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工智慧時代與人類未來筆記12_安全與世界秩序
躺柒發表於2024-05-24
1. 安全與世界秩序
1.1. 自有記載的人類歷史起,安全始終是一個有組織的社會追求的最低目標
1.1.1. 任何不能自衛的社會都無法避免覆亡的命運
1.2. 在每一個時代,尋求安全的社會都試圖將技術進步轉化為日益有效的方法,用以監視威脅,練兵備戰,施影響於國界之外,戰時則用於加強軍事力量以取得勝利
1.2.1. 對最早期的有組織社會來說,冶金、防禦工事、戰馬蓄養和造船等方面的進步往往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1.2.2. 到了近代早期,火器槍炮、海軍艦船、航海工具和技術方面的創新也發揮了類似的作用
1.2.2.1. 修建城牆和護城河,有利於防禦
1.2.3. 到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和普法戰爭(1870 —1871)時期,軍事衝突已進入機器時代,並越來越具有全面戰爭的特徵
1.2.3.1. 工業化武器生產、透過電報傳送命令,以及透過鐵路橫跨大陸運送軍隊和物資
1.2.4. 在當今時代,網路和人工智慧的出現又為這些戰略計算增加了超乎尋常的複雜性和抽象性
1.3. 為了對抗敵對的力量,力量用藝術和科學的發明來武裝自己。
1.3.1.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
1.4. 隨著力量的增強,主要大國之間會相互衡量,以評估哪一方會在衝突中獲勝,取得這樣的勝利會帶來什麼風險和損失,開戰有什麼正當的理由,以及另一個大國及其軍事力量介入衝突會對結果產生什麼影響
1.5.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對手段和目的的戰略調整已然出現了脫節
1.5.1. 用於追求安全的技術層出不窮,破壞性也越來越大,而運用這些技術實現既定目標的戰略卻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
1.6.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標誌著一次重大分裂
1.6.1. 可透過火車運輸的大量物資,包括機槍和其他可快速裝填的火器裝備軍
1.6.2. 發展了先進的生產方法,能夠以“機器速度”補充其武器裝備,還發明瞭化學武器(化學武器現已被禁止使用,大多數國家都接受了這一禁令,但也不是所有國家)、鐵甲艦和初代坦克
1.6.3. 制定了“透過迅速動員取得優勢”的周密戰略,構建了以“在盟友受到挑釁的情況下,將迅速、全面地動員起來”的堅定承諾為基礎的同盟
1.7. 儘管各大強國高度重視擴充軍備,嚴格紀律併為此不惜斥巨資,卻進一步凸顯了現代戰略的難解謎題
1.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和冷戰初期的幾十年裡,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相建造核武器和洲際運載系統,其巨大的破壞力似乎只有最嚴肅和最全面的戰略目標才能與之匹配
1.8.1. 冷戰戰略的核心悖論:武器技術在這個時代佔據主導地位,卻從未被使用過
1.8.2. 除了確保生存的目標,武器的破壞力始終與其他可實現目標不相稱
1.8.3. 在整個冷戰時期,軍事能力和目標之間始終處於脫節狀態,或者至少二者的關係不利於制定明確的戰略
1.9. 現在我成了死亡本身,世界的毀滅者。
1.9.1. 印度教經典《薄伽梵歌》
2. 網路戰爭和人工智慧時代
2.1. 在冷戰結束後的今天,主要大國和其他國家都利用網路能力增強了本國的武器庫,這些網路能力的效用主要源自其不透明性和可否認性,在某些情況下,也源自對其在散播虛假資訊、收集情報、蓄意破壞和傳統衝突的模糊邊界上的運用
2.2. 人工智慧時代可能使現代戰略之謎更趨複雜化,這並非人類本意,也許還完全超出人類的理解
2.2.1. 人工智慧仍有可能增強常規武器、核武器和網路能力,從而使對手之間的安全關係更加難以預測和維護,衝突更加難以限制
2.3. 人工智慧的潛在防禦功能在多個層面上發揮作用,可能很快就會被證明是不可或缺的
2.3.1. 人工智慧駕駛的噴氣式戰鬥機在模擬空戰中顯示出相比人類飛行員的壓倒性優勢
2.3.2. 人工智慧可能會識別出其對手甚至都沒有計劃或注意到的行為模式,然後給出相應的反擊方法
2.3.3. 人工智慧可以進行同聲翻譯,或向危機地區的人員即時傳遞其他關鍵資訊,而讓這些人員瞭解周圍環境或使自己被他人理解,可能對其完成任務或個人安全至關重要
2.4. 隨著對他國正在獲得某些人工智慧能力的認知或猜疑日益蔓延,將會有更多國家尋求獲得這些能力
2.4.1. 一旦被引入,這些能力就會快速擴散
2.4.2. 雖然創造一種複雜的人工智慧需要大量的算力,但對其進行增殖擴散或使用它通常並不需要
2.5. 核技術、網路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存在,其中每一項技術都將不可避免地在戰略中發揮作用
2.5.1. 我們已不可能退回到這些技術“未被發明”的時代
2.5.2. 這些領域的進步和競爭所帶來的轉變將對傳統的安全概念構成考驗
2.6. 即使是在彼此競爭中,人工智慧領域的對手們也應致力於限制極具破壞性、不穩定性和不可預測性的人工智慧能力的開發和使用
2.6.1. 在人工智慧軍備控制方面的清醒努力與國家安全並不衝突,它是一種嘗試,為的是確保在人類未來的框架下尋求和實現安全
3. 核武器與核威懾
3.1. 世界主要大國一面加倍努力掌握新的武器技術並將其納入自己的武器庫,一面就使用這種武器的戰略和道德影響進行了不同尋常的公開和透徹的辯論
3.2. 核武器的威力遠遠超過當時其他任何形式的武器裝備
3.3. 即使是在擁有核壟斷地位的短暫時期(1945-1949年)和擁有相當有效的核投射系統的較長時期內,美國也從未發展出一種戰略理論或確定一種道德原則,來說服自己在二戰後的實際衝突中使用核武器
3.4. 在冷戰期間,核戰略的首要目標變成了威懾,這主要是透過公開宣稱部署核武器的意願來防止對手採取行動,比如挑起衝突,或是在衝突中使用自己的核武器
3.4.1. 核威懾的核心是一種消極目標的心理戰,目的是透過掌握一種有威脅的反擊手段來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3.4.2. 潛在挑釁者的心理狀態及其對手對這種狀態施加影響的能力
3.4.3. 從威懾的角度來看,表面上的軟弱可能會產生與實際的弱點同樣的後果
3.4.4. 被認真對待的虛張聲勢,可能會比被無視的真實威脅更有威懾作用
3.4.5. 在安全戰略中(至少到目前為止),核威懾是獨一無二的,它建立在一系列無法驗證的抽象概念之上:核威懾力量無法證明它到底如何或在多大程度上阻止了某些事情的發生
3.5. 蘇聯一旦跨過核門檻,兩個超級大國擁核的主要目的就越發變為阻止對方使用這些武器
3.5.1. “可生存的”核打擊能力的存在,即在對手假想的第一波攻擊後可以發動反擊的核武器,則被用來阻止核戰爭本身
3.5.2. 在預防超級大國間衝突方面,它確實實現了這一目標
3.6. 冷戰時期的霸權國家在擴大核能力上耗費了大量資源
3.6.1. 擁有這些武器並沒能阻止那些無核國家,比如越南、阿富汗各行其是,也沒有阻止中東歐各國向蘇聯尋求自治
3.7. 在朝鮮戰爭期間,蘇聯是美國之外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美國在核武器數量和投射工具方面擁有絕對優勢
3.7.1. 每一個面對非核對手的有核國家都與美國一樣,即使在面臨被非核對手擊敗時也沒有動用核武器
3.8. 一些戰略家提出了允許在有限度的核戰爭中使用戰術核武器的理論
3.8.1. 核戰略仍然側重於威懾和確保威脅的可信度,即使其最終結果將是人類在以往戰爭中從未經歷過的末日浩劫
3.9.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對防禦系統的追求反而加大了對可以穿透對方防禦的進攻性武器的需求
3.9.1. 隨著兩個超級大國核武器的不斷增長,切實利用核武器來阻止或懲罰另一方行動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渺茫和不真實,這對威懾本身的邏輯構成了潛在威脅
3.9.2. 對這一核僵局的認識催生了一種新理論,其名稱“相互確保摧毀”(MAD)半含威脅,半含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