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IBM軟體研討》會議紀要

icu發表於2005-10-11

11號上午8點半到達威尼斯酒店,簽名,領到一包資料,主要介紹IBM公司的Rational產品。IBM收購Rational公司後,大大豐富了產品線,也花了力氣來整合這些產品。

8點半到9點都是簽名時間,這次會議邀請到了一個大牛人,就是大名鼎鼎的UML語言創始人之一的Jame Rumbaugh。在此期間,順便還賣書,考慮到James先生不遠萬里來到這裡,就買了他的一本《UML2.0參考手冊》。

9點開始演講,開始是軟體管理中心的主任,曾國中致詞,浪費10分鐘。

接下來是IBM大中華區的總經理陳致中演講。首先說了CMMI, 認為CMMI的精髓有三 1CMMI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有紀律的開發團隊,當然是通過流程和管理,而不是依靠人。2、建立適合自己的開發流程。3、考慮投資報酬率。當然,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最好用他們的產品,介紹了國內公司的使用者,例如摩托羅拉,東軟,中軟,華為,中興,UT等。

  接著說到,軟體生命週期最重要的是可跟蹤性,職能的管理和控制,還有產品的安全。介紹了現在大公司都在向24小時開發方向努力,就是在美洲,歐洲,亞洲設立不同的研發中心,一個地方下班了,他的開發成果作為下一個地方的,正開始上班的人的輸入,實現24小時不停的開發,這就涉及到異地同步的開發問題。

  然後講了由原來的瀑布模型要轉到迭代開發,現代公司都會採用外包方式開發,那麼對外包的管理,IBM的工具提供這些全面的支援。

  最後說了高速業務驅動,新的增長點要實現業務發現,商業速度的開發,優化,部署等。現代公司要實現從原來的生產力提高發現轉到市場發現。我的理解就是從原來的技術導向改變為市場導向。

10點鐘,Jame開始演講。雖然是UML的創始人,但是卻沒有講UML,主要說了軟體構架。.

首先說了商業模式的改變,由原來封閉的,客戶不參與企業內部活動的方式改變為客戶參與到企業內部活動的方式,舉個例子就是:公司現在都有庫存,未來的公司是沒有庫存,庫存都在供應商手上,例如亞馬遜,本身沒有電子產品,只有收到客戶的訂單,然後後臺系統就給相關的電子廠商下單,然後給快遞公司下單,實現業務。再比如外包,要介入到公司的內部管理和流程上,如何應對這些改變,就是軟體開發構架要考慮的問題。

 現在的系統已經有了很多資料,要採用元件化的開發或者把現有的系統整合,實現為一個一個的高內聚,低耦合的元件。這就是CBM Componed Business Model 在每個元件的基礎上,實現SO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就是說,對每個元件,都要提供相應的服務介面,可以被其他的模組 、服務、其他的軟體呼叫,主要都是通過訂閱/釋出的方式來實現。通過採用資訊匯流排可以使系統非常的靈活。也是因為商業模式的改變。

  有這麼好的構思,如何實現呢?主要就是MDAModel Driver  Architecture)了。實現這個主要需要1、領域建模 2、構建框架 3、自動化工具。UML是通用的建模語言,你可以擴充套件它,當然你也可以採用現有的電信,金融等領域內成熟的建模語言。在構架框架方面,如果你能有很高深的構架師最好,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考慮採用通用的構架模型,這些模型中Java, Net 都有不錯的模型可以借鑑。在工具方面,要採用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可以對系統靜態或者動態的分析,對子系統可以自動分析的工具,要有轉換的功能,就是把你建立的模型可以方便的轉換為需要的程式碼。

 總結,業務流程的開放,元件業務,面向服務的架構,模型驅動方式的開發是很重要的。

12點結束了,提著一堆廢紙和價值70大米的磚頭閃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