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小企業決定上雲,真的像你們說的那麼簡單嗎?

吃草的羅漢發表於2022-12-06

當中小企業決定上雲,真的像你們說的那麼簡單嗎?

題圖:from Zoommy

四季度歷來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期, 辛苦了一年,各項工作都在收官,千頭萬緒、環環相扣,再加上績效考核的開展,不但燒腦,而且還燒心。
同時,最後一個季度又肩負著為來年開局而打基礎的艱鉅任務,所以,各項規劃都會緊鑼密鼓的開展起來。
做為企業的IT部門,討論內容的自然離不開 “硬體預算” 與 “人員結構”  這兩大固定話題,但今年有些特別,我們在 “上雲” 這個話題上,前前後後,反覆討論了近幾個月。
為什麼?
和其他金融類企業不同,為了獲得最好的效率,最大的自控力,我們在系統建設之初,無論應用、中介軟體,還是測試與運維自動化,都堅持走自研的道路。隨著業務的累計與架構的演變,整個系統與團隊逐漸趨向於成熟。
但在過去的兩年裡,由於業務模式的轉型(從線上轉線下),公司對資訊科技的投入開始縮減,這讓我們在 “上雲” 這件事情上遭遇了一連串的困難和挑戰,甚至略顯尷尬。對於我來說,也開始明白作為一家中小企業,想要上雲,並不像之前想的那麼簡單。

於是,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靜心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調整。

阿里雲都成立十年了,你們還沒上雲?

這幾年,只要和朋友聊起上雲的話題,都會有人跳出來懟,說阿里雲都成立十週年了,雲這東西,既不是啥前沿科技,又沒什麼技術門檻,居然還沒有企業沒上雲?

上雲,多簡單的一件事。
是啊,都2019年了,與五年前相比,上雲的確變得簡單多了。但我還是不得不丟擲一個老掉牙的靈魂拷問:企業上雲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或許有人對這樣的問題嗤之以鼻,說雲服務不就是為了降低企業成本而誕生的嗎?尤其對那些具有明顯錯峰流量要求的業務場景,有了雲服務,企業再也不需要為了那短短几分鐘的尖峰流量而囤積大量的硬體,你用多少,付多少錢,合情合理。
再說了,在業務驅動型的企業裡,IT團隊被歸屬為成本中心,因此,“成本”、“質量” 與 “效率” 被稱為衡量技術能力輸出的三大要素。也就是,誰的成本更低,誰的質量更好,誰的效率高,自然能幫助價值中心(比如銷售、運營、市場等)在有限的收入中獲得更多的利潤。
客觀的講,只要你的企業應用是跑在雲服務上的,撇開質量不說,成本一定更低,效率一定更高。
雖然這些理念許多在網際網路圈混的小夥伴能說出個大概,但我還想進行一些補充。
很多人容易把 “雲服務” 和 “企業上雲” 混為一談,但其實這是兩個概念,一個是技術理論,一個是技術行為,合在一起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
關於企業上雲的價值,我想再從 “微觀” 和 “宏觀” 兩個角度多說幾句。
先說微觀,對大部分企業而言,之所以選擇上雲多是因為IT中後臺系統的更新換代,以及成本居高不下、資源利用率低、資源管理困難、安全程度低等原因。所以,任何一家企業在決定上雲之後,都會根據公司未來發展戰略與IT系統的現狀來制定實施線路圖,儘量避免不要為了上雲而上雲。
再說宏觀,上雲之後,從此就算是搭上了技術快車,可以不斷獲取由技術更新迭代所帶來的紅利,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將資訊化建設迅速推進到位,緩解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的壓力,使小企業的大夢想成為可能。
也就是說,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不管你有經驗還是沒經驗,都會為上雲描繪一張宏偉的藍圖。

當中小企業決定上雲,真的像你們說的那麼簡單嗎?

五年前,我們為了向老闆交差,一群沒經驗的臭皮匠花了整整半年的時間折騰出了一張實施路徑圖。

在之後的五年裡,我們始終在這條路上艱難的前行。但很可惜,這條路走到今年,我們突然發現走不下去了。

雲服務是很好,但你的中/後臺準備好了嗎?

先來澄清一個概念,這裡指的中/後臺是什麼意思?

這些年,凡事自認為自己是網際網路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在學習阿里的前/中/後臺理念,為了與其匹配,有不少人也習慣把IT系統劃分為 “前、中、後” 三層。
我們也不例外,從三年前開始就開始往這個方向進行轉型。
我曾在 #命保住了!五年時間,我們也搞了一個技術中臺# 中提到,我們把為業務部門開發功能的技術團隊叫做 「技術前臺」,如果是ToC的業務,交付物必須貼近終端使用者,如果是ToB的業務,交付物需要滿足商家的需求。腦海中必須時刻牢記 “小步快跑,快速試錯” 的理念,業務說啥,就是啥,業務要怎麼做,你就怎麼做。
而「技術中/後臺」,說白了就是強調資源整合、能力沉澱的平臺體系,什麼中介軟體、自動化測試工具及DevOps等都包含在內,當前臺團隊需要實現業務功能的時候,為他們提供底層的技術、資料、工具等資源和能力的支援。
當中小企業決定上雲,真的像你們說的那麼簡單嗎?

但與前臺不同,中/後臺的建設不僅需要有很強的前瞻性,而且初始化投入有點大,這有點類似於造房子之前打下的地基,人人都知道它很重要,但一旦與業務價值等同起來,一時間,你很難說出加大投入的必要性。

當然,如果你運氣好,遇到個老闆夠豪爽,不僅不安於現狀,面向未來,而且立志要和網際網路死磕到底,那你只要把上面的一番理論跟他一說,自然加人,加機器都不是大問題。但如果你的運氣不好,遇到個既沒有網際網路背景,又穩健謹慎的老闆,那就有點麻煩。
因為你很難僅靠一張嘴,就讓他認同 “IT投入是價值成本,和一般的成本不同”。
好吧,有錢有有錢的玩法,沒錢有沒錢的活法,人和伺服器多一些少一些都不致命,效能挖一挖總會提高的,效率用加班頂一頂總會上去的。
但問題是,我們們搞IT的,無論你是研發、測試,還是運維,玩的是規模效應。如果業務複雜了,資料變多了,那就要上系統解決,於是技術團隊也變大了。如果業務形態以online為主,那就搞個網站,折騰個APP。業務規模越大越複雜,與其配備的技術團隊也就越大,硬體投入也會加大。反過來,如果沒有達到一定的規模,或者以線下傳統業務為主,很多時候搞個Excel比啥系統都好使。
現在有不少中小企業,在規模效應上會處於兩種尷尬的處境:
  1. 以線下傳統業務為主,有APP,也有網站,不願意外包,對效率極其敏感,自建研發團隊,有自己的運維和IDC,但受限於規模,技術投入相當有限。

  2. 原先以線上業務為主,技術團隊也有一定的規模,研發、測試、運維、安全等工種一應俱全,但在某個時間點突然轉型線下,於是開始大範圍縮減技術投入、裁員。

簡單說,無論是1還是2,因為缺人、缺錢、缺經驗,再加上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少中小企業在中/後臺建設上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既沒時間試錯,也沒試錯的本錢,但需求在,只能要一點,做一點,壞一點,修一點,進入疲於奔命的惡性迴圈,也是常有的事。
漸漸地,IT系統及團隊陷入到最可悲的結局 —— 系統和人都活了十幾年,雖然沒死掉,但也沒長大,有經驗的人沒留住,技術投入也越來越小。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直到某一天,從某處傳出一個聲音 —— “面向未來,降低成本,我們們上雲吧!
軍令如山倒,中/後臺的小夥伴聞風而動,開始聯絡各家雲廠商,服務商也心領神會,這家拿出TPC-C記錄,說自己的資料庫效能有多牛逼,那家拿出了高可用報告,說自己的穩定效能達到6個九。我靠,聽上去賊溜,似乎只要把系統上到這個平臺上,就能一步昇仙。
啥?怎麼上雲?協助你們上雲?那跟我們們沒關係,這是你自己的事,我們只賣產品。
回到公司,一群人掂量掂量自己的技術實力,盤算下自己的那些現有工具,用極其附有科學依據的公式推演了一下上雲過程中要付出的代價(比如機房切換、SDK適配、混合雲模式下的中介軟體運營、偽雙活等等),再看看手上這些人力和物理,內心頓時升起一股拔涼拔涼的感覺……
怎麼樣?是不是特別有畫面感?很淒涼,但很真實。
所以我覺得,雲服務是很好,但不少中小企業在成本、人才方面顧慮亟待突破,從而導致在中/後臺的建設上,還是組織效能上,都不具備上雲的能力。
最終,企業上雲這事會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漸漸地,馬太效應起作用了,你越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收益,你就越難說服老闆加大投入,投入越小,越看不到……

當然,如果你能夠說服老闆把系統重構,似乎也是一條出路。

畢竟,對家裡有礦的人來說,這個世界一切都變得瞬間簡單了。

在選雲廠商時,你們考慮過 “政治” 立場嗎?

“如果回到五年前,你還會選擇中/後臺自研的模式嗎?

“如果回到五年前,你會選擇哪家雲廠商?
這是我們在討論中最常提起的兩個問題,答案也非常一致:
  1. 不會選擇自研,直接選擇一家靠譜的雲廠商。

  2. 不用想,直接阿里雲。

很顯然,如果沒有上文提到的那些 “歷史債”,中小企業應該把有限的技術資源投入到業務研發中,至於中/後臺,只需要交給一家靠譜的雲廠商就行了。
當中小企業決定上雲,真的像你們說的那麼簡單嗎?

那什麼叫靠譜?很簡單,雲端計算這東西,規模越大,適配的業務場景越多越深,能提供給客戶的福利越豐厚,產品成熟度也越高。

一般來說,Amazon或阿里是最好的選擇,但也有一些非技術原因會導致我們無法選擇他們。
比如,你是騰訊的被投企業,還和騰訊的某某部門有合作,如果你選擇阿里雲,那就相當不合適了。設想下,你打算把騰訊的資料放到阿里雲上去嗎?當然,理論上這沒啥問題,只不過觸碰了某些政治敏感區域。
將來,或許,會給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致命災害。
再比如,很多企業都拿過風投,而且還屬於某些強監管領域(比如金融),如果你選擇像AWS這樣的國外雲廠商,似乎就不太合適了。
當然,包括證監會在內,從來沒有誰對這些灰色地帶有過明確的說明,但縱觀業內,也沒有哪家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你想強出頭嗎?還是算了吧。
是的,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如果選擇其他雲廠商,在某些產品和服務上質量會有所下降,該怎麼破?
什麼怎麼破?只能 “矮子裡面拔大個”,選擇一些能夠提供更靈活解決方案的中小型雲廠商,至於他們那些不足的地方,自己慢慢補就是了。

至少,先政治立場擺正了,再談技術的那些事。

如果不上雲,會不會死?

每當陷入激烈討論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一個史詩級問題:“為什麼非要上雲?不上會不會死?

對中小企業來說,雖說想要構建私有云有點痴人說夢,但公有云隨取隨用的特點天然滿足需要,不僅不需要企業購買硬體裝置,軟體的初期投入成本也大大降低,而且如果企業應用並不複雜,甚至人員的成本也可以節省下來。
不過,就像我上面所說的那樣,對不少中小企業來說,從傳統架構或 “半吊子” 網際網路架構(雖然技術棧與網際網路公司用的差不多,但組織模式與業務模式還是以傳統為主)切換到公共雲上的代價實在太大,所以,這會使他們猶豫不決。
再說了,在這類公司擔任CTO的同學,有不少年級偏大,而且相對保守的頑固派(這也不奇怪,有點闖勁,心懷憧憬的人,早就去網際網路公司闖蕩了,機會多,場景多,且空間大),除非迫不得已,不是老闆施加壓力,或者人、機器扛不住了(比如不讓你自行採購),要不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呢?
啥?萬一做砸了咋辦?那就跑唄,這也是一貫採用的計量,只要能保住烏紗帽,能熬一天是一天。
但也有不少朋友,雖說不上雲並不會對現有業務造成影響,甚至在很長一個階段中保持穩定,但還是抱著面向未來的心態,試圖上雲?
不願意失去機遇,又害怕面對挑戰,是很多傳統企業或 “半吊子網際網路企業” 的通病。
當然,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態自然值得鼓勵,但企業上雲畢竟不是兒戲,除了前面所談到的硬核原因之外,對企業,對團隊,對個人,有沒有額外的收益?
答案是肯定的,我覺得一共有以下幾點收益:
  • 對企業:衝擊陳舊的傳統思想,開啟人們昨天的思想,拋棄對未來的無知、對未來的不擁抱的惡習。

  • 對個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 “面向簡歷開發” 的訴求,能在實際的過程中學到知識,解決技術人普遍的焦慮症。

  • 對團隊:能對吸引人才提供微薄之力,至少你可以告訴候選人 “我們們用的也是網際網路架構,系統也跑在某某雲上”。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如果我就是安於現狀,死活不上雲,那又如何?會死嗎?
不會,絕對不會,你會活得很滋潤。
但你要接受一個現實,用不了幾年,你的這家公司就會變成 “一群老傢伙,一腦袋的陳舊思想,守著一堆老系統,不僅招不到人,而且也找不到工作” 。
這就是抵制科技發展步伐的下場,夠慘的。
當中小企業決定上雲,真的像你們說的那麼簡單嗎?
這篇文章寫到這裡差不多也該結束了,因為是討論中提煉出的內容,所以整體上有些凌亂,而且感覺還有不少話沒有說完,但算是把核心觀點給表達完了。
總而言之,當中小企業決定上雲的時候,會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並不像某些雲廠商或某些大廠的大咖們說的那麼簡單。
在這些困難面前,有人選擇逃避,有人選擇迎面而上。而我,肯定是後者。
但什麼時候才是終點呢?誰知道呢,走著看吧。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01778/viewspace-265994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