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中日美思維橄欖:心,體驗,模型

Glen Wang發表於2014-07-17

橄欖的一端是心,是演繹,中間是體驗,是務實,另一端是模型,是歸納。

唯傳本體密付本心的禪宗演化為繁瑣蕪雜磨練人心的茶道。

知行合一此心光明的心學澆灌出義勇奉公身心合一的武士道。

豐田的三現主義:

從表面來看,好象經常去現場就是三現主義,其實豐田的三現主義並非這麼簡單。三現主義是豐田解決問題的前提基礎,這種日本人的思維來源於中國明朝的思想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哲學思維。王陽明是日本人很推崇的一位中國思想家,知行合一的哲學思維是認識世界事物的一種方法論,人類認識自然環境受到人的感官和人的潛意識這些條件所侷限,王陽明在一生的實踐中,用哲學的思維闡述了這種思想。因為不同的人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的眼耳鼻和頭腦中的慣性思維,會產生各種不同的事物狀態,而一件事的狀態其實只有唯一一種是真實的。因此,為了真正解決問題,只有徹底瞭解事物的真相後,才能找到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豐田人就是本著這種思維來培養這種三現主義文化。很多中國人對日本人的這種“親歷親為”現象,有一種錯誤的理解,要麼覺得這種三現主義沒有必要,要麼死板地整天在現場跑動,結果什麼問題也發現不了,這二種認識都沒有認清楚豐田三現主義的本質。

在知識管理領域,野中鬱次郎(のなかいくじろう,1935- )是一顆耀眼的新星。

在野中眼裡,日本的傳統哲學在結合佛學和儒學的基礎上,突出強調主客一體、身心如一和我他統一,恰好與西方傳統哲學相反。野中立足於日本式思維,對組織是“處理資訊”的機器這一觀點提出了質疑。他提出,企業並不是機械地處理來自周圍環境中的資訊,而是有意識地創造資訊。因此,在1985年出版的《組織進化論》一書中,野中第一次提出了組織作為“資訊創造”者的觀點。

“資訊創造”無疑是野中發現“知識創造”的起點。1982年,野中和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合作,研究日本企業如何管理新產品開發流程。在研究時野中已經發覺,現有的資訊處理理論不足以解釋企業創新。因為除了資訊處理,創新過程還包括知識的取得、創造、運用與儲存等多項內涵。也就是說,企業僅有資訊處理是不夠的,知識才是重點。更重要的發現在於,野中通過對許多創新者訪談時得知,創新通常來自創新者個人的信念,這些信念通俗講就是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學界稱之為心智模式(mental model)。創新的過程就是將主觀看法轉換成客觀語言,並努力爭取所處組織的認同,最後將概念轉化成具體產品的過程。可以看出,創新過程的開端其實是相當主觀的且相當個人化的。也正是在這裡,野中開始研究他後來極為強調的一個概念——隱性知識。

所謂的暗默知識是指難以用語言描述的知識,它源自個人的體驗,與個人信念、視角及價值觀等精神層面密切相關。經驗、直覺、祕訣、預感等是暗默知識的同義詞。形式知識則是指可以用語言表述的,包括文字陳述、數學方程、技術說明書和手冊等。這類知識是可以通過書籍、軟體或網路進行傳播的,可以脫離人的直接作用,而在獲得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暗默知識方面,因其必須涉及人際互動,合作意願、共有經歷、默契配合等“軟條件”便成為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涉及個人預感和直覺這類知識時,個人的意願和意志起決定性的作用。

既然個體所蘊藏的暗默知識是新知識的重要來源,那麼組織的首要管理任務便是創造新的理念和理想、動員各種資源使個體共享暗默知識、增進實踐智慧,在知識的轉換過程中形成創新的原動力。這一觀念很重要,它提醒企業注重資料和資訊管理固然重要,但它們需要更加重視由暗默知識所引發的知識創造,鼓勵個體親身體驗、切身領悟和共享知識活動。然而,創造新知識的過程是一個“脆弱的過程”。與非生命的機器處理過程不同,“創造新知識”與個體的信念和投入有關、與特定的情境有關,與組織的氛圍密切相關。在現代的多元社會裡,缺乏崇高組織願景及理想,缺乏共享態度,沒有有效的溝通,調動個人意願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不僅如此,若“場”的氛圍不合適,也很難讓成員將他們豐富的暗默知識和盤托出。組織若沒有設計適當的保護機制,個別成員的機會主義態度也會使知識螺旋難以持續進行。

準確地說,創新就是在“此情此景,彼時彼地”下“因人因事”創造新含意及新情境的過程。沒有設身處地的體驗,就缺少具體場景的資訊,因此無法深入理解或再現事物本來的全貌。而唯一能夠獲得這些散落的資訊的做法,便是動員集體的記憶或體驗,將非理性的成分發掘出來,通過創新、模仿、創造和綜合的方式來彌補知識流動環節的缺失。強調藉助團隊精神和個人投入的態度,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使含而不露的個人暗默知識得以共享,利用集體的想象力找出新思路和新角度,醞釀和傳播新概念,創造新生意模式、新市場契機和新動力,使組織完成從仿造到製造,再向創造階段的進化,形成新的核心價值、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這便是野中知識創造理論給我們的寶貴啟示。

大野和野中都演繹了陽明的巖間花樹:

  • ......不懂得理論也沒學過操作,但是跟風景約會的時間長了,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底,突然悟到: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難道竟是那機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
  •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這世間的風景於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嘗在我“心外”?相機,原來不那麼重要,它不過是我心的批註,眼的旁白。於是把相機放進走路的揹包裡,隨時取出,作“看此花時”的心筆記。
  • 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採下,而採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美國人擅長於搞模型:ISO, PMP, CMMI。

Scrum是心,體驗與模型的融合。生於美國,源於日本,而萬物源於你的喜怒哀樂,你的心?

不是嗎?當真正的危機來臨時,模型,經驗都不會over心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