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司法部對華為公司及其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等提出起訴,中方則再次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孟晚舟女士的逮捕令。一場牽動萬千國人心的拘捕事件,其源頭便是5G技術。
5G究竟有多重要?作為一個支援下一代數字應用的技術,5G能為未來的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提供動力。在解決諸多技術、政治和政策挑戰方面,獲得先發優勢併成功採用5G網路的國家,很可能獲得對其他國家的巨大經濟優勢。
1月29日,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聞庫表示,儘管美國對以華為為首的中國高科技公司施壓,但中國將繼續大力發展基於最新電信標準的5G技術。這足以見得,中美5G之爭,率先實現商業化應用的企業,便很可能搶佔市場先機。
在醫療行業,5G同樣具備引領革命的能力。對此,中美兩國也相繼開啟了基於5G的醫療應用探索。而在這場技術的冷交鋒裡,中國人似乎已經走在了前頭……
美方:尚處設想,場景不足
第一場物理治療試驗
2018年10月,在Verizon 5G實驗室,來自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圖形和使用者介面實驗室的學生和教師正在嘗試基於5G進行遠端物理治療。
“5G或將改變治療師的治療場所,以及患者獲得康復治療的方式。”實驗室主任Steven Feiner教授說。“我們已經能夠使用5G連線進行實驗,證明這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據他介紹,遠端物理治療可能只是5G在手術中應用的冰山一角。隨著資訊傳遞速度的加快,醫療機構將能夠為患者提供突破性解決方案和合理治療方案。
Verizon 5G實驗室的專家還對5G的醫療應用進行了一番暢想,他們認為,隨著網路連線的不斷改進,下一個突破可能不會來自研究實驗室,而是來自患者護理的前線:醫院。
通過5G無線啟動醫院內機器人(物流、導診等),醫院中的機器人可以相互溝通和協調時間表,從而讓忙碌的護理人員專注於患者。
第一個基於5G的醫療系統
2019年1月,總部位於芝加哥的拉什大學醫學中心和Rush System for Health醫院系統,宣佈與AT&T合作,聯合探索美國第一個在醫療環境中使用基於標準的5G網路。據悉,5G能帶來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遲,並支援Rush目前在整個系統中部署的大量創新技術。
Rush還在實施AT&T的多接入邊緣計算,這是一項基於雲的服務。AT&T MEC服務將使Rush能夠通過其本地網路和廣域網管理其蜂窩流量。這將使Rush能夠更好地滿足其資料的網路通訊和應用程式處理需求,增強其系統中的各種用例,並幫助改善患者體驗。
5G不僅僅是3或4G的升級,它包含多種通訊技術,包括蜂窩,Wi-Fi和智慧邊緣服務。它能大幅提升傳輸速度,幫助如分散式計算或醫療保健中的物聯網裝置等充分發揮其潛力。
Rush高階副總裁兼資訊長Shafiq Rab博士表示:“我們堅信5G是一項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完全實施後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支援醫院運營,提供最高質量的患者和醫院員工體驗。”
按照Rab的構想,醫生可以在幾秒鐘內開展遠端諮詢或下載大型實驗室檔案。這套面向未來的醫療保健系統,憑藉高速和低延遲的IT網路,能促進資料的快速交換,允許臨床醫生從更遠的距離完成更細緻的工作。
“這項技術將增加對護理的訪問,即使是在遠距離,也有助於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我們正在應用快速、可靠的網路來提供支援。”Rab說。
“最終,5G的快速和超低延遲將改變所有業務。”AT&T Business首席營銷官Mo Katibeh表示。“想象一下,醫院的病房是智慧安排的,患者通過人工智慧獲得護理,擴增實境用於培訓醫學生。這聽起來像是未來,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遙遠。”
點評:現階段,美方的5G醫療探索基本還處在設想階段,沒有實質性的案例出現。預計在2019年年中,美方才會出現更多具體的場景化應用。
中方:場景多樣,率先實戰
第一家嘗試5G遠端醫療的醫院
移動5G遠端醫療展臺(圖片來源:三門峽移動)
據悉,目前河南移動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的5G網路建設正在進行中,鄭大一附院東、西院區及周邊道路共規劃5G基站26個,已完成鄭大一附院東區2個站、鄭大一附院(西區)網際網路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站建設,在鄭大一附院國家工程實驗室內已完成端到端業務測試與應用。
在移動5G醫療應用示範展區,鄭大一附院遠端醫學中心工作人員現場向與會嘉賓展示了遠端會診、遠端B超、移動查房機器人等遠端醫療前沿技術。
鄭大一附院黨委副書記、網際網路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趙傑教授表示,未來採用移動5G技術,只要有移動5G訊號,即便是身在偏遠農村,也完全可以實現足不出戶可以享受到鄭大一附院專家的診療服務。
遠端會診
移動5G救護車遠端會診(圖片來源:三門峽移動)
病人上了救護車,用原來的4G訊號連線速度較慢,如果採用移動5G技術,在救護車上就可以把病人的檢查資訊和現場場景直接快速傳輸到醫院,使專家們完成對病人病歷的閱讀,在車上就可以開檢查單,到了醫院就可以直接做相關檢查,可大大縮短病人的院前搶救時間,簡單的說,就是病人上了救護車就相當於到了急救中心。
遠端B超
基於5G網路的遠端B超(圖片來源:三門峽移動)
藉助5G技術,這個小小的無線B超探頭就是一個操作柄,上下、左右、旋轉移動,可以靈活地操控遠端醫療另一端機器臂。病人躺在家鄉的病床上,千里萬里之外的專家醫生對病人的身體情況一目瞭然,作為視覺化精準醫療利器和急救速查、初步篩查的好工具,遠端B超和遠端醫療有利於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提高診療水平,最大程度減少診療出錯和因此引起的醫患糾紛。
除了遠端B超,無線輸液也是5G醫療時代的另外一個黑科技。
靜脈輸液是臨床最常見的治療手段之一,輸液過程中,病人往往需要盯著輸液瓶,一旦遇到跑針或輸液快結束的情況,得隨時呼叫護士來處理。在5G醫療時代,這一切將變得簡單起來。
據鄭大一附院遠端醫療中心工作人員陳保站介紹,無線輸液可以由無線警報器通過感測器獲得病人輸液進度,在輸液快結束時可以自動報警呼叫護士,病人就再也不用擔心時刻緊盯輸液瓶,也不需要人工呼叫。
除此之外,該系統還可以對輸液的進度、速度、輸液情況進行實時監控,讓輸液速度等過程更加標準化。一個病區的輸液情況如何,護士在一張螢幕中便可一目瞭然。
第一臺5G遠端手術
1月19日,蘇州協同創新醫用機器人研究院傳出一則訊息,中國一名外科醫生利用5G技術實施了全球首例遠端外科手術。這名醫生在福建省利用5G網路,操控30英里(約合48公里)以外一個偏遠地區的機械臂進行手術。
近日,由該院孵化的企業蘇州康多機器人有限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福建孟超肝膽醫院在福州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5G遠端外科動物手術試驗,這為5G遠端外科手術打下了基礎。
圖片來源:蘇州日報
手術過程中,在位於福建聯通的5G實驗室內的手術機器人操作端,解放軍總醫院肝膽外二科主任劉榮戴著3D眼鏡,遠端操控由康多自主研發的國產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為50公里外醫院內的實驗動物實施肝小葉切除術,並通過視訊終端與手術室保持聯絡。
整個切除過程不到10分鐘,創面整齊,幾乎沒有血跡。手術情況實時呈現於兩端螢幕,操作延遲極低。術後,該實驗動物的生命體徵穩定。
康多手術機器人技術首席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杜志江教授表示,本次遠端手術試驗的成功,不僅將大大促進遠端機器人手術的應用和研究,更大的意義還在於,未來手術機器人搭載上5G技術,能將機器人手術的優勢向更遠距離,為廣大偏僻地區的患者實施精準及時的外科手術,促進我國醫療資源的配置更加公平、合理。
下一步,該院將與各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利用5G技術,推進基於各類醫用機器人及數字醫療裝置的區域醫聯體應用場景建設,打造醫療機器人、遠端醫療及移動醫療試點。
點評:和美國相比,中國的5G醫療應用已經有了明確的案例,且在手術機器人這一革命性領域開展了成功試驗。可以說,中方已經領先了美方半步。
搶佔5G的醫療先機
醫院網路技術,在醫療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由於網路頻寬需求之高,因此十多年來,遠端醫療並沒有太多突破性進展。直到,5G的出現……
正如一些專家所言,遠端醫療是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領域之一,但要實現真正的發展,網路技術必須要突破。這也是為何5G成為了一項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因為它提高了連線速度並降低了延遲,這將有助於醫療創新者做他們最擅長的事情:改善醫學。
2019年,毫無疑問是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的試商用之年。醫療行業將受益於5G無處不在的覆蓋率、Gbps級別的速率、5ms-30ms級別的低時延等超凡能力。在不遠的未來,人人都能享有及時便利的智慧醫療服務。而隨著中美之間的5G之爭愈演愈烈,醫療或也難成一方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