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過程化分析
通常我們拿到需求的方式都是需求文件的功能說明,我們需要從產品經理的隻言片語裡分析出功能點的上下文,找打使用者真正的需求,並以此為依據進行設計。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從一個點,去找到那個面呢?
四個關鍵詞:使用者
、場景
、行為與觸點
、目的
;連成一句話就是:什麼使用者在什麼場景通過什麼行為達到什麼目的。例如,音樂評論功能
使用者 | 場景 | 行為與觸點 | 目的 | 設計點 |
---|---|---|---|---|
學生群體 年輕白領/IT行業從業者 小眾音樂愛好者 追星族 |
聽到一個很對口味的歌 聽到喜愛的明星的歌 聽到在別的平臺火起來的某首歌 看到某個評論寫的很經典 很無聊,在評論裡看故事/段子 |
看評論 發評論 點贊別人評論 回覆別人的評論 複製別人的評論 |
找共鳴 表達新歌后的心情 抖機靈/玩梗 滿足虛榮心 與其他人互動 |
點贊 熱度置頂 重複評論篩查 轉發評論 |
再舉個例子:支付寶的螞蟻森林
使用者 | 場景 | 行為與觸點 | 目的 | 設計點 |
---|---|---|---|---|
學生黨 上班族 |
早上醒來無聊玩手機 想起來昨天買的電影票的能量熟了 朋友告知,你能量熟了,慌張的開啟支付寶發現已經被偷了 上課/上班無聊玩手機 某活動期間,朋友/同事/家人讓你幫忙澆水 你積攢了倆月的能量,終於可以換顆樹了 |
收能量 偷別人能量 上能量保護罩 給樹澆水 種樹 |
打發無聊的時間 做公益 與人互動 滿足虛榮心 與其他人互動 |
支付攢能量 偷能量 能量罩 排行榜 偷能量對比 能量熟了提醒 積攢能量的攻略 做任務攢能量 活動特殊掛件 能量換取物品 邀請贈能量 |
這個方法不光可以在需求從0開始時候正向分析,也可以分析成型的產品現有的功能,他們的背後都支撐著哪些目的-行為與觸點-場景-使用者,實現邏輯是哪些,功能是如何一步步迭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