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成功的私鏈

LikeLib發表於2019-02-22

追本溯源:區塊鏈承諾了什麼?

在早期Dapp開發者、新技術發燒友,10年工齡二次元遊戲製作人陳浩有一篇文章叫《這位朋友,我有本「區塊鏈速成心法」送給你》中,曾經談到過區塊鏈的社會改造使命。

歸根結底一句話,新技術能有用武之地,一定在於他們能降低社會總體的交易成本。

看標題你可能覺得我瘋了:微信既沒有通證經濟設計、更未採用區塊鏈技術,從這個層面看,它與區塊鏈風馬牛不相及也。但如果我們這麼想呢——有一盤烤鴨是用牛肉做的,但它聞起來、吃起來都是鴨味,而且沒人告訴你這是盤牛肉,你會叫它什麼?實際上,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和社交的微信,已經兌現了不少區塊鏈所承諾的未來。

按照制度經濟學的觀點,交易成本分為:

交易資訊檢索、匹配成本;
談判過程、交易意向的達成的合同簽訂成本;
執行合同的制度性保障成本;
組織管理成本;
物流運輸成本……

首先,涉及物質材料生產製造、流通的部分割槽塊鏈的作用有目共睹,有用但不大;資訊檢索和匹配成本,自PC網際網路時代起就低到了塵埃裡;合同簽訂成本,想想你玩遊戲的時候,前面那麼長一大段合同,你會請律師幫你掌掌眼嗎?肯定不會,所以也很低……

區塊鏈擅長降低的,是執行合同的制度性保障成本。執行合同的環節直接涉及資金流動和人與人間脆弱的信任,而這恰巧是區塊鏈的先天優勢。

但即便在這個碩果僅存的領域中區塊鏈也不是萬能的。區塊鏈在哪個垂直領域中能夠起到作用,受制於「區塊鏈在資金流動中降低使用者心理門檻」。即,要不要用區塊鏈來審計資金流動,要看使用者「心理價格」的敏感和信任度。

在交易中,心理價格高低和使用者個人的資產規模呈正相關,雖然難以找到通用的絕對值,但存在個人的相對值。

這個值肯定有上限,對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幾百萬的大額交易,第三方機構提供的信任感可能會更高。

下限不一定存在,但過低的下限對商業化沒有意義。理論上,在三塊、五塊錢但是頻率很高的資金業務中,區塊鏈的透明性肯定對心懷不軌之徒有威懾力。但使用者自己都不一定在意這幾塊錢是否安全,方便才是第一要務。

以下是猜測,大概幾百上千、最多幾萬的資金區間內,使用者依託第三方機構管理的信任成本(佣金)過高,但又無法忽視其價值的存在,可能是區塊鏈的舞臺。

成名的機會成本非常大,而機會成本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槓桿。總之,區塊鏈去信任、或者說降低社會信任成本的功能,並非適用於各行各業,說得直接些,至少在中國市場,它的用武之地甚至根本沒那麼大。

可微信就不一樣了。

半吊子的微信:“去你的中心化”

在去年的微信公開課pro上,張小龍效仿全球資訊網創始人蒂姆·伯納斯·李,丟擲一句“微信是去中心化”的,引發群嘲。

連外鏈都不允許的微信生態也敢叫自己“去中心化”?區塊鏈行業的朋友們心裡跟明鏡似的,雖然主流社會可能沒那麼瞭解,但在2018年1月,區塊鏈可是科技界的最大熱點。

張小龍是個信奉技術和產品可以改造世界的人,不僅如此,他還身體力行地用微信辦到了這一點。區塊鏈指向的願景是無比浪漫的,他自然會被這些概念所吸引,這位“中國賈伯斯”想給自己的孩子貼上這層金,倒也無可厚非。

問題也就是這樣的表達不太準確,微信的去中心化應該叫做“去你的中心化”——不管你是誰,只要你渴求微信的流量並在我的作業系統上玩,我就要讓你去中心化。

啥是完全的去中心化?如果在一個網際網路系統,如一種加密貨幣的流通市場中,所有節點都能和任意一個節點直接相連,而不需通過一箇中樞進行交換;任何節點都不會導致系統當機;系統的規則被所有(至少是大部分)節點認同,信任存在於每個節點和另一個節點之間,而不是和某一個特定的節點之間,才是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統。

舉個例子,有一款名為 Firechat 的軟體,能夠通過藍芽在多個裝置之間建立網狀網路,不需要行動網路和 Wi-Fi 的存在就可以聊天,這就很地道。

可是微信生態中存在一個絕對中樞,那就是微信自己。

你再看看微信生態的合作伙伴們,在小程式這個大鐮刀橫空出世之後,網頁和資料共享了,使用者不歸自己了,連應用下載量都少了,因為使用者全都「用完即走」了……這不是被騰訊當韭菜割了嗎?

這就是微信半吊子的去中心化事業。

你儘可以嘲笑它兩面三刀、陽奉陰違、人前一套背後一套。但在商業世界,這充其量也就是會引起小範圍公關戰而已。

但即使這麼半吊子,微信在降低社會信任摩擦的道路上也比區塊鏈走的要遠。微信不是單純的流量收割機,比流量的話,頭條和百度搜尋也不弱。

微信的特殊之處在於,它還握有另一個大殺器——社交。

降低社會信任摩擦

微信比區塊鏈走得更遠

從誕生於微信的社交電商談起,就以拼多多為例,它太典型了。

首先,微信已經成為一個作業系統這毋庸置疑,要知道,2018年底拼多多的拼團行為有50%都是產生在微信平臺上的,而早期這個數字只會更高。

而鏈,說白了就是一個作業系統。拼多多,可以視為在微信這條私鏈上的一個Dapp(去中心化應用)。

拼多多的商業邏輯並不複雜,但很巧妙。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與區塊鏈的願景完全一致——降低社會信任摩擦產生的消耗。

假設一個場景:

一位小鎮上的居委會大媽想要買一套床上四件套,她手裡本就有這條街上所有大媽的微信群。這時,她發動了一場拼團,原來在超市裡要賣199的純棉四件套,現在只要採取拼團模式只要49.9!其他大媽紛紛跟投。一下次湊了6個四人單。

這是真實發生在我的家鄉的一幕,我的一個姐姐還向我炫耀“一模就知道是純棉的”。

在這個簡單的場景中,圍繞“信任”發生了無數的故事。

在前端,大媽們尋思,床單在陌生人那是買,在熟人這也是買。而且和熟人拼團還便宜,我為什麼不拼團?雖然是塑料姐妹花,但你也不至於為了49.9的東西坑我,再說了,你不是也買了嘛。這是雙層信任保險。

不要小看女人間的塑料姐妹情

對使用者而言,這是一種社交關係的變現:在共同購買的行為中,大家擁有了一致的利益動機——圖價效比、過日子,這是她們的“社群共識”。

在後端,拼多多拿著這些批量產生的訂單與上游供應鏈談判。在訂單量足夠大的情況下,廠家薄利多銷也是美差一份。

不僅如此,拼團產生的批量訂單模式還有一個好處。它減少了過往廠家因為無法預測購買量而產生的生產過剩成本。包括開模成本、倉儲、物流、折舊等等等等。

讓我們縮短一下整個邏輯過程:拼多多其實是通過熟人社交,降低使用者的談判成本、增強共同購買意願,從而逆向為廠家降本提效。最終,廠家把省出來的一部分談判成本再貼現給使用者。

這個商業邏輯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我們把信任數值化後你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個“可消耗、可增強的閾值”。

起初,拼多多平臺上售賣的,大多是19.9的東西。一開始由於人們對拼團模式還處在適應階段,社交關係鏈不值錢,充其量可能也就20元。

但隨著資金社交鏈中不斷傳遞,信任的價值上下限都會提高。一開始你只敢買19.9的洗衣液,後來大家都習慣這種購買方式了,拼多多上199的小家電賣的也不錯。當然,這個閾值也能被消耗。之前拼多多因為賣過“綠月亮”“奧里奧”……導致部分使用者信任閾值下降,它現在必須重新解鎖這些使用者。

我將拼多多這一系列騷操作稱為“信任經濟學”,它走到極致,很可能羽化為一個偉大的商業故事。

在過往數十個世紀,包括網際網路社會,其實都是信任摩擦力極大的時代。信任損耗巨大催生出了一種商業模式——品牌。只有品牌才配擁有信任,說品牌是“信任壟斷”也不為過。

信任壟斷造成了一種雖然合理但不健康的趨勢——品牌附加值造就高毛利。比如你買T恤,其材料、設計能力都沒有核心差異,但貼個牌子就讓你付出了超過成本價數十甚至上百倍的價錢。

這簡直是赤裸裸的收割智商稅。

品牌商業模式作為消費的一種型別沒問題,但當全社會幾乎都以品牌為競爭核心就有問題了,當它發展到極致就是注意力經濟和脫實向虛,“網際網路拋棄實業”其實就是這麼來的。

而現實中,中國廠商在擔任人世界工廠的20年裡,其實什麼圖紙和機器沒有呢?在不涉及核心智慧財產權的領域裡,它們完全能夠與品牌商叫板。而現在,拼多多給了他們這個機會。

所以,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乃至以信任、社交為核心的移動網際網路,其本質是在擠壓品牌不合理智商稅的空間,毫不誇張地說,這是移風易俗的千秋大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