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工智慧時代與人類未來筆記03_演變
躺柒發表於2024-05-15
1. 演變
1.1. 每個社會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套適應世界的方法
1.1.1. 適應的核心,是有關人類心智與現實之間關係的概念
1.1.2. 人類認識周圍環境的能力
1.1.2.1. 這種能力透過知識獲得,同時也受到知識的內在限制
1.2. 即使某個時代或某種文化認為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即認為人類的理性既無法感知宇宙的廣度,也無法理解現實的深度,理性的個人作為最有能力理解和塑造這個世界的世俗存在,也仍然被賦予了頭等重要的地位
1.2.1. 人類透過識別自己可以研究並最終解釋的現象(從科學上、神學上或兩者兼而有之),對環境做出回應,並與之達成了和解
1.3. 在西方,對理性的核心推崇源自古希臘和古羅馬
1.3.1. 畢達哥拉斯和他的信徒們探索了數學與自然內在和諧之間的聯絡,並將這種追求提升為一種深奧隱晦的精神學說
1.3.2. 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建立了一種可與現代科學方法媲美的探究方法,這種方法後來啟迪了早期現代科學先驅者
1.3.3. 亞里士多德對知識的全面分類
1.3.4. 托勒密首創的地理學
1.3.5. 盧克萊修的《物性論》
1.3.6. 表明了一種基本的自信,即人類心智至少有能力發現和理解世界的實質層面
1.3.6.1. 這些作品及其邏輯風格成為教育的工具,使接受教化的博學之士能夠進行創造發明,增強軍事防禦,設計和建造大城市,而這些城市又進而成為學習、貿易和對外探索的中心
1.4. 古典世界還是感知到了一些似乎有些費解的現象,僅憑理性是無法充分解釋這些現象的
1.4.1. 這些神秘體驗被歸因於一系列神祇,只有虔誠的信徒才能在象徵意義上了解這些神祇,也只有虔誠的信徒才能參與隨之產生的儀式和典禮
1.5. 一個航行在海上的商人可能會透過其船隊經年的實踐形成對潮汐和海洋地理的基本認識
1.5.1. 他仍然會尋求祭祀海神,以及那些庇佑安全出海和返航的神靈,並相信這些神靈控制著他將經過的環境和看到的現象
1.6. 一神論宗教的興起改變了理性和信仰的平衡,而理性和信仰長期以來主導著傳統的探索世界的過程
1.6.1. 古典哲學家們對神性的本質和自然的神性都進行了思考,但他們很少提出一個可以明確命名或崇拜的單一基本人物或動機
1.6.2. 古典世界所努力感知的隱秘真實被認為是神聖的存在,只能透過對神的崇拜而被人類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地觸及
1.6.3. 對於那些遵循“正確”信仰並堅持這條智慧之路的人,承諾的獎勵便是進入“來世”,即一個比我們可觀察到的現實世界更真實、更有意義的存在層面
1.6.4. 在西方,人類首先尋求的是認識上帝,其次才是世界
1.7. 神學的宗旨就是過濾和整理個人對他們面前的自然現象的體驗
1.7.1. 教會仍然是正統的仲裁者
1.7.2.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基督教世界應該在神學和政治上統一起來,但現實卻與這種願望相悖,各種林立的宗教派別和政治團體之間從一開始就爭論不休
1.7.3. 在解釋宇宙方面,進展明顯緩慢得多。每一種令人困惑的現象,無論鉅細,都被歸因於上帝的傑作
1.7.3.1. 伽利略等便因膽敢忽略作為中介的神學而受到懲罰和迫害
1.8. 人工智慧的問世,標誌著人類在這場探索中創造了一個強大的新參與者
1.8.1. 當下,已嶄露頭角的人工智慧時代正日益對現實的概念構成劃時代的挑戰
2. 革命
2.1. 印刷機的發明使人們有可能用廣大民眾理解的語言直接向他們傳播材料和思想,而不再借助學者階層掌握的拉丁語,從而打破了人們長期依賴教會為他們解釋概念和信仰的狀況
2.1.1. 在技術的加持下,新教改革的領袖們宣稱,個人有能力(事實上是有責任)為自己定義神性
2.1.2. 一旦一本書可以很容易地由一臺機器和一個操作員印製和分發,而不再需要僧侶抄寫員代價高昂的專業化勞動,新思想的傳播和擴散就會超過對它們的遏制
2.1.3. 宗教改革讓基督教世界就此分裂,也證實了個人信仰獨立於教會仲裁而存在的可能性
2.2. 中央集權都已無法再阻止印刷技術的擴散,也不能有效地禁絕不受歡迎的思想
2.3. 由於倫敦、阿姆斯特丹和其他重要城市拒絕禁止印刷材料的傳播,那些被本國政府煩擾不堪的自由思想家就能夠在這些相鄰的社會中找到庇護所,並利用其先進的出版業
2.4. 隨著知識和政治權威在圍繞教義的爭端中分崩離析,豐富的藝術和科學探索應運而生,其中部分是透過恢復古典主義的文字、學習模式和論證方法來實現的
2.4.1. 人文主義是這個時代的主導原則,它尊重個人透過理性理解和改善自身所處環境的潛力
2.4.2. 精通並擅長這些領域的文藝復興人士,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備受尊崇
2.4.3. 人文主義被社會廣為接納,培養並促進了人們對閱讀和學習的熱愛
2.5. 義大利外交家和哲學家尼可羅·馬基雅弗利是一名古典主義者,他認為國家利益與它們同基督教道德的關係是截然不同的,他努力勾勒出合理的原則,這些原則即使不總是引人入勝,也可以用來追逐利益
3. 探索
3.1. 各個社會有著不同的神靈、不同的歷史,並且在許多情況下,擁有自己獨立發展的經濟成就和社會複雜性
3.1.1. 西班牙征服者在墨西哥與阿茲特克帝國的遭遇,當地的宗教儀式以及政治和社會架構似乎可與歐洲的相媲美
3.2. 儘管當時大多數西方探險家和思想家認為,這些新接觸到的社會並沒有什麼值得接納的基本知識,但這些經歷畢竟讓西方思想的範圍有所擴大
3.2.1. 在一些西方社會,這一過程產生了普遍人性和人權的概念,而到了反思的後期,這些社會中的部分人士最終開始倡導這些概念
3.3. 西方積累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知識和經驗
3.3.1. 技術和方法的進步,包括更好的光學透鏡、更精確的測量儀器、更精準的化學操作,以及後來被稱為“科學方法”的研究和觀察標準的發展,使科學家能夠更準確地觀察行星與恆星的執行、物質的運動與構成,以及微觀生命的細節
3.4. 當一個理論或預測可以被經驗驗證時,新的事實就會被揭示出來,而這又可以作為其他問題的出發點
3.4.1. 透過這種方式,新的發現、模式和聯絡層出不窮,其中許多可被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實際方面,如計時、航海或是合成有用的化合物
3.5. 鑑於教會教義在這一時期仍然明確界定了智力探索的範圍,這些進步所孕育的突破可以說相當富於勇氣和無畏精神
3.5.1. 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的運動定律、列文虎克對生物微觀世界的記載,這些重大突破以及其他眾多進展,使人們普遍認為現實的全新層面正在被徐徐揭開
3.5.2. 結果卻是一種失調狀態:社會在一神論中保持統一,卻因對現實的不同解釋和探索而分裂
3.6. 啟蒙運動的哲學家們響應了這一號召,他們宣稱理性,即理解、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是與環境互動的方法和目的
3.6.1. 我們的靈魂是為思考而生的,也就是為感知而生的,但這樣的人必須有好奇心,因為所有事物會形成一個鏈條,每一種觀念都前後相連,所以人們不能只顧此而不願及彼。
3.6.1.1. 法國哲學家和博學家孟德斯鳩
3.6.2. 如果是理性產生了意識,那麼人類越是理性,就越能實現自己的目的
3.6.3. 人類的認知和經驗會過濾、構造和扭曲我們所知的一切,即使我們試圖只透過邏輯實現“純粹的”理性
3.6.4. 理性則藉助高等理論物理學的形式,開始進一步探索康德的“自在之物”,併產生了令人困惑不已的科學和哲學結果
3.7. 現實不是由物質物件組成的,而是由上帝和心靈組成的
3.7.1. 貝克萊主教
3.8. 萊布尼茨是早期計算機器的發明者,也是現代計算機理論的先驅,他假設單子(不能再細分為更小部分的單位,每個單子在宇宙中扮演一個固有的、神定的角色)形成了事物的基本本質,而這一假設間接地捍衛了一種傳統的信仰概念
3.9. 斯賓諾莎
3.9.1. 斯賓諾莎試圖僅透過理性的應用來達到相同的基本真理體系
3.9.2. 人類知識的頂峰便是心智的能力,即以理性的方式思考永恆,認識“心智本身的理念”,並透過心智認識到無限的、始終存在的“作為因的上帝”
3.9.3. 這種知識是永恆的,是知識的終極和完美形式。他稱之為“對上帝的理智之愛”
3.10. 康德
3.10.1. 理性應該重新承擔其所有任務中最困難的任務,即自我認識
3.10.2. 康德所謂的“自在之物”,是始終存在的,但本質上它已超出我們的直接知識
3.10.3. 由於人的心智依賴於概念思維和生活經驗,它永遠無法達到認識事物內在本質所需的純粹思維程度
3.10.4. 對現實的更精確觀察和對知識的更廣泛編目分類
3.10.5. 康德在《永久和平論》一文中帶著些許的懷疑主義提出,和平可以透過應用達成一致的規則管理獨立國家之間的關係來實現
3.11. 法國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編撰的《百科全書》
3.11.1. 試圖在一本統一標準的書中對所有現實的現象進行編目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現象,《百科全書》中還包括一個關於“百科全書”這個詞的自我指稱條目
3.12. 在政治領域,各種各樣的理性思維並無意得出統一結論,而是服務於各自的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