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瞭解的10條互動設計原則
互動設計,又稱互動設計,(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縮寫 IxD ), 是定義、設計人造系統的行為的設計領域。以人的需求為導向,理解使用者的期望、需求,理解商業、技術以及業內的機會與制約。基於以上的理解,創造出形式、內容、行為有用,易用,令使用者滿意且技術可行,具有商業利益的產品。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使用者體驗是最重要的.。關於互動設計的原則,網上已經給予諸多資訊,但大多數都很混雜,本文闡述的主要是基本的互動設計原則,不管是針對傳統的圖形使用者介面還是針對任意的可聯網的智慧電子裝置都是非常有用的。
個人認為互動設計唯一的原則:
- 能用:是前題;
- 好用:是要求:
- 易用:是目標。
做到以上三點,則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基本原則才能使得產品在原型階段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1. 遵循使用者的心理模式
使用者在使用你產品時,是基於使用者的心裡和本能意識去操作介面。簡單來說,當他遇到一個按鈕時,他會想到這個按鈕將會觸發什麼樣的動作來滿足他的需求。如果這個按鈕不是使用者預期想的操作模式,那麼這個按鈕設計就是有問題的。比如說,你每天都會去逛朋友圈,看看好友的動態,當有一天微信把朋友圈關閉了,使用者每天的預期行為受到了限制,這樣的操作就不符合“人性化”。
2. 符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設計一個產品,最基礎的原則就是要符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確定需求是一個產品經理的基本工作內容,有很多方法和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使用者的需求。例如觀察使用者行為、分析資料、構建使用者場景等等。從產品策劃角度,我會把一個產品的體驗分為3個層級,分別是能用、可用、易用。
3. 一致性原則
一致性是產品設計過程中的一個基礎原則,它要求在一個(或一類)產品內部,在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場景上,應儘量使用表現、操作、感受等相一致的設計。一致性的目的是降低使用者的學習成本,降低認知的門檻,降低誤操作的概率。
4. Less is More
它最初由建築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是一種提倡簡單,反對過度裝飾的設計理念。這個原則歷史悠久,在很多行業中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釋。在網際網路行業,類似“簡約的設計風格”、“做減法”、“把不必要的內容收起來”、“7加減2原則”等等說法,都或多或少與這個原則有關。
Less最初的意思是反對“過度裝飾”,並不是一味的追求所謂的“簡單”。我所理解的Less,是我們要努力降低使用者的認知和操作成本,這才是在網際網路行業Less的本質。
5. 使用使用者的語言與之溝通
產品的最終使用權是在使用者,使用者不是設計師也不是開發者,他們大多數不懂設計理念和開發過程,對於產品的使用語言和文字要絕對靠向普通使用者思維。但不要把使用者當成不聰明的人,適當的為中層使用者做優化。
6. 設計目的性大於美觀性
使用者介面設計往往是UI設計師們發揮的最佳領域,美觀的產品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的衝擊感受更是產品的升級迭代。但要注意的是,產品設計的目的性一定要大於美觀性,不可因為產品的美觀失去最基本的操作模式。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基於標準的普通操作。
7. Don't make me think
這一原則可謂是貫穿於整個使用者體驗設計。我的理解就是用最簡潔的方式和最短的時間,幫助使用者完成目標就是好的使用者體驗。
8. 直覺化
正確的操作部位必須顯而易見,而且還要向使用者傳達出正確的資訊,並且這些操作模式不需要學習,僅僅憑生活經驗和本能就能操作。
9. 允許犯錯原則
允許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犯錯。這很大可能是設計上的問題而不是使用者操作的問題。在使用者犯錯的時候,提供有效的資訊引導他去正確的操作。要避免容易發生錯誤的情況,或者檢查並在實際動作前確認選項提示使用者。
10. 資訊反饋原則
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本質上都是資訊的傳遞過程。資訊有去有回,才能連貫,才會形成有效的互動與彼此的理解。所以及時有效的反饋和解釋尤為重要。
在幾乎所有需要人機互動的介面上,當使用者進行了某些操作,系統都需要使用變色、形狀改變、振動、發光等方式來給使用者即時的反饋,目的是告知使用者,你剛才的操作我已經知道了。例如下圖的iOS 11的控制中心的設計會高亮使用者點選的圖示並且使用不同顏色,未被點選到的圖示則會顯示灰色,使用者能一眼就瞭解到自己的操作得到了反饋。
除了熟知互動設計原則,你還需要什麼?
互動設計師在畫線框圖的時候需要把大致的互動過程和資訊結構構建好,才能在原型設計時正確的傳達使用者需求。無論是做高保真原型圖還是中低保真的原型圖,互動設計是整個產品設計的關鍵所在。在做原型的過程中,除了要遵循以上的10條基礎原則外,還需要一款簡單實用的互動原型設計工具以提高設計效率。Mockplus,是一款國內做互動最快最簡單的原型設計工具,輕鬆的拖拽就能實現一個簡單的互動。200個封裝的元件,讓你快速實現選單,導航,列表等設計。你還可以到官網瞭解更多的新功能。
總結:
都說互動設計是“以人為本”,“使用者體驗為中心”的設計。它的最大作用就是讓人能夠掌握和操作產品,與之產生互動,建立對產品的基本認知能力,讓產品的操作模式符合設計的意圖。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Service design,而不僅僅是UX design。
相關文章
- 互動設計原則分析
- 互動之路-基本設計原則(上)
- 互動設計法則
- 遊戲設計的11條原則遊戲設計
- 一篇文章帶你瞭解設計模式原理——UML圖和軟體設計原則設計模式
- UI設計師必學教程:互動設計心理學的古騰堡原則UI
- 遊戲UI設計的3條重要原則遊戲UI
- Salesforce架構的10條原則Salesforce架構
- 61條物件導向設計的經驗原則物件
- 你知道Python設計模式的原則嗎?Python設計模式
- [譯] 移動介面設計的 10 項啟發式原則
- 一條 sql 瞭解 MYSQL 的架構設計MySql架構
- 一條sql瞭解MYSQL的架構設計MySql架構
- 設計模式的設計原則設計模式
- 瞭解這些設計原則,助你打造最佳使用者體驗
- Apache 的架構師們遵循的 30 條設計原則Apache架構
- 設計微服務架構前應該瞭解的 5 項指導原則微服務架構
- 設計原則
- 互動多媒體展廳空間設計的人性化原則
- 這個設計原則,你認同嗎?
- 瞭解IT安全原則最薄弱的一環
- 設計原則:開閉原則(OCP)
- 六大設計原則詳解
- 設計原則 設計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設計原則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 - 設計原則設計模式
- 【附案例】UI互動設計不會做?設計大神帶你開啟動效靈感之路UI
- 研究:基於遙控器互動方式的電視遊戲機制設計原則遊戲
- 科學軟體十條簡單程式設計原則程式設計
- 寫給工程師的10條精進原則工程師
- HBase的RowKey設計原則
- MySQL 索引的設計原則MySql索引
- SOLID 設計原則Solid
- URI設計原則
- 安全設計原則
- Hbase 設計原則
- 你必須瞭解的微服務架構設計的10個要點!微服務架構
- 設計原則-依賴反轉原則
- 設計原則之【介面隔離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