也異常低。尤其是人類,在靈長類動物中擁有最大的大腦和最少的後代。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後代數量的減少可能是靈長類動物,尤其是原始人類進化出更大大腦的主要成本,"科特沙爾說。

高智商動物的大腦變得如此之大,消耗很多能量,而且繁殖如此緩慢,這會導致它們的滅絕嗎?如果一個物種能夠生存下去,更大的大腦提供的優勢(比如高智商),必須超過後代減少的程度。

言論

1、

你的工作將佔據人生的很大一部分,因此真正讓自己滿意人生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做你覺得值得的工作。

-- 賈伯斯

2、

如果麥當勞像當代的軟體公司那樣,那麼出現 Bug 時(比如漢堡包變質),麥當勞的回應將是:"非常抱歉,作為補償,我們為您提供兩張優惠券。"

---- 馬克·米納西

3、

衝浪的想法很有意思。你用一塊小板子挑戰大自然,說"我要騎在你的上面!" 大自然有時候不在意,讓你騎一會。但是更多的時候,大自然說"不行,不是這樣的!",把你打翻在浪花底下。

-- 《你的職業生涯》

4、

網際網路時代,商業成功的關鍵不是掌握供給,而是掌握需求。

你必須與客戶建立直接關係,如果有人插在中間,你的客戶獲取成本就會不斷上升,導致利潤下降。一個例子就是,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約90億美元,只為了讓谷歌成為 iOS 的預設搜尋引擎。

-- 《掌握需求》

5、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說明文件和設計圖紙都消失了,我們仍然會擁有先進的工業文明,因為訓練有素的工程師是技術的源泉。但是,如果工程師消失了,再多的文件和圖紙都救不了我們,這就像古人拿到圖紙也無法制造出汽車。

所以,我們不應將智慧財產權和工具視為技術進步的最終目的,而應著力於培養更好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 《將矽再次帶回矽谷》

歷史上的本週

2021年(第 153 期):機器翻譯是對譯者的侮辱嗎?

2020年(第 101 期):網際網路不再稀缺

2019年(第 50 期):"時間換收入"是一個陷阱

訂閱

這個週刊每週五發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網路日誌微信公眾號

微信搜尋"阮一峰的網路日誌"或者掃描二維碼,即可訂閱。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