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的急促節奏似乎為一種日益蔓延的孤獨感埋下了伏筆,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更為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孤獨感似乎逐漸擴大與深刻。某一刻我們會突然發現,似乎再也找不到那個真正能夠聽懂我們心聲的知音。有時候,告訴父母內心真實感受,或是向愛人傾訴,甚至只是與朋友分享內心世界,都變得十分困難。一些人或許會意識到問題發生,會思考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應對,但另一些人或許會選擇封閉自己,認為這一切皆是生活的必然難以改變。然而,毫無疑問的是,社交連線的缺失將潛在地帶來許多嚴重的後果。

2023年11月10日,國際期刊《BMC Medicine》線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社交連線的研究文章:Social connection and mortality in UK Biobank: a p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這項新研究認為社交連線的缺失可能對整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在探究這一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對社交連線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瞭解。社交連線並非簡單的概念,它涉及到人際互動的眾多層面,包括情感、身體和行為等多個方面。從概念上區分,社交連線可分為功能性部分和結構性部分。功能性社交連線涉及到我們主觀上的感受,比如我們是否能夠向親近的人傾訴,以及我們是否經常感到孤獨。結構性社交連線包括客觀的社互動動頻率,比如朋友和家人的拜訪頻率,每週參與的休閒和社交活動,以及是否獨居等等。

為了瞭解社交連線與人們壽命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研究人員調查了50多萬人,這些受試者在2006年到2010年期間透過郵件被邀請參與進這個研究專案。他們分別在英格蘭、蘇格蘭或威爾士的22個地點進行了問卷調查、面試和身體檢測。主要的問卷調查使用了兩個功能性社交和三個結構性社交連線組分測量表。功能方面包括向親近的人傾訴的頻率和是否經常感到孤獨感,結構方面包括朋友和家人拜訪的頻率、每週團體活動的參與度以及是否獨居等情況。研究同時還記錄了參與者的全因死亡(所有死因的綜合統計,不侷限於特定疾病或原因),同時也重點關注了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情況。

 

圖一:功能性部分與全因死亡率之間的綜合關聯模型1

 

圖二:結構性部分與全因死亡率之間的綜合關聯模型1

透過整合所有資料並使用統計學的手段進行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在功能性社交方面,無法經常找到可以傾訴的人相比較有正常社交連線的人高39%的死亡風險,即使是那些不獨居的人,如果朋友或家人從未來訪,死亡風險也會增加25%。這一點也同樣反映在結構性社交上,也就是與朋友和家人互動較少,特別是獨居者,他們的死亡風險更高。當無法與親近的人傾訴並存在結構性的孤立行為時,無法傾訴與不良健康結果的關聯更強烈。以上的結果突顯出了社交連線的複雜性,也說明探討社交連線的功能性和結構性部分對健康結果的聯合影響時考慮不同的衡量標準可能很重要。

研究還發現,對於那些親人每月、每週或每天來訪的人來說,在此期間死亡的風險大致相同。也就是說每月進行一次探訪似乎就足夠了

無獨有偶,在今年的六月份,國際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也刊登了一篇針對社交連線的研究: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90 cohort studies of social isolation, loneliness and mortality,這項研究旨在探討社交孤立、孤獨與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特別是與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症相關的死亡之間的關係。

 

這一專案囊括了90項前瞻性佇列研究,共包括了220,5199名年齡在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從這項大型的研究計劃中,研究人員發現,在普通人群中,社交孤立和孤獨都明顯與全因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不僅如此,社交孤立還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在患有心血管疾病或乳腺癌的人群中,社交孤立會導致全因死亡的風險進一步增加,而對於乳腺癌患者,社交孤立還會導致癌症特異性死亡的上升,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社交孤立與整體死亡、癌症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因此,更加關注社交孤立和孤獨可能有助於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和降低死亡風險。

在這一系列深刻的研究中,我們看到社交連線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心理、生理到行為,社交連線不僅關係到我們的心靈寄託,更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命。社交孤立不僅與全因死亡風險緊密相連,而且在某些情境下,還會進一步加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風險。這些研究成果提醒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社交連線的問題,不僅僅是關心個體的孤獨感,更是重視社交網路的質量和密度。

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常常讓我們遠離真實的人際互動,而這或許是許多健康問題的潛在根源。對於那些可能面臨社交孤立的個體,關懷和支援顯得尤為重要。從家人、朋友到醫療專業人士,每個人都能在不同層面上提供關愛。相互傾訴、建立緊密的社交網路,都有助於緩解孤獨感,降低與之相關的健康風險。因此,我們應該珍視人際關係,主動保持社交連線,努力構建一個健康的社交環境。

參考文獻:

1. Foster, H.M.E., Gill, J.M.R., Mair, F.S. et al. Social connection and mortality in UK Biobank: a p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 BMC Med 21, 384 (2023).

2. Wang, F., Gao, Y., Han, Z.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90 cohort studies of social isolation, loneliness and mortality. Nat Hum Behav 7, 1307–1319 (2023).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