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語音助手通常只會播放非常簡短的新聞摘要,如果在使用者很忙的情況下,比如做家務,健身,做飯的時候,這項功能可以讓使用者成功解放雙手。
但與此同時也有使用者需要更深層次的東西,之前有很多人抱怨新聞被簡化成一句話。日前,亞馬遜計劃在美國推出Alexa的深度新聞功能,提供來自彭博(Bloomberg)、CNBC、CNN、福克斯新聞(Fox news)、Newsy和NPR的長篇新聞。
當使用者說出“Alexa,告訴我新聞”或用其它渠道播放新聞時,就會從所有提供商那裡得到詳細的音訊,甚至可以從CNBC和Newsy那裡觀看到新聞影片。
新聞音訊可以在任何裝有Alexa驅動的裝置上工作,而影片則需要配備螢幕的智慧裝置,比如Echo Show。如果使用者不願意仔細閱讀每一篇,可以選擇跳過,只聽自己感興趣的新聞。
提到Newsy這家公司,就不得不提他們在2009年釋出的“新聞懶人包”網站,這個包不是文字包,而是“影片包”,Newsy發現,現代人閱讀新聞的模式已經轉變成“跳躍式”,因為網路新聞內容既沒有固定時間,也沒有固定數量,同一條新聞源經過加工在千百個網站上播發。
而他們做的就是針對一個主題,將各個專業的新聞媒體源統合起來,觀眾只要看這麼一部影片,就可以瞭解各地所報導的今天這條新聞的“真實”狀況。
所有統合起來的新聞由一個“主播”來播出,但不再詳細描述新聞的細節,只花時間“點出”手上這些不同新聞源對同一則新聞事件的“差異”。也就是說,會去觀賞Newsy的顯然不是“懶人”,而是“聰明人”,這個網站的標語就是:“聽眾可以變得更聰明、更敏捷!”
實際上,除了亞馬遜本身,它的關聯小程式中有多家致力於為智慧音響市場提供解說新聞的公司,而且基本都使用感情充沛的人工播音代替冰冷的Alexa標準聲音。
例如,SpokenLayer目前為包括TechCrunch在內的許多新聞出版商提供“語音版”播客;Noa聘請了一支由美國,英國和愛爾蘭的六位主播組成的團隊,閱讀該公司現有合作伙伴釋出的新聞。
新聞載體從報紙到電視到網路,隨著智慧音響的最佳化發展,眾多傳統媒體推陳出新,利用AI技術和演算法為使用者提供圍繞⽣活場景的整合資訊服務,構建“語音頭條”聯合運營體系,把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的探索發揮到極致。
在中國,也已經有如此人性化的服務了,天貓精靈攜手傳統媒體推出了“語音頭條”智慧資訊產品,使用者只需要發出“早上好、晚上好”或類似“來段新聞”這樣的語音指令,即可獲取本地資訊資訊。
在AI語音互動不斷進步的⼤環境下,天貓精靈累計出貨量突破1000萬臺、已經進入大約2%的中國家庭,語音智慧終端與轉型中的傳統媒體展現出了跨界合作的巨大可能性。
其中的代表《瀋陽晚報》,欄目開播僅兩個月,收聽率就達到6.8%,相比上線之初增長了2.4倍,在每天早晨5分多鐘的陪伴中,平均每個聽眾收聽時長達到4分14秒,高達78.3%的人會完整聽完全部內容。瀋陽晚報“語音頭條”每日零時和16時兩個整點進行更新,使得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段聽到較為及時的新聞內容。
從4月1日起,語音頭條還將順應使用者需求,重新定位早、晚兩檔新聞的播出內容。其中,早新聞將以時政要聞、重大動態新聞資訊、民生服務資訊等“硬新聞”為主;而晚新聞將向逸聞趣事、生活文化、娛樂科技、網路體育等“軟新聞”傾斜。同時,相關負責人還線上下籌備全新的子頻道,配有獨立的語音口令,帶來更豐富的聽覺盛宴。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傳播學者魏武揮曾說過,“整個人機互動的發展史已經變得越來越擬人化,在目前的觸控式螢幕時代,三歲小孩也可以操控智慧裝置,但觸控式螢幕需要使用者和智慧裝置距離非常近。智慧音響這種裝置再次降低了人機互動的門檻,幾米開外就可以操控了。關鍵是喚醒口令要更加擬人化,人機互動更方便了。”
當前,媒體融合已經勢不可擋,在多元化、立體化的融合過程中,聲音媒介憑藉自身獨特的吸引力,已然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媒體成功轉型就必須藉助新技術紅利,來重新成為使用者獲取資訊的核心入口、重建使用者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