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打響為國產醫療器械帶來良機

朗銳智科1發表於2018-03-26

近年來隨著國產民企的崛起,部分細分領域產品已經可以滿足臨床需求,人才、資本、體系的完善,都加速了國產替代的程式,一些細分如體外診斷的血球市場,國產已經具備替代進口的能力。2018年3月22日,美國以高額關稅打響貿易戰第一槍,國產高階醫療器械已經具備和進口品牌同臺競爭的優勢。

健康一體機

根據EvaluateMedTech 2015年預測,全球醫療器械3950億美金,中國市場約佔10%,未來5年行業增速為5%。醫療器械細分領域較多,其中具有高門檻的高階產品主要有影像、體外診斷、心血管支架、骨科等細分,在中國,影像類國產佔比約為10-20%,體外診斷類約為30-40%,診斷中的高階產品如化學發光目前市佔率約為10%,醫療器械其主要競爭對手,如GPS(GE、philips、siemens),羅雅貝西(羅氏、雅培、貝克曼、西門子)等,多為美國、歐洲等企業進口產品。

海外貿易戰打響第一槍,遠期來看,對於美國進口產品,具有一定的衝擊。比如化學發光中的雅培和貝克曼多為美國進口產品,多年來佔據高階市場,化學發光2017年約為250億,兩家合計佔約80億市場。其核心產品雅培的傳染病和貝克曼的激素類產品,是目前國產廠家能夠去替代的細分領域,我們看好在此次在內部變革和外部衝擊疊加共振中持續受益的標的。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重磅政策《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36項改革措施大力鼓勵自主創新藥品醫療器械的發展,提高產業競爭力,滿足公眾臨床應用。10月31日,CFDA積極響應,順應政策發展方向,形成《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重點修正了《條例》中與《創新意見》改革措施相沖突的條款,主要涉及方面包括完善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臨床試驗管理制度、優化審批程式、完善上市後監管要求、加強監管隊伍建設、處罰到人,補充完善改革措施的法規依據,填補監管漏洞,為改革和監管實踐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

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人員的變動加速相關醫改政策的推進,如分級診療、醫保控費都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執行,加速基層醫療市場的發展,國產醫療裝置公司將持續在增量市場中受益。

近年來,在創新醫療器械領域,我國政府多次出臺強有力政策,著重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提供自主創新的沃土,多維度鼓勵創新醫療器械,加快註冊上市流程,實現相關領域國產化,實現臨床診療價格的下降,惠及於民。

整體來看,政策核心觀點主要分為三部分:

1.加快創新醫療器械審評審批。以“特別審批”和“優先審批”兩大方向為核心,優化技術審評、行政審批等註冊上市步驟,對部分具備核心技術發明專利、技術領先、臨床急需等產品開啟綠色通道,激發產業創新發展活力,促進醫療器械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2.重點發展具備重大臨床價值產品。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大具備重大臨床價值醫療器械的投入力度,降低重大疾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重點發展產品包括影像裝置、醫用機器人、植介入醫療器械、基因檢測、新型生物醫用材料、可穿戴裝置、基層適宜的診療裝置等;

3.突破自主創新,加速國產化。加強自主創新研發,突破一批進口壟斷技術,提高醫療器械國產佔有率,實現從“模仿”到“引領”的跨越式發展,大幅降低患者診療費用。

短期而言,《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將迅速產生催化效應,相關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明確各環節的工作任務,細化相關制度的要求,將有利帶動醫療器械產業自主創新,促使醫療器械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新一批具備領先技術或臨床急需的醫療器械產品有望加速上市。隨著控費的大主題不斷執行,國產裝置以其優異的價效比逐步擠佔進口品牌份額,尤其是在走量的裝置上,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