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森(Matrix67):Aha!Moment(圖靈訪談)

楊帆發表於2012-04-01

圖靈訪談之二十:專訪Matrix67顧森

Matrix67何許人?如果說一個人寫數學部落格寫了七年不能讓你吃驚,再告訴你他是中文系的,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詭異?這位年輕的數學愛好者即將在圖靈出版《思考的樂趣》一書,圖靈社群藉此機會採訪了他,他真是一個特別“好”玩的人,而且“好”字的兩種讀法說的都是他。跟他接觸之後,你會覺得祖國的未來特別有希望,為什麼呢?請看下文。

人物介紹: Matrix67,真名顧森,重慶人,數學狂,喜歡教學生數學魔術騙小女生,喜歡混各種圈子,討厭固定工作。

顧森的照片

應用語言學是什麼?

圖靈社群:我們先從你的部落格開始談吧,現在很多人都在看你的部落格。

顧森:這個部落格是從2005年7月開始寫的,其實本來完全是寫給自己看的。我把它當做自己的學習筆記,學了新東西,就放在上面,方便以後查詢。後來發現有人開始看我的部落格,就多了一份與別人分享的心,開始嘗試著儘可能地把東西講明白,而不是隻給自己看了。

部落格讀者多了,偶爾會遇到一些很神奇的事。記得大一的時候要上《資料結構與演算法》,我演算法很好,所以完全沒有去聽過課。最後期末考試時,就兩手空空地只拿一支筆去,結果發現所有人都帶著書呢,然後才知道原來這門課的期末考試是開卷考試。最神奇的是,老師一進來,我才發現我倆其實本來就認識——他居然是我的網友......於是那個課我得了一百分。

圖靈社群:你是中文系是吧,怎麼要修這個課呢? IT圈裡很多人都知道你,但大家又把你定義成一個北大就讀的文科生,像你這麼喜歡數學的人怎麼會學中文?

顧森:準確地說,其實我學的是應用語言學,是專門做中文資訊自動處理的。這是一個理科專業,而且跟數學關係特別大,是語言學、數學、計算機的結合。我們跟著數學學院去學數理邏輯,跟著計算機專業去學資料庫、演算法,感覺上很不像中文系。但我們又要跟中文系的人去學語言學、古代文學史之類的,後者尤其讓我頭疼。《古代文學史》是我唯一知道的在北大要學兩年的課,四個學期裡我的分基本上是逐年下降的。一直到《古代文學史(四)》,我實在不想學了,那個課就一次沒去,最後背了兩天,考了60分,及格拉倒。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我真正想學的東西上。

圖靈社群:其實這個專業本來就不算是中文系吧。

顧森:對。在中國,中文系的設定一直是有問題的。中文系的學生一方面在學文學,另一方面在學語言學,但在國外,這完全是兩回事。我們現在學的就是偏語言學的。

事實上,我還挺喜歡語言學的,我最喜歡舉的例子是漢語語言學家陸儉明先生提出來的,他說“看報紙”可以說“把報紙看看”,但是“借報紙”不能說“把報紙藉藉”;“洗衣服”可以說“把衣服洗洗”,但是“買衣服”不能說“把衣服買買”。這就提出了問題,“看報紙”、“洗衣服”和“借報紙”、“買衣服”這兩組動作到底差別在哪兒,以至於一個能換著說,一個不能換著說?一個更詭異的例子則是,“收作業”可以說“把作業收收”,“交作業”卻不能說“把作業交交”。這個問題其實現在還沒有一個完美的解釋。語言學裡的很多內容就是去找規律、建模型、提反例,整個就是一個理科的氛圍。我的書裡有一節是講中文分詞的,就是從學校裡的相關課程中學到的。

現在我在人人網實習,主要做漢語文字分析,也接觸演算法,還挺對我胃口的。因為我本來也是資訊學競賽保送的北大,對演算法特別熟悉。《思考的樂趣》這本書裡也寫了很多跟計算機相關的東西,比如有一節就是專門講協議的。這個是最早跟雲風聊到的,他先跟我講了一個關於協議的問題,然後推薦了《應用密碼學》那本書,我買了之後瘋狂地看,收穫特別大。我把從《應用密碼學》和從他那兒瞭解到的東西,加上我自己想到,整理成一篇文章放進了《思考的樂趣》裡,特別好玩。

我常常用我自己的專業知識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上個月,我找來了一份雙字詞表,然後從中找到了一些兩個聲母顛倒過來正好也能說的詞,然後用它們留空造句,出成一系列題讓大家去填,比如:

雖然公司位於一塊——,但是最後還是——了。
答案:雖然公司位於一塊寶地,但是最後還是倒閉了。
寶地和倒閉

魔術師熟練地從——裡變出來一隻——。
答案:魔術師熟練地從檯布裡變出來一隻白兔。
檯布和白兔

他知道好幾種——翻新機的——方法。 答案:他知道好幾種鑑別翻新機的便捷方法。
鑑別和便捷

為了磨鍊意志,他常常赤身睡在——鐵釘的——上。
答案:為了磨鍊意志,他常常赤身睡在佈滿鐵釘的木板上
佈滿和木板。

我特別喜歡幹這樣的事,這就是所謂的交叉學科吧。

圖靈社群:這個學科有哪些實際應用呢?聽起來應該有很多機會。

顧森:我在《思考的樂趣》第一章裡寫到了分詞,那其實就是一個最基本的應用。當然,分詞之後還有對句法的結構分析、語義的識別,以及用統計的手段去挖掘一些東西,例如從大規模的真實語料裡面統計出大家喜歡說什麼,不喜歡說什麼之類的。Facebook之前就做過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他們從語言文字中抽出了表示心情好的積極的詞,和表示心情不好的消極的詞,然後通過兩類詞出現的比例來看整個美國人口大致的幸福程度,結果表明人們的幸福程度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這些東西都挺好玩的。

圖靈社群: 你特別讓我們想起《程式設計大師訪談錄》裡面的一個人——Scott Kim,他就是專門在美國的各種雜誌或者遊戲中設定圈套和謎題的人。

顧森:對啊,我以後挺想做那種工作的,類似遊戲關卡設計師。我特別喜歡給人家出題。

好老師是什麼樣的?

圖靈社群:聽說你讀書期間還休學了一年,為什麼?

顧森:不想讀書了。雖然我很喜歡這個專業,但有些課真的不喜歡,會浪費我很多時間。比如《古代漢語》,老師規定考試答題寫繁體字可以加分,那時候就有很多人練繁體字。但最後發現,這些人最後考試分數都特別低,因為繁體字要想寫對是很難的,老師把他們寫錯的字都當錯字扣分了。

雖然很多中文系的必修課我們不用修,比如《古代典籍概要》等背誦內容特別多的課程,但是最經典的文學史課程還是必須要學的。本來我覺得能混過去就混過去,後來實在不想混了,就想出去混了。另外,大三上學期結束後,我確實非常忙,不但在數學培訓機構專職工作,還接下了好多約稿,於是就休學了。休學之後沒多久,有幸結識了果殼網的一幫人,就在那裡工作了大概半年到一年。

我覺得,休學那一年收穫特別大。

圖靈社群:你在果殼網做了哪些事?

顧森:當時我是做數學分站的編輯。數學分站名字取得挺好,叫“死理性派”。我把競賽時認識的一群好友都拉過來,跟我一起寫文章、發文章,為數學科普做了很多工作。

圖靈社群:現在忙什麼呢?

顧森:簡直像精神分裂一樣,週一到週三在北大繼續唸書,週四週五在人人網實習,週六週日還要去外地講課,做中學數學培訓。因為北京這邊升學壓力特別大,進度比課本趕早一年,而且如果家長發現老師講到課本之外去了,沒有老老實實講題,老師會面臨被投訴的危險。所以當我知道外地有分校的時候,就想到去外地看一看。在外地講課特別累,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講3個小時的課。如果是寒暑假,可能會連續一個多月都是每天9小時的課。

圖靈社群:你現在教的學生是怎麼樣的?

顧森:主要是初中生和高中生。這個課的定位是普通的數學培訓,幫助學生應對中考高考或者競賽。但我走得比這個更遠一些。我希望能夠把數學之美、思考的樂趣,甚至把生活中有趣的點點滴滴都教給學生。這些對他們可能沒有即刻的用途,但對他們的將來是很有幫助的。以後學生可能會發現,這個顧老師講過,那個顧老師講過。

圖靈社群:學生也能接受這樣的教育方法?

顧森:對。而且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一方面是要把學生的思維帶活,讓他們不要陷到應試教育裡面,另一方面最好也能改變學生的性格。他們的壓力都比較大,我希望他們至少能在我的課堂上輕鬆一些,活躍一些。比如,我絕對禁止課前走“同學們好”、“老師好”的形式;也絕對禁止學生舉手發言,要發言直接說就行了;當然也絕對禁止站起來跟老師講話,直接在座位上說就可以了。他們可以喝水,可以吃東西,只要吃的東西味道別太大,別嚼得嘎嘣嘎嘣的,別饞到其他同學就行了。我的課堂就是完全開放的,覺得怎樣舒適就怎樣學,唯一的要求就是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讓思維一直轉,保證每一節課裡,至少能夠體會到一兩次思考的樂趣。後來,這些班裡的孩子們思維比較開闊了,性格也比較好了。

我教課教了三年了,初一到初三都講過了,所以今後基本不用備課了。但每年我自己都會學到一些新的東西,加進我的教學計劃裡。而且,我也在不停地積累一些初中教育的方法。我教過一些小孩,初一剛進來的時候,特別不愛思考或者不喜歡數學,性格也不太好,不願意跟老師、同學交流;初三之後,整個變了。其他老師說我那個班簡直就是“流氓班”。但家長沒有投訴,家長挺喜歡我的。

圖靈社群:你的學生應該也很喜歡你。

顧森:對。上課時經常扯淡,學生們愛聽。家長也挺高興,因為扯淡也扯得跟數學相關。老師講正課,學生沒有幾個願意聽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扯淡,扯一些表面上和課本沒有關係的東西,大家都願意聽,然後把真正數學的知識放到裡面去。學生能夠聽到好玩的故事,還能把該學的東西學下來,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還能跟別人去講,這就最好了。我常講的,要麼是《思考的樂趣》第一章那種比較好玩的故事和應用,要麼是後面那些好玩的證明,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可以騙小女生用”。真有一些同學一拍大腿說,“這個題太妙了,騙小女生太管用了。”把小孩教活,我覺得非常重要。

要做周遊全國的Geek

圖靈社群:講了這麼久的課,收穫如何?你明年就畢業了,有什麼職業規劃嗎?

顧森:雖然累,但是收穫挺大。再講個三年,再把一屆初一學生帶到初中畢業,到時候,攢的東西又夠寫一本書了。

而且工作的時間集中在週六週日兩天的話,其他的時間就多了。等明年畢業之後,從週一到週五我都閒下來了。我想到處去實習。在人人網玩一圈之後,我可能會去豆瓣、百度等等,每一個單位可能都去實習一下,甚至到我不熟悉的行業去實習,這種感覺挺好的。

圖靈社群:有什麼長遠打算嗎?

顧森:沒有長遠打算,我實習的目的就是想去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可能IT這個圈子混完了之後,會混其他的一些圈子。我有一些特別遠的理想,也可以說是不靠譜的理想吧。從北京出發,去全國各個地方,二線城市、三線城市都跑一圈,用一個理科生的眼光,或者說一個Geek的眼光去看,去尋找,去發現。大概花個幾年、十幾年,把整個中國遊一圈,然後再把沿途所見所聞所想彙總起來,如果能夠寫成一本書,就太棒了。

我的雙休日,就是別人的工作日。每週一、二、三休息,這樣到哪兒去都沒有人跟我搶,可以到處去玩。

圖靈社群:那你跟別人不是沒有交集了?以後跟家人在一起,時間都岔開了。

顧森:如果說另一半,我希望能夠找一個跟我一樣的人。我特別討厭有個固定的工作,我更希望每一個地方都去混一下。可能在每個地方都是做最初級的工作,但卻能夠體會一下公司文化,體會一下這個行業的新鮮事,目的也就達到了。

圖靈社群:你想過創業嗎?

顧森:沒有想過創業,因為創業其實事兒也挺多的,還不如看看東西,寫寫東西。

圖靈社群:在科普方面還有什麼打算?

顧森:首先是要提高自己。我覺得我讀的書太少了,尤其是考慮到我不算是一個真正學數學的人。所以畢業之後,我最想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方法重新去學一次數學,然後用自己的方法再講一次數學。

圖靈社群:面對什麼樣的物件去講呢?

顧森:現在可能是面對一些數學愛好者,甚至是一些本來不喜歡數學的人。但是以後,當我能夠系統地去講一些真正的數學思維、數學方法的時候,有可能是針對一些數學專業的學生。因為我很想改變中國的數學教育現狀。

舉個例子,現在的課本也好,教輔也好,考試也好,從來就是讓你證明一個命題,但從來沒有讓你推翻一個命題,也沒有一道題是讓你先猜猜命題是對的還是錯的,然後給你認為正確的結論找到一個證明方法,給你認為錯誤的結論找出一個能推翻它的反例。在數學研究中,你首先要有一個直覺,能夠去判斷一個問題值得不值得研究,一個命題到底是對還是錯,然後才是去證明或者去找反例。如果有一天我能夠改變數學教育,我肯定會培養學生做這類問題。現在的數學教育就純粹是讓學生做題,很少有學生能夠領會到數學研究的樂趣。

Aha! Moment

圖靈社群:寫這本書的想法是怎麼產生的呢?

顧森:我曾經在網上看到熱心的網友,把我的部落格整個扒下來,按時間從前到後整理起來。一方面我覺得很高興,另一方面又覺得這樣幫助其實不是特別大。因為部落格上的文章很零散,尤其是最早2006年、2007年寫的東西,其實非常不成熟。偶爾看原來寫的文章的時候,我就覺得,原來寫的東西還可以再總結、提高一下。

我還曾收到很多網友的來信,他們真的把所有的文章全部看了一遍。當時我就想,應該給更多新看到這個部落格的人提供一個途徑,讓他們可以一下子讀完這個部落格中所有值得看的東西。認識你們之後,想到可以寫成一本書。我就想,我一定要找到一條線索,把這幾年學到的東西有機地串起來,像說話一樣,能夠很自然地從一個話題跳到另外一個話題,前後都是相關的,一氣呵成。

圖靈社群:這本書跟你的部落格有什麼不一樣?

顧森:書裡新增了好多東西。在寫這個部落格之前,我就對很多數學話題感興趣。雖然後來有些文章可能會提到,但並沒有專門把它們寫下來。比如關於“無窮集合的勢”的話題,部落格裡面很多文章就是建立在這個話題之上的。我一直在想,既然經常提到這些,就應該找一個時間把它們系統地寫下來。這次借寫書的機會,我把最想寫的幾個比較大的話題都寫出來了。

另外,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幾個“小合集”。它們其實是幾年來分散在各個時間、各個地方的內容,現在用統一的語言把它們串在了一起。它們真的都是最好玩的東西。

回顧目錄,我覺得特別滿意,因為我真的把這幾年來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東西,寫在這一本書裡了。

圖靈社群:所以短時間內也沒有第二本書可以出來了?

顧森:要看我能不能找到其它的話題。這本書面太廣了。如果一個人想來看我的部落格,這本書就是我最想讓他看的文章,並且以最想讓他看的方式來呈現,裡面還包括我個人的一些經歷,比如我是在什麼情況下學到這些的。

有一些話題確實太大了,一兩篇文章是講不完的。要是有機會,我想專注在其中的一兩個點展開來講,就像數學花園的一角。我挺喜歡你們那本《圖靈的祕密》,那本書就是這樣做的。它從圖靈的角度,把很大的一個話題從頭到尾串起來。我之前就對圖靈特別感興趣,這本書裡的內容正好屬於我不知道、但稍微一看就能看明白的那種。這本書真的特別好,它應該是我這段時間看過的最好的科普書。

圖靈社群:為什麼你這本書不叫《數學的樂趣》,而叫《思考的樂趣》?

顧森:數學的話,我覺得還挺大的,會不會有人感覺比較畏懼?而“思考的樂趣”就比較淺了。而且這本書裡很多內容也不算是和數字相關的,而是和思維相關的。比如說第一章裡講到統計,很多時候統計資料上顯示兩個東西相關,但不一定有因果關係。我常舉的例子就是:去救火的消防員越多,火災損失越嚴重。大家估計會想,這怎麼可能?其實這裡的因果關係是顛倒的。正因為損失越嚴重的,所以去救火的人才越多。這些其實和數學沒有什麼關係,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看到這個,你能恍然大悟,然後會心一笑,這就算是體會到思考的樂趣了。

圖靈社群: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會喜歡《思考的樂趣》?

顧森:我覺得對數學感興趣的人,不管是學數學的,還是普通的數學愛好者,都會喜歡。這本書裡會有一些比較冷門的東西,可能數學專業的人也很難接觸到。本來我以為像我這樣純粹因為興趣而去學習數學的人很少,後來發現其實挺多的。從很多網友給我寫郵件裡,我都發現他們是真的喜歡數學。我覺得特別感動。我應該給這些讀者送上一份這樣的禮物。我希望讀者朋友們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或是在其他空閒的時候,不帶任何功利的目的來看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有“啊哈,靈機一動”的感覺,目的就達到了。

相關閱讀: 開放出版《思考的樂趣:matrix67數學筆記》樣章


更多精彩,加入圖靈訪談微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