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百萬級甚至億級使用者、PB級甚至EB級資料處理、全球部署、秒級響應、開發速率提升、迭代更為敏捷、快速推向市場,傳統單一應用開發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市場需求。

容器、Serverless、微服務拆分、CI/CD等技術興起,標誌著現在化應用已經席捲應用開發市場,帶來新的浪潮。

在2001年開始,電商巨頭亞馬遜已經開始了現代化應用的開拓。從單一的應用、資料庫到面向服務的架構(SOA),諸如商品模組、訂單模組、服務模組等,一些大的面向SOA架構拆分出不同模組。2002至2006年,亞馬遜正式啟動了全新的微服務化架構。到2020年,亞馬遜已經擁有超過10萬個微服務。

哪怕是一個產品詳情頁,背後至少會調取300個微服務。亞馬遜雲科技大中華區產品部總經理顧凡介紹道,“無論是這個產品頁面的展現,購買鍵,是否是Prime的商品、送貨的承諾、客戶的評論、價格的顯示,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微服務,這是亞馬遜自身按照現代化應用根據業務需求的迭代走到了今天。”

以亞馬遜為例,相較於最早的單體應用,軟體更新的速度是每月一次,而現在,亞馬遜每天的軟體更新速度為15000次。這是現代化應用的巨大魔力,自動化工具支撐公司大規模的走向現代化應用。

過去15年,亞馬遜雲科技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打破以及在突破很多現代化應用技術。亞馬遜雲科技將亞馬遜在現代化應用上的實踐、技術、能力形成標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給面臨現代化應用需求的客戶及合作伙伴。

2006年亞馬遜雲科技釋出第一個Amazon SQS訊息佇列的服務、2012年推出Serverless的Amazon DynamoDB、2014年推出劃時代的Serverless計算Amazon Lambda、2017年,在容器領域推出Amazon Fargate、2018年釋出Amazon Aurora,亞馬遜雲科技將現代化應用技術發展到極致。到今天,有數十萬的客戶都已經將自己的現代化應用部署在亞馬遜雲科技的平臺上。

面對大量客戶現代化應用轉型的需求,顧凡認為其發展的脈絡可以遵循三大策略路徑,即:

第一,Replatform平移。第二,Refactor重構。第三,Shared Services Platform,構建共享服務平臺。相應的,容器、微服務拆分、Serverless等核心技術非常關鍵。顧凡表示,“我們會看到現代化的路徑的選擇、客戶應該是根據自己的業務應用情況,在業務應用向現代化應用轉型的時候,根據應用自己的特徵以及根據業務驅動重構的一個時機,以及根據現在微服務化的規模去選擇適當的策略,無論是平移還是重構,還是共享的服務平臺。”

在容器上,客戶有廣泛選擇能靈活部署。對於有足夠研究能力的團隊,Kubernetes有著強大的功能。對於一般客戶,Amazon ECS是由亞馬遜雲科技自研的一款服務,客戶非常容易地使用,不需要再去研究太多容器技術本身,而直接開始怎麼更直接地用容器,實現業務應用的發展。對於一些只關注在極其微服務化的架構裡,怎麼去跑自己的應用程式碼,無伺服器化的容器Amazon Fargate就變成了更好的選擇。

在亞馬遜平臺上,容器等服務深度整合、客戶能夠快速構建。亞馬遜雲科技大中華區產品部計算與儲存總監周舸表示,“亞馬遜雲科技上提供的各種的容器的元件已經做了很多的整合,從網路的負載均衡器一直到儲存開發資料庫等等,這些整合已經預置好的能力是可以幫助客戶快速用起來容器服務的重要的基礎。“

同時在安全可靠和開源開放特性上,亞馬遜雲科技也締造了行業的高標準和全面實踐。

在“引領現代化應用 打造敏捷型企業“的媒體溝通會上,亞馬遜雲科技釋出了新的現代化應用相關服務及功能。包括滿足客戶本地資料中心容器運算需求的容器服務Amazon Elastic Container Service Anywhere (Amazon ECS Anywhere),讓已部署容器的客戶更輕鬆的構建Amazon Lambda應用程式的Lambda容器映象功能,通過Amazon EMR on EKS讓Amazon Elastic MapReduce (Amazon EMR) 客戶選用Amazon EKS作為大資料服務的容器化計算交付引擎等。

此外,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 Anywhere (Amazon EKS Anywhere)目前全球已釋出,中國客戶可以下載使用。Amazon EKS Anywhere和Amazon ECS Anywhere為客戶無論是在雲端還是本地資料中心執行和管理容器提供了一致的管理體驗。

據悉,2021年至今,通過與西雲資料和光環新網的合作,亞馬遜雲科技已在中國區域釋出近50個相關的新服務與功能。

與雲原生相比,現代化應用更為聚焦,主要針對客戶已有的應用以及未來要建立的應用。顧凡認為,對客戶而言現代化應用的目的是“今天就要未雨綢繆地改造你的應用,讓你的應用能夠有機會延伸到無論是公有云、私有云還是混合雲,你自己把這個靈活性和彈性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然後讓你的業務的創新快速的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