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企業建模DEM與ERP的比較(轉)

urinator發表於2007-08-06
動態企業建模DEM與ERP的比較
曾經讓許多國內大企業中體驗了“等死”與“找死”兩難境地的ERP,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顯現其不足之處,而DEM的出現適時的克服傳統ERP系統的一些侷限性,例如:

  1、ERP軟體太複雜,不靈活,實施費用昂貴且實施週期太長。實施成功宰低。因此。應考慮在ERP專案的實施過程中,遮蔽ERP軟體本身的複雜性、簡化實施過程、縮短實施週期。提高成功宰。

  2、ERP的業務模型僵化、無法靈活滿足新的業務需求。目前的ERP系統一般是以一種預先固定好的模式結構提供給使用者,企業的管理流程需按照ERP系統中固有模式去運作,企業在需要進行管理與業務流程重整時,很難真正達到從組織結構、生產流程、業務流程全面重整的效果。

  DEM是一個概念,一種方法,目前企業管理軟體的標準化提供了一些標準介面,如BAPI(Busines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等DEM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企業實施自己的ERP系統時,利用這些模組和介面,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用現有模組搭建自己的ERP系統當企業發展、壯大,需要擴充套件業務時,又可以很方便地加進新的功能模組,它把企業的工作流程。在標準企業參考模型基礎上,進行業務流程的對映。靈活地組臺戚適應的管理資訊系統。比如以把企業業務處理過程同企業管理軟體(MRP1I ERP)、辦公自動化軟體(OA)、國際網際網路(Internet)、企業網際網路(Intranet)整合。把製造業各種生產型別(離散、流程、專案)和各種製造環境(按庫存生產、接定單製造、按定單設計)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整合起來,支援並擴大了企業供應鏈,超越企業邊界,擴大到任何國內、國際貿易伙伴。

  從概念上來說,DEM能滿足企業不斷增長的動態重整過程的需求,具有消除ERP軟體與企業管理“捆綁”的功能(如同開放的計算機軟體系統與計算機硬體環境間的分離),可支援,企業的管理結構和流程靈活地緊跟瞬息萬變的市場發展,有助於企業實現動態重整過程,使企業更加適應市場動態需求。

  因此可以這樣闡述DEM的概念:以業務過程模型為驅動,為企業提供一個可連續變化的框架結構.使得當企業業務過程變化時,相應的企業模型也發生變化,觸發有關應用自動重新配置,在建模過程中新的應用和軟體元素也可以新增進來,從而企業模型及應用和企業最新業務操作快速匹配。從而達到減少系統複雜性、增加系統應用柔性的目的。

動態企業建模的目標是讓使用者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根據公司內部和外界環境的變化,最快最好的建立公司的業務控制模型、業務功能模型和業務過程模型,或對它們進行調整達到節約時間、消除浪費、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從而保證企業在無法預測的持續、快速變化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從軟體工程的角度來講,DEM採用了一種革命性的軟體設計方法,其本質特徵是通過是用動態的管理模型來建立一個新的管理資訊系統。每個模型都是動態的,因為它允許而且便於企業規劃和記錄其業務系統的發展和演變的經歷,因而支援業務過程的持續優化。

  在DEM中體現了兩個思想:

  一是在生成企業特定的模型時,充分利用最好的例項知識和實踐經驗,表現在基於企業參考模型來建立特定的企業模型;

  二是在適應市場而不斷進行動態重組的企業中,企業的資訊模型能快速適應應用環境、業務流程的變化。這表現在DEM的基於企業模型的的快速資訊系統實施方式。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41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