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年發展,雲端計算賽道進入相對平緩的發展週期,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用來形容當下的雲端計算行業再合適不過。

1月30日,UCloud釋出了2020年度業績公告,作為第一家登陸科創板的雲端計算公司,其業績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行業現狀。公告顯示,UCloud預計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到24.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將增加8.85億元到9.45億元,同比增長58.42%到62.39%。

作為對比,2016-2019年,UCloud營業收入分別為5.16億、8.4億、11.87億元和15.15億元,考慮到規模提升的情況下,UCloud依然實現了大幅增長,其在市場方面的表現尚佳。

與營收資料的亮眼相比,UCloud利潤資料表現卻不夠好,UCloud預計2020年年度淨利潤虧損在3.2億元到3.6億元之間,相比去年盈利2106萬元,此番已算是大跌。同時UCloud主營業務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滑約20到22個百分點,虧損是因為業務本身的問題。

那麼,UCloud為何營收增長超預期,毛利率反而下降?UCloud財報也部分解釋了原因。

首先,UCloud營收增長主要來自公有云收入。

UCloud上市之後優先擴大業務體量規模,引入了一些網際網路細分行業頭部客戶,開拓的大客戶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積累規模效應,為後續向其提供更高附加值的雲端計算產品服務,進一步提高公司產品服務的複用率,奠定基礎。

低毛利的業務收入佔比快速提升導致了UCloud主營業務整體毛利率下降,與此同時,雲端計算行業競爭激烈,價格下調導致其主要產品或服務自身毛利率下降。

UCloud的硬體如伺服器也到了批量更新換代的週期,這部分成本增長疊加,以及疫情期推出免費雲產品引流導致了效益下降。

其次,技術型公司人力成本是最大的成本支出,雲端計算行業相對成熟,人力成本也居高不下。UCloud為吸引人才提高了薪酬,並且實施了員工股權激勵計劃,導致期內人力成本和股份支付合計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億元。

最後,UCloud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下降,主要系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下降所致。

相比於AWS已經成為亞馬遜重要的利潤來源——2019年AWS運營利潤92億美元,佔亞馬遜總利潤116億美元的80%,國內沒有一家雲廠商處於盈利狀態。

雲端計算比拼的不僅是技術實力,資本實力有時候更決定雲廠商能跑多遠,UCloud上市主要就是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在雲端計算中長尾市場,很多廠商待價而沽,市場上揚時還能分得溢價,當市場受挫下滑,雲端計算市場的洗牌期也將快速到來。

本文來源:計算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