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民德(39)雲閱讀帶來學習的革命

彭民德發表於2017-03-20

作為雲端計算的一個應用例項,舉不勝舉的應用例項之一,讓我們來看看雲閱讀的發展,分析一下數字化閱讀的利與弊

先講講谷歌掃描圖書糾紛的一則故事。據中科院副院長、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鬍啟恆院士介紹,現在有了網際網路,上億本量級書的規模,都可以實現數字化。十多年前搜尋業巨人谷歌就以其技術和財力,信心滿滿地投入這個事業,跟世界5個最有影響的圖書館簽署了協議,掃描館內藏書,吹響了這場數字化學習革命的號角。但是當谷歌開始掃描那些受版權約束的書籍時,立刻深陷於出版業周圍的法律、商業和政治的漩渦。2013年,在谷歌與作者聯盟(Authors Guild)打了8年官司以後,11月14日,紐約聯邦法庭作出了明確的裁斷:谷歌對書籍的掃描屬於“正當使用”。因為,谷歌的掃描服務使公眾受益,使古舊書籍能避免歲月的磨蝕而獲得長久儲存,並使盲人也能訪問。網上對此裁決好評如潮。歡呼法律在作者權益與全社會更廣闊的權益之間做了平衡。網際網路應該被用來讓全球都能訪問整個文明世界所創造出來的知識。根據這個裁定,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可以把尋找世界上的任何書籍這件事,交給搜尋引擎去辦。(胡啟恆 在中科院計算機網路資訊中心 《老同學茶館》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4-4-25)

而今的數字化雲閱讀是一種閱讀學習的革命,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它對傳統的資訊業和閱讀方式帶來了某種衝擊。比如某些紙質圖書的版權不那麼容易保護了,有的書籍發行量會受到影響。但是總的來說,這種學習的革命受到人們廣泛的歡迎,在地鐵等公共場合都能夠看到許多人在用手機和其它電子閱讀工具看書,看自己感興趣的各種資訊。

支撐數字化閱讀的是現代數位電子計算技術。為實現電子閱讀,一是要對如雲海般的圖書、訊息、視訊等等資訊源進行數字化。二要進行大量資料的建庫儲存。三要有網際網路和雲端計算的軟硬體架構。四要有好的演算法進行大資料量的計算,進行資訊的採集、傳送、處理、提交和搜尋。

ipad2提供了大量的數字化圖書書庫和ibooks閱讀工具,可以經蘋果公司App Store商店,以免費或付費方式提供閱讀。手機上也有百度雲閱讀工具。由網易免費下載來的一套標以香兒編輯的《百萬書庫精品收藏》,連結了無限量圖書。比如《四庫全書國學寶典》、《中華古典珍品100部》、《影響中國的100本書》、《中國現代散文1000篇》、《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世界名著百部精品》等等,數不勝數,許多聞所未聞。網易還提供雲閱讀軟體,支撐對多種格式的檔案進行分頁閱讀。

經過一段時間自己數字化閱讀的體驗,筆者初步嚐到了甜頭。數字化閱讀有許多特點或者優點。

數字化閱讀或者叫做電子化閱讀、無紙化閱讀、網路化閱讀,到時下的雲閱讀,正引發一場閱讀革命靜悄悄地發生。早幾年國家圖書館新館被叫做國家數字圖書館。越來越多的電子書、電子雜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被數字化網路所覆蓋。在公眾場合遇到閱讀電子書的人越來越多了。西單商業街2012年還曾經舉辦過推動讀電子書的簽名活動,作為現代時尚的組成部分。這場閱讀革命衝擊著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紙質圖書閱讀模式。一個人就可以隨身攜帶一座藏書數萬冊的“圖書館”周遊世界,而負重可以忽略不計。數字圖書存放在各種伺服器的圖書庫裡,採用雲端計算的新的網路資訊科技,允許你通過普通電腦和手機,隨時隨地閱讀感興趣的書籍。雲端隨時都有無窮無盡的資訊供我們選讀。比如,可謂汗牛充棟的中國《四庫全書》的紙質圖書有三萬六千多冊,其體積和重量都相當可觀。數字化後,只要擁有相關書籍入口網頁,在網路閱讀器支援下,可以逐頁地或者超連結有選擇地閱讀。這樣一個只包括每套書網頁入口地址的檔案,尺寸還不到100K位元組,自己就容易駕馭了。整套《四庫全書》與142個網頁相連。筆者找到《西遊記》的網頁http://gx.kdd.cc/7/4H, 點選以後,果然經“四庫全書→子部→西遊記” 進入了西遊記的主頁面,其內容是《西遊記》的目錄,那就可以開始閱讀了。

這時筆者想起一件事來,讀小學的孫兒曾經問過我,孫悟空保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之後取得了真經,佛祖度他們成了佛,那孫悟空叫什麼佛呀?曾經允諾幫他查查原著的,時間過去好久了沒有做,我早把這事給忘啦,由此試著查查電子版吧。點開那個網頁,從目錄找到《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果然如來佛祖給唐僧和孫悟空都封了佛,封孫悟空為“鬥戰勝佛”。於是我確信自己已經擁有了電子版的《四庫全書》,至於它存放在何處,管它呢。

數字化閱讀擴充套件了閱讀空間。現在不一定要到圖書館才能看書,在家裡就可以看。在地鐵上,在候機室,拿著手機或者ipad隨時可以看書。

數字化閱讀延伸了閱讀時間。圖書館和圖書大廈都有開門關門的時間規定,我不否認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到那兒購書看書的人也在增多,數字圖書也不能取代紙質圖書。但是閱讀數字化圖書卻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具有隨時隨地可讀性。願意的話,凌晨兩點起床,就在寢室看書也是可以的,資訊的獲取速度比白天更快。

閱讀時空的擴充套件,學習就不限於只在學校,個人和企業都有了學習的靈活性。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社會就更容易形成。個人就更容易養成閱讀習慣,堅持學習的長期性、終生性。

數字化閱讀的受眾很容易從知識階層和學生擴大到全社會更廣泛的群體。哪怕是山區的農民,因為都受過義務的基礎教育,只要有手機就可以閱讀。好新聞、好文章每天都在各類群體中傳送。時下無論在城市,打工人群,在鄉村,人們已經以種種紐帶通訊聯絡起來,都有機會手機閱讀。一篇好文章往往還從不同渠道多次傳回到同一臺手機,提供重複閱讀的機會,這對於提高全民文化思想素養至關重要。

數字化閱讀便於檢索查詢,借搜尋引擎提高了查詢閱讀速度。電子書的超連結結構,允許我們有選擇地閱讀。比如累積幾十年的整套《人民日報》,國家圖書館提供查詢服務,但查閱紙質版本和微縮膠捲費力又費時。採用數字化閱讀,用關鍵字對《人民日報》資料庫做關鍵字檢索,時間只在秒級範圍。還可以對資料庫做組合查詢、模糊查詢、智慧查詢,對於查詢記得不很準確的文章特別能顯出其效率的提高。

數字化閱讀有更多靈活性,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放大字號。有些詞語可能帶有超連結,可以及時跟隨閱讀以獲得關於其定義、出處、用例等更多資訊。

數字化閱讀的內容可能更生動。紙質圖書的圖片是被靜止定了格的,而數字化圖書中,可能有動態資料,可以有視訊和語音,因此更能生動地、本質地反映現實,更直接地幫助我們理解其內容。

數字化圖書便於裁剪編輯,為我所用。數字化圖書的內容往往是可以下載的。因而數字化圖書可以裁剪編輯,取而用之。

數字化圖書便於交流共享。數字資訊的傳送不受距離限制,自己得到一本好書,馬上可以傳給家人和朋友。一本好書可在一夜之間傳遍全國,甚至全世界。我們的學習心得交流,就不再限於由企業培訓部門組織的心得交流會,可以經網路多種途徑,比如微信、電子郵件、QQ,隨時進行。

數字化圖書節省儲存空間,降低了成本。數字化圖書儲存在伺服器磁碟陣列上。在那裡,一座座圖書大廈不見了,相對於紙質圖書,其所佔物理空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數字化圖書節省紙張,降低了閱讀成本。既然節省了紙張,數字化閱讀更環保。也就等於種了樹,改善了人類居住環境。

不過,數字化圖書也有它的瑕疵。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下列幾方面的問題,在推動數字化閱讀的同時要引起重視。

數字化圖書不像紙質圖書那麼有實體,擁有數字圖書不如擁有紙質圖書那麼踏實。數字化圖書既然與網路環境相連,常常會受制於他人。一本紙質圖書放在自己的書架上,實體可見,長年累月都還在那裡呆著。閒暇時隨意翻翻,實實在在。而數字化圖書是虛擬的,不為人所見,書籍的有與沒有可以瞬間轉變。昨天還看到的某本書,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今天卻看不到了。網路上無形的手太多,自己無法控制。

與之相關的是安全性差,數字資訊和配套的軟體系統容易受黑客和電腦病毒的惡意攻擊,系統一旦癱瘓,自己的網路圖書便會一無所有。

著作權的確認與保護受到挑戰。同樣一本書也許同時有多個版本,互有差異,搞不清真假。在引用的時候,難以保證引用的準確性和合法性。紙質圖書雖然也有盜版,但是數字書盜版情況要嚴重得多。

還有的朋友說,面對螢幕的數字化閱讀,如果時間過長,或許對於視力也會產生影響,特別對於青少年,這也不無道理。

任何新技術都是雙刃劍,自己在享受數字化圖書共享的同時,也許不得不面對大量垃圾資訊的困擾。一本好圖書固然可以一夜之間廣為傳送,那麼一本不好的書籍、文章也可以瞬間傳播氾濫。比如2011年底網上曾瘋傳“長沙5000警察打造最牛婚禮”的虛假視訊資訊,雖然後來經查實是虛假的,有關方面做了澄清。但是已經造成不好的影響,炮製者男子佘某、肖某就得承擔法律責任,被處以行政拘留處罰。

數字化的雲閱讀確實值得稱道。不緊跟,拒絕它,就會落伍。但是也不能排斥紙質圖書,也要有藏書之樂。

藏書與讀書,與書為伴,人生樂趣所在。學然後知不足,學然後會充實。內心充實了,感到心裡踏實,身體健康,眼睛也有神。有書為伴,永遠不感到寂寞。即便退休了,離開了長年工作的事業和集體,有時還只能一個人獨自在家,也常有“藏書伴我”的溫馨。

要綜合利弊,一方面熱情迎接,參與數字化閱讀的革命,不求做弄潮兒,也要做個合力推進者,別被資訊化閱讀大潮所拋棄。要有意陸續收集擁有儘可能多的數字化書籍,做一位資訊富有者。但同時要揚長避短,注意系統的安全、資訊的安全,注意辨別資訊的真偽。需要引用從網路上來的數字資訊的時候要慎重,要以負責態度多方查證核實,避免不必要的版權糾紛。必要的紙質書,特別是有些工具書還是要購買,既享受數字化閱讀的快意,又保持書架藏書的溫馨

(更多內容,請參看彭民德《電子計算60年》第7章 移動計算集中雲端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6年9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