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養豬,小米沒造車,“巨頭錯覺”是怎麼來的?

naojiti發表於2021-03-10

試想一下,如果你在新聞資訊平臺上看到一個匪夷所思的新聞,第一次你覺得是在開玩笑,第二次將信將疑,第三次、第N次是不是就信以為真了?

最近不少科技巨頭就面臨著類似“三人成虎”的尷尬,華為“南泥灣”計劃和智慧養豬解決方案前後公佈,頓時就有關於“華為養豬自救”“華為自研豬肉”等訊息就不脛而走,在各大平臺瘋傳。華為只能哭笑不得、多番解釋:華為不養豬,是賦能企業養好豬。

同樣的“誤會”還發生在造車領域。有些是真困擾,比如任正非多次出來闢謠,強調華為自己不造車,只做智慧汽車供應商;有些則欲蓋彌彰,面對創始人親自帶隊造車的傳聞,小米剛開始還回應“暫時沒有”,過兩天又說“就電動汽車製造業務的研究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沒給一句準話,股價卻蹭蹭上漲……

其實,很多“誤會”都很容易識別。就拿養豬來說,儘管目前已經集齊了BATH等巨頭,但經營自有養豬廠的只有網易一個,百度、阿里、京東、華為都是在為養殖企業提供技術支援,而不是自己下場養豬。但每次科技巨頭們與傳統養殖業聯絡在一起,比如阿里養豬、京東種菜、騰訊養鵝,就會引發一波媒體關注。

為什麼媒體人會對“巨頭跨界”這件事如此敏感?而給他們帶來流量的普通讀者,又為什麼對這類新聞情有獨鍾呢?

這些“誤會”,其實都源自於人們內心的基本情緒。只是,有人選擇審慎地對待它,也有人刻意利用它來套路大家。

變異的震驚體:越矛盾越好奇

“震驚!華為居然不造晶片要養豬”,把上述新聞變成震驚體,好像意思也差不多。為什麼2021年了,媒體們還喜歡炮製這種博人眼球的“跨界”新聞?

一方面是他們自己確實對大廠的後續動作十分好奇,另一方面,這種科技行業與傳統行業之間的碰撞更具有矛盾點,也就更容易吸引流量和關注度。

從媒體到大眾對這種矛盾點的好奇和關注,其實是一種追求完整資訊的本能。在心理學領域被稱作“紫格尼克效應”。

簡單來說,科技業與養殖業之間截然不同的邏輯、方法、商業模式,在“合體”出現時會營造出一種未知、未完成的狀態,激發大眾的好奇心。“華為的豬肉到底香不香”“小米給年輕人造的第一輛車能開嗎”這種問題會在腦海裡縈繞不已,渴望獲得更多資訊、瞭解全貌。

再回想一下,不僅科技新貴養豬種地顯得很出位,某養豬企業為清華北大應屆生開出20萬以上年薪、北大才子回鄉養豬之類的,此前不也吸引了不少關注嗎?面對小米模稜兩可的公關話術,股價也能連續上漲,可見資本一旦好奇起來能量有多大。

美國科幻文學大師艾西莫夫曾說:“人類是唯一獲得越多冷知識越感到快樂的動物。”而即便是天生好奇心比較弱的人,面對豬肉、糧食、汽車等這一類民生相關的事物,也很難控制住自己去了解更多資訊的渴望。

人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生存本能”,野外捕獵時一個微小的訊號沒有注意到,可能代表著致命的危險,所以總是傾向於瞭解更多的資訊、更多的資訊,來保持對未來風險的掌控感:巨頭如果真的跨界養豬、造車了,會不會對肉價造成衝擊?股票市場是不是就有新機會了?燃油車未來會不會大幅貶值?

這些可都跟你我的生存生活息息相關,萬一是真的呢?先點開看看再說!

看似邏輯自洽,全靠巨頭“光環”

僅僅靠標題吸引人,並不會引發如此廣泛的誤會,歸根究竟,是在文筆加工下,大家都覺得巨頭親自下場養豬、造車等是可行的,至少是可能的。

可是,此前很多房地產公司大手筆投入養豬基地,效果都不怎麼好,王健林在投資了10億元之後主動放棄了養豬計劃,網際網路軍團裡也只有網易一個在自營豬場。造車更是一項高門檻、大投資、長週期的事情,一路倒下的跨界玩家就更多了,賈躍亭的FF就燒錢到直接終結了樂視神話——既然如此,大家怎麼還會相信華為真的要養豬、小米真的能造車之類的傳聞呢?

所以標題要在意料之外,但內容邏輯卻要在情理之中。因此許多媒體人都不自覺地點亮了“暈輪效應”——在巨頭們既往的成功光環下,對其切入新領域的難度做出了不準確的判斷。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會記住一個人特別突出的特點,甚至因為某一個點特別優秀而忽略了其他的品質。

同理,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在過去幾年間,深度影響了社會經濟生活變革,業務多種多樣,幾乎涉及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網際網路思維”以巨大的流量和資本攻城略地,很容易就在垂直領域裡佔據優勢。長此以往,自然讓大眾形成了巨頭“什麼都要做、什麼都能做”的光環。

就拿造車來說,不少文章分析認為,小米有手機和IoT生態鏈,而智慧汽車可以被看作是大號的智慧硬體,所以小米進入智慧車領域有優勢。可眾所周知,汽車行業的技術壁壘很高,安全可靠性要求也十分嚴謹,整車模式從概念、設計、交付、量產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研發成本。顯而易見,小米在手機市場的優勢和經驗並不能直接複用到造車領域,目前除了一些相關專利之外,在必要的技術儲備等方面也並沒有更有說服力的資源來支撐其造整車。

面對傳聞,小米也只說是“時候未到”“還沒立項”等等,到底是真不清楚造車的難度,還是在默許大眾忽視現實難題,將其既往的品牌光環投射到造車這一新領域呢?

“一見鍾情”的戀愛會隨著光環的消失變得“一地雞毛”,盲目造車也可能是在“為夢想窒息”。剝離掉巨頭的光環和高遠的口號,從真實的產業視角和商業規律去看,或許能有更準確的結論。

科技的樂觀主義,或許是一種錯覺

如果說人們習慣於誇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對垂直市場的席捲之力,那麼對於許多傳統行業的真實壁壘和門檻,為什麼會下意識地低估呢?

這種科技樂觀主義,其實是一種典型的認知偏差:積極錯覺(Positive Illusion)。

這指的是人們對於他們所親近的人和事物抱有一種不切實際的積極態度,經常過於樂觀地判斷未來,高估科技的發展程式,也就是所謂的“情人眼裡出西施”。

上世紀初,人們面對電話、電報、電燈之類的新發明,就覺得科學技術的發展能解決一切人類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阿童木這樣強大的高階智慧機器人,被認為應該在2003年就能誕生,結果呢,我們現在依然稱呼一些機器人為“人工智障”……

技術從概念到應用往往要經過十數年甚至更長時間,中間還需要一系列政策、倫理道德、習慣等適應期。這也是為什麼,像華為BAT這樣的科技公司在觸達養殖、礦業、能源等行業時,都在強調產業智慧化、技術與業務融合等,用更長的週期和耐心來推動變革。

總體來看,對科技的積極錯覺是有益的,當全社會都對技術懷抱著樂觀與期待,能夠鼓勵科技企業們更願意投入研發、積極創新,堅持用技術改變世界。但積極錯覺也要基於現實,不要過度理想化,如果大眾認知超越了企業真實的能力,必然會導致泡沫的發生。

碎片化資訊時代裡,科技與垂直產業的握手會越來越多,這種對巨頭動作的“誤解”與“誤讀”很可能一再重演。接下來亟待解決的基本矛盾或許應該是:人民面對巨頭時的心理濾鏡,同真實的產業動向之間的矛盾。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6223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