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類人去創業和自由職業會死得很慘

ldzsl發表於2021-09-09

如下 4 類人:

  1. 不願(不敢)面向結果工作的

  2. 不願(不敢)面對波動性的

  3. 不願(不敢)面對不確定性的

  4. 堅持“先要後給”的

不適合自主創業(指作為創始人或合夥人),也不適合自由職業(自由職業是一個人的創業)。

簡單解釋下。

(1)不願(不敢)面向結果工作的

很多在企業(公司或組織)中工作的人,比如程式設計師、會計、出納、設計師、建築師、QA等等,傾向於這樣思考事情:不管結果如何,老子努力了,付出時間了,你就得給老子報酬。這就是過程性思維,更多關注過程,更願意別人為自己努力的過程支付費用。他們不是很關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結果、有價值,只在意自己付出了時間。他們的工作,是程式導向的,不是面向結果的。

但自主創業不是這樣的,它們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沒結果,沒有產出對他人或組織有價值的產品(服務),你的勞動就是會白費,就是沒有回報。

堅持程式導向工作,不願面向結果工作,違背了創業的一般性規律,就很容易失敗。

(2)不願(不敢)面對波動性的

在單位上班,工資比較固定,還會在固定時間點發到手裡,久而久之,就會習慣,不願意承受波動性。像這個月沒錢拿下個月有錢拿,今天賺800明天賺2塊,這半年都沒收入到年底忽然有一筆收入,類似這樣的事情,都比較難接受。

而這些情況,對創業者和自由職業者來講,是常態。

(3)不願(不敢)面對不確定性的

大多數人習慣於“努力就有回報”、“付出就有結果”這種簡單的因果關係,不能接受“付出努力了卻沒好結果”這種狀況。

這是線性思維、因果思維,不適用於創業者這種要負最後責任的情況。

現實世界,不是線性的,不是因果的,而是機率性的。你做好一切準備,結果仍然可能很壞。

做網際網路創業的團隊,籌到了錢,定好了方向,規劃好了產品,找到技術能力很強的程式設計師,幾個月後產品出來,也依然可能發展不到使用者,發展了大量使用者,也依然可能一夜間倒閉。

農民精心挑選種子,選擇最好的時機播種,澆水,除草,也依然可能顆粒無收——只要老天來一場冰雹。

不願、不敢、不能接受這種狀況的人,很難在創業的路上走遠,因為他們總是為不確定性焦慮,總是試圖消除一切不確定性,很容易陷入過度控制和畏手畏腳的陷阱中,錯失與不確定性伴生的機會。

(4)堅持“先要後給”的

你得先給我100塊錢,我才能給你幹100塊錢的活兒。你不給,我就不幹。這就是先要後給,它指的是投入之前先要回報,見不到回報就拒絕投入。

這種習慣,當普通員工,還可以混混。但如果當創業者或自由職業者,就混不下去了。因為創業者直面客戶,你要和客戶談合作,就要先付出點東西獲得客戶的認可呀。比如你想承接專案,就要做調研做DEMO做標書,這個過程是需要自己墊錢墊資源去做的,如果你一定要招標方先付給你錢你才開始做,那你永遠不可能中標的。

有人可能會說,要是我投入了沒中標,不是白瞎了嘛。話沒錯,確實白瞎了,但這是你不得不面對的不確定性,你不敢面對,就沒法做下去。

(0)你是哪一類?

你是哪一類人?或者你是哪幾類人的綜合?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325/viewspace-282326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