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

微信終於在今天推出萬眾矚目的5.0版,從iPhone版使用者的反饋來看,無論是UI還是功能設計,都有不小的改動,其中有個讓我很感興趣的付費功能,這不算什麼創新,因為line早就靠這個收費。真正令我有興趣的是,騰訊在眾多可能的收費選項裡選擇了一個他最有把握的模式——向屌絲收費。

特別說明一下本文的屌絲沒有任何貶義,而是用來定義一個與所謂精英相對立的一個群體。中國網際網路的盈利模式終究是一個屌絲經濟的模式。說完這句話或許會讓包括我在內的從業者感到陣陣悲哀,但現實的確如此。中國特有的人口社會結構與無處不在的長尾理論,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展現的淋漓盡致,想在中國網際網路發財,那就去底層淘金吧。

三年前,申音曾經在一篇論述中國網際網路“分裂”現狀的文章中提到兩個人:W和L。兩個為不同“階層”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創業者,W聚焦於高富帥階層,寄希望與將矽谷的新奇理念帶給中國,並在屢敗屢戰的創業中實踐這些想法,贏得媒體業界一致好評,卻還是賺錢無力。而L則關注珠三角的農民工,想盡辦法為這群人提供物美價廉的手機以及衍生服務,在不知不覺中,悶聲發了大財。

申音先生感嘆:我們的精英也許和美國同步,草根卻與越南同步。當多數人為從精英錢包裡掏出幾塊錢而費盡心思是,卻發現那些與自己方向相反的人,可以輕而易舉的讓月收入不足2000的農民們貢獻十幾塊錢。

談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時,首先要搞清楚網際網路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其實網際網路就是一種媒介,兩端分別是企業和使用者,也就是說,你要盈利,要麼從企業那裡掙錢,要麼從使用者手裡拿錢。早期網際網路的模式倡導對使用者免費,寄希望與從企業那裡掙到足夠的錢,來維繫網站生存,然而隨著網站越來越多,企業已經不能滿足網站的盈利需要,那麼考慮對使用者收費就成了迫切需要。那麼中國的使用者都是什麼樣子的呢?

想知道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是什麼樣子的,不妨來看看中國社社會人口結構。官方學者的觀點認為,中國目前社會結構是倒丁字形的。如下圖:

在這個結構裡,最頂端和中間的階層比例非常少,而大量的中下階層成為整個中國社會的主流。這個結構讓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群體有自己的特點:收入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較弱、對網際網路的娛樂性有強大需求。

中國早期的網際網路公司遵循的是矽谷式的商業模式,即抓住所謂高階上檔次的使用者,走到是精英文化,上文提到的W的公司就是代表。他們敏銳的看到精英這個群體錢包裡的現金,希望通過為這些人定製一個個高階內容,來讓他們付費。然而事實的發展卻出乎意料。這些錢包鼓鼓的精英們雖然也不是一毛不拔,但讓他們掏錢卻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於是乎,這些早期的網際網路公司不得不面臨一個尷尬的選擇題:多向企業收費就意味著廣告會越來越多,而精英使用者們是討厭廣告的,如果貿然增加廣告,使用者很可能選擇離開;但另一方面,如果向使用者收費,這些高階精英使用者同樣會不樂意,尤其在中國同質化的網站競爭中,使用者幾乎沒有所謂的忠誠度,精英使用者其實更甚,他們用腳投票的頻率更高。這個殘酷的現實讓絕大多數早期的網際網路公司長期處在叫好不賺錢的困境裡。

 

騰訊或許是幾個早期網際網路公司裡最早認識到中國社會這一特點的企業。

早年的騰訊是不被精英們待見的,要知道當年坐辦公室的小白領們一度以使用騰訊QQ為恥。騰訊一直在默默做著自己的“小本生意”:10元/月的QQ會員(各種特權)、幾塊錢一套QQ裝備、利用手機QQ的增值服務(比如當年花幾塊錢就可以實現手機到PC,PC到手機的訊息互通)。當同期的網際網路公司,如新浪、網易還在向企業收費以維持網站運營的時候,騰訊已完成早期的使用者收費啟蒙教育。中國第一批網際網路付費使用者幾乎都把錢給了騰訊。

騰訊的使用者從來不是高富帥。他們可能是珠三角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農民工,每月少抽一包煙、少喝一瓶啤酒,為自己買一個會員。他們也可能是城市裡的中學生,每月剩下點零花錢,給自己的QQ充值。這看似不起眼2元、10元的貢獻,卻將騰訊推上中國網際網路市值第一的地位。

騰訊在微信平臺收費機制一直保持特別謹慎的態度。前半年各種媒體、自媒體都在猜想微信可能的收費渠道,可幾乎沒有誰讓騰訊去模仿line,簡單粗暴的將表情賣錢,這根本就是個不起眼或者說不上檔次的小生意。但正如上文所言,騰訊能夠做到今天的地位,就是依靠對使用者收取幾塊錢的小生意模式。

相比較與QQ,微信的使用者群體分佈更廣泛,也不乏從來不用QQ或不會用QQ的精英人士,但騰訊目前顯然還沒有找到或者本不想去賺他們的錢,騰訊還在複製當年在QQ領域的模式,向那些屌絲群體們收費,一套表情6塊錢,只相當於半個漢堡、一瓶飲料,但當這個群體足夠大時,這部分的收入相當可觀。

 

另一個案例是小米。

小米誕生之前,人們一度以為iPhone在中國成了街機,可事實上,很多人是花了幾個月的工資才能買一部iPhone,還有更大一群人成為沉默的大多數。小米準確的定位了這一群體,讓效能、品牌、價格實現完美統一,一舉拿下了這個群體。當小米論壇使用者超過700萬時,你或許為這個龐大群體的數量感到驚訝,但小米的野心還更大,新推出的紅米手機進一步向下,那些不捨得買小米的群體顯然比舍不得買iPhone的人要多得多,小米便開繼續用低價加效能加品牌去攻佔這個原屬於山寨機的市場。

網際網路往往就是社會的縮影,美國特有的社會結構決定了美國式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方向,中國亦然。從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認識到中國社會結構的特點,他們植根於底層,悶聲發財,在商言商。騰訊之後,或許還會更有市值更高,國際影響力更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但比起矽谷的網際網路公司,卻也少了一些東西。

via:tmt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