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評選已啟動,5月30日報名截止

AMiner學術頭條發表於2019-03-13

吳文俊是我國著名數學家、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名譽理事長。他開創的數學機械化在國際上被譽為“吳方法”。此後人工智慧、並聯數控技術、模式識別等諸多領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背後都有數學機械化的廣泛應用。

“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由國家級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發起主辦,得到了我國人工智慧先驅、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文俊院士的支援,經科學技術部核准,於 2011年1月6日正式設立。該獎每年設立有200萬人民幣獎金池,其中對授予“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的獲獎者頒發100萬獎金。

“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設立以下六類獎項:

(一)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

(二)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三)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

(四)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獎;

(五)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含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科普專案和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專案);

(六)吳文俊人工智慧優秀青年獎。

第九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網上申報工作已正式啟動,並將於2019年5月30日報名截止。

接下來我們為大家簡要介紹歷屆獲獎情況:

第一屆

2012年5月14日,首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共有五項成果獲獎。

據介紹,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發起設立,由中興通訊公司牽頭捐資。共設有科學技術成就獎、科學技術創新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年評獎一次。其中,成就獎和創新獎主要獎勵個人,進步獎主要獎勵專案。

我國從事智慧科學技術領域研發、生產、應用、推廣的企業和機構,從事智慧科學技術教學與研究的高校與科研院所或院士專家,均可透過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官網平臺申報該獎。

頒獎典禮上,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鍾義信憑藉“構建資訊科學理論基礎,創新人工智慧核心理論”獲得成就獎;

廣東工業大學蔡文等因“拓論及其應用”成果榮獲創新獎一等獎;

北京郵電大學和天津市國瑞數碼安全系統有限公司楊義先等完成的“時空混沌密碼與資訊保安技術”專案、北京工商大學韓力群等完成的“智慧烤煙菸葉質量特徵檢測與分級系統”專案、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湯淑明等完成的“智慧交通技術帶來的節能降耗”專案分獲進步獎二等獎。

第二屆

2012年11月1日,第二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在杭州舉行了頒獎典禮。

北京科技大學塗序彥教授的“建立人工智慧系統新理論,開拓人工智慧系統新技術”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成就獎;

浙江工業大學王萬良教授等完成的“網路化智慧控制與排程方法及其應用”專案獲進步獎一等獎。

此外,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毛文吉副研究員等完成的“社會因果推理的計算理論及應用”成果、東北大學徐心和教授等完成的“機器博弈研究及在中國的普及推廣”專案分獲創新獎二等獎成果;

青島大學楊國為教授等完成的“鞋類產品和諧智慧計算機輔助概念設計(CACD)系統”專案、深圳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梁永生教授等完成的“基於視覺感知的可伸縮影片編碼技術的研究”專案分獲進步獎二等獎。

“獲獎同志是廣大智慧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優秀代表。希望大家珍惜榮譽,謙虛謹慎,再接再厲,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創造新的業績。”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在頒獎時說。

第三屆

2013年10月29日,第三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典禮吸引了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智慧製造企業的研究者、專家,他們共聚一堂,還參加了大資料時代人工智慧高峰論壇。

中國科學院史忠植的“擴充知識工程核心理論,創新分佈智慧理論基礎,構建智慧科學理論體系”成果獲得科學技術成就獎;

大連理工大學李洪興的“模糊系統的機率表示與空間四級倒立擺的控制”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段海濱教授的“群體智慧及其應用”成果分別獲得創新獎一等獎;

清華大學唐傑的社會網路搜尋與挖掘系統專案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為方針,獎勵在智慧科學技術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以期不斷推進智慧科學技術領域的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楊放春說,“此次共評出20名獲獎專案成果,包括成就獎1名、創新獎9名、進步獎10名。”

“這幾年,我國的人工智慧領域發展迅速,人工智慧也成為一個大趨勢。”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清華大學唐傑告訴記者。從2006年起,唐傑開始從事社會網路搜尋與挖掘研究,“當時國內幾乎沒有較為成熟的社交網路平臺,國際上也不多,像facebook這種資料也不公開,於是我們選擇了學術網路,因為有相關的公開資料。”唐傑的研究在今年的吳文俊人工智慧評選中脫穎而出。

第四屆

2014年11月11日,第四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11日在上海揭曉:2014“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共評出成就獎1名;創新獎7名;進步獎13名。

中南大學的蔡自興獲得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成就獎。他擴充建立智慧科學理論,創新智慧科學教育,為推動智慧科學發展等人工智慧教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頒獎典禮後,“創新驅動發展:大資料時代的人工智慧高峰論壇”拉開帷幕。本次論壇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訊科學部副主任張兆田等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高管做特邀報告。

在《機器人革命真的來了》報告中,李德毅指出,“四不像”的學科、產業和商業,也許成為創新的主要形態。在報告中,李德毅從移動網際網路和雲端計算環境造就大資料時代背景出發,闡述了學科交叉加速,產業前沿延伸和新興商業湧現,催生出的包括機器人在內的許多“四不像”的技術和產品,延伸出這種跨界碰撞和開放創新誕生的智慧機器人產業。他認為,正是它們造就了現代社會的時代特徵。這篇報告觀念新穎,令人耳目一新。

另一位專家俞凱從近年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裝置、穿戴式裝置的發展以及基於語音的人機互動技術研究應用出發,探討了認知型對話系統如何從對話情境引入統計建模的框架。他認為,透過人和機器的多輪互動來解決語音識別及語義理解產生的不確定性,具有短期的自適應能力和長期的進化能力。他說,新型對話系統是由人機互動從“機器智慧”向“機器認知”轉變的典型案例。

第五屆

2015年11月30日,第五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在浙江義烏揭曉,此次共評出創新獎11名、進步獎12名。

其中,清華大學孫富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胡衛明分別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創新獎一等獎;

“連續分散式光纖智慧感測技術及其應用”、“基於石墨烯觸控式螢幕的關鍵技術及應用”專案分別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進步獎一等獎。

第六屆

2016年12月16日,第六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揭曉,此次共評出包括共評出成就獎1名,創新獎13名,進步獎14名,共計28個專案摘得這一中國智慧科技的最高獎殊榮。

其中,香港城市大學王鈞的“構建神經動力學最佳化理論基礎,推動人工智慧科學發展”斬獲成就獎;

浙江大學吳朝暉創新團隊完成的“腦機融合的混合智慧理論與方法”和北京工業大學喬俊飛等完成的“城市汙水處理過程智慧最佳化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分別摘得創新一等獎和進步一等獎殊榮。

第七屆

2017年12月23日,第七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在江蘇蘇州揭曉。經專家多輪評選,產生44個獲獎專案成果。

南開大學方勇純團隊完成的《一類欠驅動機器人系統的軌跡規劃與跟蹤控制》獲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賈英民團隊完成的《移動式重力補償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和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陶曉明團隊完成的《影片通訊智慧協同計算技術及應用》獲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北京郵電大學及多家單位組成的馬佔宇團隊完成的《電力使用者大資料智慧畫像技術及應用》和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程洪團隊完成的《物理緊耦合人機系統關鍵技術及其應用》摘得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第七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成就獎空缺。

第八屆

2018年12月9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的第八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在蘇州頒發,共有70項人工智慧成果獲獎。

其中,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汝鈐獲“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百度高階副總裁、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王海峰獲得首個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資訊來源:科學網、中國廣播網、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