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是關鍵

CECBC發表於2020-12-29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封面圖來源 | Pixabay

來源 |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作者 | 楊潔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蔡亮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下區塊鏈產業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充套件深化,行業應用價值開始凸顯。隨著區塊鏈初步滿足應用需求,軟硬體一體化、網路架構、儲存引擎、共識協議等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提上日程。

蔡亮表示,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要加大力度、紮紮實實地做好區塊鏈關鍵技術研究,建設國產自主可控的聯盟鏈。

0 1

面臨安全挑戰

蔡亮表示,區塊鏈列入“新基建”範疇,多個部委和地方出臺了區塊鏈促進政策,區塊鏈應用和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中國信通院副總工程師史德年近日表示,多地加速部署區塊鏈相關應用,基本上所有省份都啟動了區塊鏈相關佈局,2020年上半年一線城市釋出相關政策數量明顯增多。

我國區塊鏈的監管框架基本成形。蔡亮介紹,我國對區塊鏈的監管要求包括實名制、備案制,並設定監管節點。截至2020年12月,中央網信辦累計公佈了四批1015個備案編號,且區塊鏈應用鏈監管系統已經開展首批試點接入工作。

史德年表示,隨著區塊鏈應用發展,風險與挑戰逐漸增大。“安全是區塊鏈未來的生命力保障,如何圍繞物理、資料、應用系統等構建安全體系,是區塊鏈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其中,合約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兩大焦點。”

蔡亮強調,“區塊鏈是承載高價值數字資產的底層基礎設施,其面臨的安全挑戰會比傳統網際網路系統更加嚴峻。一旦存在缺陷,極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除了網路安全,蔡亮介紹,區塊鏈還面臨金融安全等挑戰,“我國應該構建一個涵蓋內容監管、行業監管和金融監管等的區塊鏈協同監管體制。這是區塊鏈產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0 2

創新底層技術

蔡亮表示,目前公有鏈難以滿足監管要求,聯盟鏈是我國區塊鏈產業的主旋律。談及區塊鏈技術發展趨勢,蔡亮認為,核心技術將從基於傳統計算平臺構建區塊鏈,轉變成為區塊鏈匹配合適的底層支撐技術。

“以前基於網際網路時代現成的計算平臺、網路協議、資料庫管理系統等構建區塊鏈,但在區塊鏈平臺基本能夠滿足當前應用需求之後,就需要思考區塊鏈最需要的計算結構到底是什麼,最匹配的網路協議是什麼,最合適的儲存引擎又是什麼。這個理念的轉變將極大推進區塊鏈底層技術的創新和發展。”蔡亮說。

事實上,底層支撐技術已經影響區塊鏈應用的效能和效率。以資料庫為例,傳統的資料庫是一個很“重”的系統,其解決的是通用資料查詢與處理,而區塊鏈的資料儲存是非常規整的,且每一筆交易都排好了次序,有明確的時間戳,如果按照區塊鏈資料儲存特點研發專用的區塊鏈儲存引擎,可以大大提高區塊鏈的資料吞吐能力。

此外,蔡亮表示,區塊鏈應用還需解決資料真實性的“第一公里”問題。“區塊鏈溯源應用如何確保資料來源的真實性是關鍵,需要結合IOT技術,研發區塊鏈專用模組、區塊鏈專用晶片,在資料產生端實時上鍊,實現資料可信採集,達成資料真實性閉環。實際上,一年前業界已經有了類似嘗試”。蔡亮表示,我國區塊鏈發展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要加大力度、紮紮實實做好區塊鏈關鍵技術研究,建設國產自主可控的聯盟鏈。

史德年也指出,我國區塊鏈專案以行業建鏈為主,存在重複建設、互通難的問題。區塊鏈技術自主創新仍有待突破,解決效能、安全性、分散式三方因素的平衡難題。

0 3

發揮應用價值

針對區塊鏈底層技術,蔡亮研究團隊一年前推出了區塊鏈專用模組,並實現了在部分電器裝置上的應用。“如此一來,這臺機器運作的原始資料直接上鍊,什麼時候開機、服務了多少次等資料可以實現多方共同見證。”

蔡亮舉例說:“學校的一臺商用共享洗衣機三年使用1萬次,洗滌價格大概是快速洗程式2元30分鐘,4元標準洗45分鐘,6元強力洗60分鐘,每種洗滌方式的耗電、耗水成本完全不一樣,收益分成方式可能也不一樣。洗衣店家、學校後勤以及其他投資方必須得到真實可信的資料才能確保有效分成。如果僅是店家或學校一方提供資料,可能並不會讓其他人信服,如果把區塊鏈模組嵌入機器,開了多少次機、洗了多少次等資料就一目瞭然、不可篡改,有利於各投資合作方共享收益。”

類似的應用案例還有很多,包括充電樁等涉及多方利益協作的案例。蔡亮強調,“區塊鏈技術適用於需要多方參與、共同維護以增強信任的應用場景。區塊鏈價值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與顛覆,要看到分散式信任機制帶來的組織管理模式等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