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連結串列的小技巧,我都給你總結好了

小齊本齊發表於2020-10-22

連結串列

連結串列是資料結構裡一個很基礎但是又很愛考的線性結構,連結串列的操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非常適合考察面試者寫程式碼的能力,以及對 corner case 的處理,還有指標的應用很容易引起 NPE (null pointer exception)。綜合以上原因,連結串列在面試中很重要。

提到連結串列就不得不提陣列,它和陣列可以說是資料結構的基礎,那麼它們最主要的區別在於:

  • 陣列在實體記憶體上必須是連續的
  • 連結串列在實體記憶體上不需要連續,通過指標連線

所以陣列最好的性質就是可以隨機訪問 random access,有了 index,可以 O(1) 的時間訪問到元素。

而連結串列因為不連續,所以無法 O(1) 的時間定位任意一個元素的位置,那麼就只能從頭開始遍歷。

這就造成了它們之間增刪改查上效率的不同。

除此之外,連結串列本身的結構與陣列也是完全不同的。

LinkedList 是由 ListNode 來實現的:

class ListNode {
  int value;
  ListNode next;
}

結構上長這樣:

這是單向連結串列,那還有的連結串列是雙向連結串列,也就是還有一個 previous pointer 指向當前 node 的前一個 node:

class ListNode {
  int value;
  ListNode next;
  ListNode prev;
}

其實連結串列相關的題目沒有很難的,套路也就這麼幾個,其中最常考最基礎的題目是反轉連結串列,聽說微軟可以用這道題電面刷掉一半的 candidate,兩種方法一遍 bug free 還是不容易的。文章之前已經寫過了,點選這裡直達複習。

今天我們來說連結串列中最主要的 2 個技巧雙指標法dummy node,相信看完本文後,連結串列相關的絕大多數題目你都能搞定啦。

雙指標法

雙指標法在很多資料結構和題型中都有應用,在連結串列中用的最多的還是快慢指標

顧名思義,兩個指標一個走得快,一個走得慢,這樣的好處就是以不同的速度遍歷連結串列,方便找到目標位置。

常見的問題比如找一個連結串列的中點,或者判斷一個連結串列是否有環。

例 1:找中點

這題就是給一個連結串列,然後找到它的中點,如果是奇數個很好辦,如果是偶數個,題目要求返回第二個。

比如:

1 -> 2 -> 3 -> 4 -> 5 -> NULL,需要返回 3 這個 ListNode;

1 -> 2 -> 3 -> 4 -> 5 -> 6 -> NULL,需要返回 4 這個 ListNode。

但其實吐槽一下,如果真的要設計一個這樣的 API,我更傾向於選擇返回偶數箇中的第一個中點。

為什麼呢?

演算法題都是工業生產中一些問題的抽象。比如說我們找中點的目的是為了把這個連結串列斷開,那麼返回了 3,我可以斷開 3 和 4;但是返回了 4,單向連結串列我怎麼斷開 4 之前的地方呢?還得再來一遍,麻煩。

Solution

方法一、

這題最直觀的解法就是可以先求這個連結串列的長度,然後再走這個長度的一半,得到中點。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middleNode(ListNode head) {
        if(head == null) {
          return null;
        }

        int len = 0;
        ListNode current = head;
        while(current != null) {
            len++;
            current = current.next;
        }

        len /= 2;
        ListNode result = head;
        while(len > 0) {
            result = result.next;
            len--;
        }

        return result;
    }
}

方法二、快慢指標

我們用兩個指標一起來遍歷這個連結串列,每次快指標走 2 步,慢指標走 1 步,這樣當快指標走到頭的時候,慢指標應該剛好在連結串列的中點。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middleNod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while(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return slow;
    }
}

這兩個方法孰優孰劣呢?

網上很多說什麼方法一過了兩遍連結串列,方法二隻過了一遍。

但其實,但是方法二用了兩個指標來遍歷,所以兩個方法過的遍數都是一樣的。

它們最大的區別是:

方法一是 offline algorithm,方法二是 online algorithm。

公司裡的資料量是源源不斷的,比如電商系統裡總有客戶在下單,社交軟體裡的好友增長是一直在漲的,這些是資料流 data stream,我們是無法計算資料流的長度的。

那麼 online algorithm 能夠給時刻給出當前的結果,不用說等資料全部錄入完成後,實際上也錄不完。。這是 online algorithm 比 offline algorithm 大大的優勢所在。

更多的解釋大家可以參考 stack overflow 的這個問題[1],連結在文末。

例 2:判斷單連結串列是否有環

思路:快慢指標一起從 head 出發,每次快指標走 2 步,慢指標只走 1 步,如果存在環,那麼兩個指標一定會相遇。

這題是典型的龜兔賽跑,或者說在操場跑圈時,跑的快的同學總會套圈跑的慢的。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while(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slow == fast)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

這題有個升級版,就是要求返回環的起點。

例 3:返回有環連結串列的環的起點

這題我感覺不全是個演算法題了,還是個數學題哈哈。

先擺出結論:

  1. 快慢指標從連結串列頭開始走,相遇的那點,記為 M;
  2. 再用 2 個指標,一個從頭開始走,一個從 M 開始走,相遇點即為 cycle 的起點。

我們先看抽象出來的圖:

假設快慢指標在 M 點第一次相遇,

這裡我們設 3 個變數來表示這個連結串列裡的幾個重要長度:

  • X:從連結串列頭到環的起點的長度;
  • Y:從環的起點到 M 點的長度;
  • Z:從 M 點到環的起點的長度。

注意:因為環是有方向的,所以 Y 並不是 Z。

那其實我們唯一知道的關係就是:快慢指標在 M 點第一次相遇。這也是我們最初假設的關係。

而快慢指標有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快指標走的長度永遠是慢指標走的長度的 2 倍。

相遇時快慢指標分別走了多少的長度呢?

  • 快指標:X+ Y + 假設走了 k 圈
  • 慢指標:X + Y

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這個 2 倍的關係,列出下列等式:

2 * (X + Y) = X + Y + kL

所以 X + Y = kL

而我們注意到:Y + Z = L,那麼就能得出 X = Z。

所以當兩個指標,一個從頭開始走,一個從 M 點開始走時,相遇那點就是環的起點,證畢。

來看下程式碼吧: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detectCycl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while (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if (slow == fast) {
​        ListNode x = head;
​        ListNode y = slow;
​        while(x != y) {
​          x = x.next;
​          y = y.next;
​        }
​        return x;
​      }
​    }
​    return null;
  }
}

這題還有個應用,就是找一個特定陣列裡重複的數字,這裡就不展開了,大家感興趣的去做一下吧~

接下來我們聊聊 dummy node 這個技巧。

Dummy node

Dummy 的中文是“假”的意思,dummy node 大概可以翻譯成虛擬節點?有更地道的說法的話還請大家在評論區告訴我呀~

一般來說,dummy node 的用法是在連結串列的真實 head 的前面加一個指向這個 head 的節點,目的是為了方便操作 head。

對於連結串列來說,head 是一個連結串列的靈魂,因為無論是查詢還是其他的操作都需要從頭開始,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嘛,抓住了一個連結串列的頭,就抓住了整個連結串列。

所以當需要對現有連結串列的頭進行改動時,或者不確定頭部節點是哪個,我們可以預先加一個 dummyHead,這樣就可以靈活處理連結串列中的剩餘部分,最後返回時去掉這個“假頭”就好了。

很多時候 dummy node 不是必須,但是用了會很方便,減少 corner case 的討論,所以還是非常推薦使用的。

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直接來看題~

例 4:合併兩個排好序的連結串列

這題有很多種解法,比如最直觀的就是用兩個指標,然後比較大小,把小的接到最終的結果上去。

但是有點麻煩的是,最後的結果不知道到底誰是頭啊,是哪個連結串列的頭作為了最終結果的頭呢?

這種情況就非常適合用 dummy node。

先用一個虛擬的頭在這撐著,把整個連結串列構造好之後,再把這個假的剔除。

來看程式碼~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mergeTwoLists(ListNode l1, ListNode l2) {
​    if (l1 == null) {
​      return l2;
​    }
​    if (l2 == null) {
​      return l1;
​    }
​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    ListNode ptr = dummy;
​    while (l1 != null && l2 != null) {
​      if (l1.val < l2.val) {
​        ptr.next = l1;
​        l1 = l1.next;
​      } else {
​        ptr.next = l2;
​        l2 = l2.next;
​      }
​      ptr = ptr.next;
​    }
​    if (l1 == null) {
​      ptr.next = l2;
​    } else {
​      ptr.next = l1;
​    }
​    return dummy.next;
  }
}

這題也有升級版,就是合併 k 個排好序的連結串列。本質上也是一樣的,只不過需要重寫一下比較器就好了。

例 5:刪除節點

這道題的意思是刪除連結串列中某個特定值的節點,可能有一個可能有多個,可能在頭可能在尾。

如果要刪除的節點在頭的時候,新連結串列的頭就不確定了,也有可能是個空的。。此時就很適合用 dummy node 來做,規避掉這些 corner case 的討論。

那這題的思路就是:用 2 個指標

  • prev:指向當前新連結串列的尾巴
  • curr:指向當前正在遍歷的 ListNode

如果 curr == 目標值,那就直接移到下一個;

如果 curr != 目標值,那就把 prev 指向它,接上。

這題需要注意的是,最後一定要把 prev.next 指向 null,否則如果原連結串列的尾巴是目標值的話,還是去不掉。

程式碼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Elements(ListNode head, int val) {
​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    ListNode prev = dummy;
​    ListNode curr = head;
​    while(curr != null) {
​      if (curr.val != val) {
​        prev.next = curr;
​        prev = prev.next;
​      }
​      curr = curr.next;
​    }
​    prev.next = null;
​    return dummy.next;
  }
}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內容了,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也給齊姐點個「在看」,你們的支援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悄悄話

最近開通了視訊號,精力分散了許多,沒想到錄個 1 分鐘的短視訊也能這麼多事。。

但是公眾號照常分享技術乾貨和《齊姐聊大廠》系列,還請大家繼續關注支援呀,為了保證內容的優質線上,可能準備時間有點長,多謝大家的耐心等待~~如果想我了就來視訊號裡找我玩~

最後,如果你對小齊的文章或者視訊有什麼想法或建議,歡迎留言或者私信與我多多交流,我是小齊,終生學習者,我們下期見!

參考資料

[1]

online algo vs offline algo: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1496013/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an-on-line-and-off-line-algorith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