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微胖發表於2018-02-21

撰文 | 宇多田


2 個多月前,我給爸媽寄回去了一臺智慧音響(在雙十一搶的大廠某品牌),並時不時叮囑他們:

「好好用,過年回去要問你們到底體驗怎麼樣。」

他們聽了很興奮,以為這是什麼了不得的高科技產品。

然而事實卻是……


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其實,在智慧音響市場份額在中國呈爆發式增長的過去 1 年,我們作為科技新媒體已經參加了不少智慧硬體釋出會,那些製作精良的宣傳片裡的噱頭,還有大小廠商們反覆強調的賣點,總結下來就是 3 個:

1、語音互動太重要了,是人機互動入口,是剛需,是未來!(還有很多撕心裂肺的比喻,就不寫了)

2、家庭是智慧音響最重要的場景。陪伴老人,教育小孩…家庭,家庭,它是家庭的重要一員!

3、智慧家居的控制中樞。一句話喚醒所有電器!


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然而,當我過年回家終於興致勃勃地開始做筆記時,老爸老媽的用後感與我的預期差距實在是有點大。用老爸一句原話表達就是:

「空巢老人必備?大概我們還不夠老。嘿嘿。」

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先從第一點說起。

的確,用說的方式比用眼看、用手點要快得多。但是老爸卻認為,對於退休在家的老人來說,有大把時間可以「揮霍」。

他們的習慣是,有什麼不懂的直接查電腦、查手機,比「用一種怪異、不自然地語調去問智慧音響要快得多。」

「直接用手機查挺快的。問音響時老覺得聲音很不自然,而且很多東西音響都答不上來,太費勁兒了,」老爸吐槽道。

第一個問題來了,年輕人喜歡的那些功能,老人會喜歡嗎?

答案就是,智慧音響最常用的「設鬧鈴」「聽音樂」兩項功能,對他們來說並不適用。

設鬧鈴?老人天然的生物鐘會讓他們不等天亮就自動清醒(等你老了就知道了,越老睡覺的時間越少)。這個功能對他們來說基本形同虛設。

聽音樂?雖然酷愛草原音樂(聽說這是油膩男人的依據之一)的老爸表示音響的曲庫還是蠻豐富的。但是!他對音質要求極高。因此…

老爸:「音質太差了這也。音量一調大,就劈叉了。公放音樂這個不能忍。」

我:「想想不到 100 塊,音質不可能太高,不要太挑剔了。」

老爸:「所以說,這東西是給年輕人玩的,你們可能覺得只要能對話就無所謂。但是對於我們這種喜歡聽音樂的中老年人,還能不對音質有要求?

你可以再買個你之前說的,亞馬遜的那個什麼,和谷歌那個什麼一起帶回來試試。看看國外的怎麼樣。」

我:「……」


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如果按照第 2 點,給智慧音響一個「陪伴老人」的設定,那麼就要仔細思考一下,老人究竟會習慣用智慧音響做什麼?

有意思的是,有個功能在過年期間很適用。

初一過後,老媽每次在家招呼客人,都會先讓音響打個招呼:

「親愛的,拜個年吧」「親愛的,客人來了,打個招呼吧!」

通常情況下,音響「賣萌」的拜年方式還是挺招人喜歡的。


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另外一個老媽覺得有用的功能,是「有聲讀書」。反正她是拿音響當「收音機」使了,聽紅樓夢、水滸傳聽得不亦樂乎。

「老花眼看不清書了,這個直接一喊『第幾章』就開始播,倒是挺方便。」

然而,與內容源相對一致(市面上很多音響接的都是喜馬拉雅)的有聲書相比,新聞內容讓他們感到非常不滿意:

「一個是分類不明確,時政新聞裡有介紹遊戲的,科技新聞裡有介紹書的。

第二個是新聞實時性不強,很多新聞都是昨天的,而且一會兒來自微博,一會兒來自樂聽頭條。

第三個是重複播放新聞。譬如臺灣地震的新聞,竟然播了 4、5 條!除了來源不一樣,內容重複實在太多。」

(可以說老爸老媽的試用報告真的非常認真了…)

為了驗證他們的體驗的確屬實,我再次喚醒音響,讓它播放時政新聞。

確實,除了有很多前天及昨天的舊新聞,播放的內容還包括「王源成為某雜誌專欄作者」偏文化及娛樂訊息。

此外,老爸老媽還嫌棄音響「懂得太少」。

老爸喜歡做飯,但是問了音響幾道菜譜,它只會答一些簡單的大眾菜,而且聲音沒有起伏沒有停頓,「聽著有點乏味無趣」。

而老媽因為酷愛養生,經常要搗鼓些蜂蜜、阿膠之類的東西,因此她也問了音響關於「如何辨別蜂蜜好壞」等問題。而答案顯而易見,它根本答不出來。

「還有吃藥!」這是讓他們對音響失去好感的最後一根稻草。

前幾天老爸病毒性感冒,發燒了好幾天,他躺在床上問智慧音響「感冒應該吃什麼藥」。它要麼就直接陷入「沉默」,要麼直接用「賣萌」來表示自己不知道。

「啥都不會,就知道賣萌。還是不如上網找搜尋好用。」

對於老人來說,健康、娛樂、養生似乎永遠是他們關注的話題。因此,建議專攻老人市場的音響廠商,可以好好研究一下週末早上 9 點播出的《夕陽紅》節目。


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第 3 點就比較複雜了。

首先,你家的其他電器必須是智慧的;

其次,你的智慧家電必須支援這款智慧音響的連線協議(這就是各個音響與智慧家電的封閉生態圈,很無奈)。

也就是說,你如果想讓智慧音響變成中樞控制器,就必須買它指定可以連線的電器。

說實話,我家裡也有其他型別的智慧家電,然而卻並不支援這款音響的連線協議。所以,又得重新買?

老媽興奮地表示,如果家裡的家電都能通過音響語音控制開關,那她必然會把音響認作是剛需。

「我們老了動不了的時候,肯定願意一句話關掉家裡的所有電燈啊。這個不錯。」

而老爸也表示,「一點都不介意」我把家裡的智慧家電全換成跟智慧音響配套的。不過…

「即便能連家裡的燈和空調,你還是要換個音響,這個除了音質受不了,完全噪音外,半夜還突然發瘋說胡話,嚇得我們從床上掉下來。」

「這是誤喚醒了,的確這方面做得不夠好。」我解釋道。

「它不僅半夜說,而且開啟電視時也插嘴,有時候我們說兩句話它也突然插嘴……%¥#&@@……」


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也許跟很多家庭不太一樣,老爸一直是各種前沿電子產品的愛好者。記得小時候,他就一直對新聞裡日本研發的能跑能跳的電子狗垂涎不已。

因此,他雖然對這個智慧音響不太滿意,對那些行動式智慧音響(拿在手上的)智慧耳機也不感興趣。但卻突發奇想,覺得音響如果這樣創新未必對老年消費者沒有吸引力:

「你給他們提個意見!在音響底下裝倆輪子,或者裝 4 個輪子。可以跟我屁股後面跑,我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

你看好幾間屋子,每間屋子放一個智慧音響沒必要。還不如它能跟著我一直走走停停。」

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好吧,讓智慧音響划著滑板……這成本肯定又上去了。音響廠商們,你們覺得呢?

在假期快結束時,我一邊記著老爸老媽對智慧音響的一籮筐評價,一邊決定,還是再買幾個智慧插排和電燈寄回來,然後再開第二輪吐槽大會。
給爸媽寄了一臺智慧音響, 兩個月試用期他們吐槽了一籮筐| 春節手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