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要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安全可控的技術創新體系。
隨著國產化趨勢加速,信創產業發展也開始從核心的晶片、作業系統、資料庫等領域覆蓋到大資料平臺等更廣泛的領域。作為率先啟動信創實踐的行業,金融行業是其中較為典型的、最早將實現穩定創新和自主可控納入視野範圍的,甚至將其作為IT基礎建設的重要目標。
同時在如風控、精準營銷等典型業務場景中,隨著資料量逐漸龐大,金融機構對大資料平臺的依賴性也日漸明顯。因此,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會提出,需要自主可控的平臺能力。
除了以上兩點,還有幾大實際面臨的問題,在驅動金融甚至其他行業將大資料平臺遷移提上日程。
一是漏洞修復的及時性,二是售後服務的支撐。首先,金融機構對軟體平臺的漏洞異常敏感,會定期進行漏洞掃描,並希望及時得到修復。而國外軟體平臺的開發策略相對固定,每年可能就發三個版本,修復漏洞就會存在1-2個月的時間差,會對整個功能的迭代週期產生影響。其次,國外多數廠商的售後服務流程,普遍會有客服轉接技術專家,再由技術專家評估得出解決方案的過程,響應相對延遲。
即便如此,完成國產化遷移還有幾個原因需要慎重考慮:首先,遷移後,完全國產化的底層平臺與原有上層系統可能無法相容,新平臺無法無縫對接自身業務。以資料庫的遷移為例,如果企業只是換Oracle本身,只需找到一個支撐Oracle同等效能的資料庫。但Oracle上面還有很多產品是基於它開發,有著自身的生態。如果更換可能會導致上方的全面癱瘓。在大資料平臺上同樣如此,如果更換的資料平臺不相容,很多上層主要的產品可能也都無法運轉,難以保證服務的延續性。
其次,雖然金融機構大多具備很強的大資料技術能力與團隊,但更多是集中在上層的資料資產、資料治理等方面工作,在底層平臺的研發投入相對較少。如要遷移至新的資料平臺,會面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企業也會擔心後續的維護問題。
一邊是國產化需求,另一邊是保持業務穩定性、延續性,如何平衡這天平的兩端?
一張圖,馬上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