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愛好者週刊(第 279 期):網路社群的悲劇

阮一峰發表於2023-11-24

這裡記錄每週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週五釋出。

本雜誌開源,歡迎投稿。另有《誰在招人》服務,釋出程式設計師招聘資訊。合作請郵件聯絡[email protected])。

封面圖

日本靜岡縣的兩位舊書店主,每週二拉著重達300公斤的舊書,繞城區一週,方便市民購買。這簡直是行為藝術:拉著一車知識,負重前行,尋找買家。(via

網路社群的悲劇

今年上半年,國內知名的"天涯社群"宣佈關閉

當時,我看了新聞,很想寫一篇文章:為什麼網路社群搞不下去?

這麼多年,我看著一個個社群關門倒閉,包括我自己早年架設的論壇。長期繁榮的社群,幾乎沒有。

也沒有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大廠,把社群當成核心業務。百度的"貼吧"是中國最大的社群,但是現狀慘淡,屬於雞肋業務。

因此,我就有一個觀點:網路社群這種模式有問題,最好不要涉足。但是那個時候,我沒有足夠論據,就沒寫文章。

前兩天,我正好讀到一篇老外的文章,他跟我的觀點完全一樣,並指出網路社群的致命傷是"專家社群",凡是這種模式的社群,必死無疑。

所謂"專家社群",就是指社群依賴於少數核心使用者。所以,一旦這些人離開或者不願發言,社群人氣就直線下降,走向衰落。

那個老外說,大多數社群都是這種模式,都會經歷五個生命階段,然後走向死亡。我覺得,他描述得非常精闢,我分享出來,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

第一階段:社群成長期

共同的興趣愛好讓一小群使用者聚在一起,所有人充滿熱情,在網上交換意見、分享知識。新人受到熱烈歡迎,並得到耐心指點。

第二階段:社群流行期

加入社群的新成員快速增長,總是提一些相同的初級問題。老成員不斷回答同樣的問題,感到疲憊不堪,也非常無趣。有些人開始離開。

第三階段:社群規範期

為了避免討論質量的下降,老成員開始制定一套詳細的社群規範,以及冗長的常見問題解答。

但是,新人從不認真閱讀,有些人還認為這些規範令人不滿或難以理解。於是,成員之間的衝突發生了,管理社群的核心成員對異議的容忍度下降,不同意見的人往往被趕走,社群發生分裂。

第四階段:社群滑坡期

新成員開始變少,社群逐漸冷清,大家熱烈參與的話題越來越罕見,一些長期成員開始流失。

第五階段:社群終結期

社群陷入停滯,新成員和新內容都停止了增長,顯得非常蕭條,所用的軟體平臺也過時了。最後,只有少數彼此認識已久的成員還在,偶爾冒泡,聊一些無關的生活感想。

上面這五個階段,大家認同嗎?

我是深有體會,很多都是親身經歷。國內那些曾經最熱門的社群----天涯社群、泡網、凱迪社群----都是這樣沒落的。

今年五月份,天涯社群關閉以後,還有人直播眾籌,希望募集300萬元讓它復活,結果根本籌不到錢。

其實,就算籌到了,天涯也回不來,依賴少數核心使用者的"專家社群"是救不活的,註定要衰亡。

我今天寫這個話題,就是想告訴大家,最好不要做社群,包括論壇、粉絲群、問答網站等等,這些都不要做。它們的模式有先天不足。

這幾年,一直有網友來問,週刊有沒有讀者群。我總是回答沒有,原因就在這裡。如果沒有辦法持續投入,最終都會變成閒聊群,那還不如不搞。

網路社群想要成功,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一直有源源不斷的新成員加入,願意留下來,頂替老成員的角色。這種人員更新的自動機制,除了高校 BBS,真是太難做到了。

科技動態

1、機窗玻璃丟失

一家英國飛機上天后,機組人員驚恐地發現,兩扇機窗的玻璃不知什麼時候沒了,相當於機身多了兩個大洞。飛機只能緊急返航。

事後調查發現,前一天這架飛機在拍電影,在停機坪上,高功率的聚光燈長時間照射機窗,產生的高溫使得機窗的密封條熔化,玻璃就掉了。

下圖是旁邊的另一扇窗戶,可以看到它的泡沫密封材料已經融化了,但玻璃還沒掉。

這件事提醒我們,飛機暴露在極端高溫中,也是有安全風險的。

2、律師資格考試

美國俄勒岡州宣佈,從2024年5月開始,在該州當律師,不需要參加資格考試。

法學院的畢業生只要在律師事務所工作滿675個小時,並有自己的法律作品,就可以獲得律師資格。

這基本上跟當程式設計師一樣了。程式設計師不需要參加資格考試,只要你有程式設計經歷,並有自己的作品,別人就認可你是程式設計師。

那麼為什麼律師要有資格考試呢?行業資歷才是更好的認證方法。

3、高齡飛行員

美國的民用航班飛行員短缺,政府不得不延長飛行員的退休年齡,從65歲延長到67歲。

以後你在美國看到,白鬍子大爺在開飛機,也不要感到驚訝。2007年,美國飛行員的退休年齡,已經從60歲延長到65歲。即使這樣還是不夠,只能繼續推遲。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的駕照沒有年齡上限,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開車。只是80歲以上的人,必須定期檢查視力。

4、大炮發射火箭

美國創業公司 Longshot,正在開發一種19世紀科幻小說裡面的技術,那就是大炮發射火箭。

他們打算造一座6英里(9.65公里)長的混凝土大炮,像發射炮彈一樣發射火箭,當然不是大火箭,是那種比較小的火箭。

它的原理是透過炮管,壓縮爆炸產生的氣體,從而產生推力。期間會有多次爆炸,從而產生多級加速。該公司說,可以1秒內達到30馬赫。下圖是該公司做的大炮的實驗室原型。

這樣的優點是價格便宜,遠期的目標價格是10美元/公斤。但是問題是,這麼大的大炮,很難架高炮口,可能只能平射,那麼炮口大概只能對著大海或沙漠了。

文章

1、Starship 火箭第二次軌道級飛行情況分析(中文)

上週,美國的登月飛行器 Starship 進行了第二次發射,結果在空中爆炸。北京星際榮耀團隊寫了萬字長文,對這次發射進行分析。

2、《中國企業家》專訪 Sam Altman(中文)

Sam Altman 被 OpenAI 董事會趕下臺前幾天,接受了《中國企業家》雜誌的專訪,不過內容比較普通。(@Lyeragain 投稿)

3、ChatGPT 使用入門(中文)

作者結合自己的使用感受,詳細介紹了ChatGPT 註冊、開通、使用技巧和原理。(@guojingwen 投稿)

4、Linux 命名管道簡介(英文)

本文是"Linux 程式間通訊"的系列文章之一,作為初級教程,介紹命名管道的概念,寫得簡潔清晰。同系列的《套接字》《Unix 訊號》也可以看一下。

5、Target="_Blank" 屬性的安全漏洞(中文)

一篇老文章,介紹網頁<a>標籤的target="_blank"屬性開啟新視窗時,會使得新視窗可以引用原始視窗,因此可能有安全風險。

6、高空照片的投影處理(英文)

我們在飛機上拍的高空照片,怎麼把它跟地圖對應起來,完成梯形校正,作者介紹了一種簡單方法。

7、React 伺服器元件的體會(英文)

React 框架最早是客戶端渲染(CSR),後來增加了伺服器渲染(SSR),現在又開始推廣伺服器元件(RSC)。

作者最近遷移到伺服器元件,這篇長文就是他的感想,並給出了使用建議。

8、curl 支援 IPFS 協議(英文)

老牌工具 curl 最近開始支援抓取 IPFS 協議的網頁,本文介紹一些背後的考慮,具體用法參考文件

翻譯軟體

本期介紹幾個翻譯軟體。

1、Easydict

一個 macOS 平臺的桌面應用,能夠查詢單詞和翻譯文字,並支援劃詞翻譯和 OCR 截圖翻譯,可以配置後臺詞典和翻譯服務,程式碼開源。(@tisfeng 投稿)

2、簡約翻譯(KISS Translator)

一個瀏覽器擴充套件 + 油猴指令碼,可以實現網頁的雙語對照翻譯。(@fishjar 投稿)

3、Pot (Translator of Pylogmon)

一個開源的跨平臺桌面軟體,用於劃詞翻譯,可以配置多個翻譯引擎。

4、百詞斬網頁助手

一個瀏覽器擴充套件,支援取詞翻譯、收藏單詞等操作,可以與背單詞 App"百詞斬"配合使用,建立自己的單詞本。(@marmot-z 投稿)

工具

1、vectorious

一個用於矩陣計算的 JS 庫。

2、EpubPress

Chrome 瀏覽器外掛,可以將開啟的多個網頁製作成一本 epub 電子書。(@sunxen 投稿)

3、CV 聲音克隆工具

該開源工具可以提取人類音色,將一段文字或另一個語音轉成該音色的語音,相當於克隆了他人的聲音。

支援中文、英文、日語、韓語4種語言,可線上從麥克風錄製聲音。(@jianchang512 投稿)

4、Elog

該工具可以將寫作平臺(語雀/飛書/Notion/FlowUs)的內容,釋出到部落格平臺(Hexo/Vitepress/Confluence/WordPress)等。(@LetTTGACO 投稿)

5、ConfigCenterComparer

一款配置中心對比工具,可以比較不同配置中心的配置資料,只支援 Windows 平臺。(@hxz393 投稿)

6、GPTs URL

一個開源的 Web 應用,用來搭建網路資源的分類網站,基於 Astro 框架,參見 Demo。(@CH563 投稿)

7、PPz's chrome filter

一個極簡的 Chrome 外掛,讓頁面變為暗模式,只有11行 JS,可以用作入門示例。(@daGaiGuanYu 投稿)

資源

1、Deno 全指南(英文)

一組系列文章,介紹 Deno 的基本用法,一共幾十篇。

2、VAVE BG

一個桌布倉庫網站,所有桌布都是 AI 生成的。

3、谷歌程式設計風格指南

谷歌內部對各種語言的程式設計風格的要求。

4、最好的講座影片

Hacker News 論壇的一個討論帖,請網友列舉最好的講座影片,不過都是英文的。

圖片

1、柏林室內泳池

德國首都柏林有一個傳統,就是建造非常華麗的公共泳池。

現在,柏林有60多個室內公共遊泳池,許多都令人驚歎,感覺就像在宮殿裡游泳一樣。

柏林每年有600萬遊客,很多人專門去這些泳池遊玩。有些旅遊書籍,專門有一個章節,介紹這些泳池。

2、盲人地圖集

1837年,美國出版了一本盲人地圖集,所有線條都是凸起的。

這可以讓我們瞭解,盲人要理解地圖,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文字頁也是凸起的。

不過,這些盲文不是現在通用的六個點的布萊葉盲文系統。布萊葉盲文是1824年在法國發明的,當時還沒有被美國接受,後來證明,它比這種凸起的普通字母對盲人更友好。

文摘

1、文件第一,會議第二

"開會文化"對公司是有害的,創業公司尤其要避免大量的會議。

創業公司應該少開會,多寫文件。文件第一,會議第二。

(1)創業公司爭分奪秒,會議非常浪費時間。當然,並非所有的會議都是不必要的,但是原則上,會議應該儘量不開,參加人員也應該儘量精簡。

(2)不斷開會恰恰表明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缺乏清晰、可訪問和可靠的文件。

如果每個流程都有文件,就不需要一個小時的會議來澄清。如果每個決定都有文件,就不需要滿屋子的人來理解它的理由。如果每個團隊都有文件,就不需要在新成員加入團隊時進行小組討論。

(3)會議創造了生產力的幻覺。你以為,開會提高了生產力,實際上它們正在阻礙它。

每一次不必要的會議都是一種浪費。那些時間本可以用來改進演算法,哪怕用來學習或者休息也很好啊。從本質上看,減少會議不僅僅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讓大家更專注、更多創新和創造,這恰恰是創業公司的命脈。

(4)會議往往會自動膨脹。你召集了半小時的會議,快速討論一個小問題。結果,在會議中發現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非常重要,你們的爭論就一口氣持續了兩個小時。

(5)會議不容易確定細節。你提到了一些別的事情,或者說話含糊不清,再或者雙方溝通不暢,會議就會變得不那麼清晰。解決方法到頭來還是要寫下來。

(6)會議往往偏向聲音最大的人,而不一定偏向那些有最好想法的人。這會扼殺創新和思想的多樣性。作為對比,文件提供了公平的競爭環境,每個團隊成員都可以表達他們的想法和見解,它促進了一種深思熟慮和反思的文化,而不是草率的判斷和衝動的決定。

(7)結論:你的時間和資源最好花在記錄上,而不是花在會議上。大多數會議很容易被一份精心起草的、提供相關資料和建議、並徵求反饋意見的檔案所取代。

言論

1、

真是難以置信,我們距離第一款智慧手機發布,只有區區15年,而現在已經到了這樣的階段:新發布的智慧手機,已經沒有太大的改進,增加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創新"。

-- Hacker News 讀者

2、

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遇到的問題就會非常具體,很可能只有少數人遇到過。再想進一步前進,網際網路也不是很有用,只能靠自己摸索、應用、實驗和協作。這些都相當慢,這就是為什麼專家再要提升自己,往往要花費數年時間。

-- 《像旅行者一樣學習》

3、

TMT 指的是科技(Technology)、媒體(Media)和電信(Telecom)這三個產業。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邊際成本非常低,增加一個新使用者,幾乎不帶來額外的成本。

正是由於這個經濟共性,這三個產業逐漸融合發展在一起是毫不奇怪的。

-- 《TMT 為何存在?》

4、

遙遠的事物總是對我有一種永恆的吸引。(I am tormented with an everlasting itch for things remote.)

-- 《白鯨》,美國經典小說

往年回顧

好用的平面設計軟體(2022 #232)

新人優惠的風險(2021 #182)

快能力和慢能力(2020 #132)

就業要選發展最快的行業(2019 #82)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