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佛大學、哈佛大學、MIT、麥肯錫公司與財政部的研究人員利用大資料分析探討美國各地區收入和預期壽命之間的關係,並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而研究資料也開放為公開可用的資料,提供給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員使用與參考。
一群來自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和美國財政部的研究人員和學者,利用大資料分析來探討美國各地區收入和預期壽命之間的關係,以及制定策略來提升美國低收入階層的健康結果,並於日前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上發表相關論文。
另外,研究人員也將研究成果製成一項健康不平等專案(The Health Inequality Project),開放研究分析結果為公開可用的資料,並期望能更進一步延續這項研究,而哈佛大學經濟學系教授David Cutler認為,這項研究也強調了一些關於美國經濟差距令人擔憂的事實。
David Cutler也解釋了這項研究的2個任務,其中之一就是發表研究資料,另一個就是創立資料集,提供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員可以使用這個資料集,而這也是第一次用這樣的粒度層級比較美國的貧富差距。
研究人員蒐集美國社會安全域性(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匿名死亡資料,與美國國家稅務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1999年~2014年間140億多筆個人納稅記錄,並將收入分為100等份,以及利用這些資料計算出死亡率和每個收入層級40歲的人隨後的預期壽命,來分析美國各地區不同收入族群間預期壽命的差異。
該研究顯示,在每個收入層級中,富有和長壽有正相關,但是在美國前1%富有和倒數1%貧窮之間的預期壽命卻有著巨大的差距,例如,紐約和舊金山的預期壽命明顯比美國貧困地區的人來得長。
另外,根據研究結果,年紀為40歲的美國人,最富有的男人預期可以活到87歲,同時收入層級落在最後1%的男人預期壽命則略高於72歲,也就是最富有與最貧窮的男人壽命相差15年,這大致相當於美國與蘇丹預期壽命的差異。
而女人平均壽命比男人長,但在較高的收入階層中,男人與女人壽命的差距則逐漸縮小,另外,最富有的女人預期可以活到89歲,最貧窮的女人預期壽命則是79歲,兩者壽命相差10年,等同於一生抽菸影響壽命減少的幅度。
(資料來源/The Health Inequality Project)
David Cutler也表示,雖然這些壽命差異一部分也與健康行為有關,例如,在紐約市的低收入居民相較於其他城市的貧民,較少抽菸、喝酒、較常運動,肥胖率也較低,但是目前還不清楚有哪些其他因素可能影響壽命的差異。
而這項研究也指出了國家政策如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影響,根據資料顯示,富人比窮人有較長的壽命,這意味著低收入的民眾長期支付社會和醫療保險的費用,但長期看來卻沒有享受到保險帶來的好處。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家Raj Chetty表示,如果我們想要用預期壽命來制定如退休年齡的政策,就需要認真思考所使用的預期壽命資料,因為若是使用美國整體的預期壽命作為參考值,那對窮人並不公平。
最後,David Cutler表示,美國的貧富與預期壽命差距非常令人擔憂,一般人可能認為預期壽命差距大約是2~3年,但是研究結果顯示為10~15年,這真的是個相當巨大的差異,雖然我們還不知道造成差異確切的原因,或是能做些什麼,但是現在我們有工具來問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