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思想

Mrwhite86發表於2021-09-05

1.心即理
程朱理學認為“性即理”,否認“心即理”。他們認為心只不過是人心的一種知覺意識,是變化和不穩定的,容易陷入誤區而偏於自私。心的作用有正邪之區別,自古以來,辨別心之正邪的詞彙有:道心、人心、本心、私心、天理、人慾、良知、私慾、物慾等。
程朱認為理在外,心在內,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如何讓心與理合一?王陽明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好多年。他十多歲時遍讀朱熹的書籍,相信他的即物窮理之說。為了驗證即物窮理,他選擇了自家庭院外面的竹林,決心要用即物窮理、格物致知的方法,企圖去悟出竹子背後的理,他面對竹林靜坐了七天,結果勞思成疾,但是還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從此他懷疑起了朱熹的即物窮理之說。
直到王陽明三十七歲的龍場悟道,他悟到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外者誤也。”根據王陽明的說法,性就是心,就是理。如此“吾性自足”,也可以說成是“吾心自足”,或者“吾理自足”,又或者說“心即理”,理在心上,“心外無理”。
這樣,“心即理”的意思就是“吾性自足”,“吾心自足”,“吾理自足”,理在心上,“心外無理”。心與理合一,不再是心與理為二。理不在心外,這樣就無須即物窮理,而是理在心上求。為學功夫不再支離破碎,而是簡易直截。
良知與邪心,一個是高尚純潔,一個是卑劣汙濁。良知之心則成就天理,邪心成就歪理、邪理。這就需要致良知,為善去惡地格物。追求良知的本心,能成為各種行為的標準、原則、法則,而邪心、私心則不能。

2.知行合一
王陽明在解釋知行合一時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陽明說:“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見父時的孝,見兄時的梯,見孺子入井時的惻隱,就是良知的主意。
良知的主意,就是良知的命令。我們當遵照良知的命令列事。
良知有主宰義和覺知義。我們遵照良知的命令去行事,良知的主人地位就得到了增強,良知的靈明覺知也會更加精明,所以說“行是知的功夫”。如果不按照良知的命令列事,良知的主人地位就削弱了,良知的覺知也就昏迷了。就像在一個組織裡,有少數人不聽領導指令,領導的權威就弱了,相應的,就會有更多的人不聽指令,領導也就不管事了,處於昏睡狀態了。
遵照良知的命令列事,一是能保證行為的絕對正確(因為良知即是天理);一是能涵養良知,使良知的主宰地位和覺知能力得到增強。
良知在每個當下,都能知道我們該做什麼。我們在不知所措時,只要內省,傾聽良知,良知會有主意
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之一唐君毅在《道德自我之建立》一書中說:“人生之目的,唯在做你所認為該做者,這是指導你生活之最高原理”。“做你所該做者,是最古老的成語”。
唐君毅又說:“你不能問我什麼是你該做的,因為你該做的,你自己是知道的。只要你反省,你有許多認為該做而未做的,呈現於你自己之前。問題只在你去做,你不須再問什麼是你該做的。”
良知的命令,就是我們該做的。所以我們該做什麼,我們的良知是自知的。關鍵在於,我們要聽從命令去做。

3.致良知
心學宗旨是致良知。致字有兩義,一是實行或推行;一是達到或恢復。
致字有兩義,相應的致良知就有兩義,一是推行良知或實行良知,就是依良知去行;一是達到良知或恢復良知。
知是行的主意,知當做某事,當即去做,這就是推行良知,就是依良知而行,即“當行則行”。這是致良知的第一層含義。
自己有不當的想法或意念,或正在沉溺遊戲,此時良知覺其不當,當即去終止這些不當的想法、行為,這就是恢復良知或達到良知。這是致良知的第二層含義。
王陽明在《傳習錄.答歐陽崇一》中說:
"君子之酬酢萬變,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當生則生,當死則死,斟酌謂停,無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酬酢二字的引申義是應付,酬酢萬變就是應付萬變,就是應事接物。在應事接物當中,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就是致良知。
在應事接物中致良知,就是所謂的事上磨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