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不斷湧現,下一代雲端計算的突破口在哪裡?

UCloud技術發表於2018-12-15

這是一個IT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在硬體基礎設施的不斷升級以及虛擬化網路等技術的日益成熟下,雲廠商也正面臨著各種新技術帶來的巨大挑戰。從資料中心的基礎建設到雲平臺的系統構建再到產品底層的技術改革,該如何結合最新的技術趨勢和使用者日新月異的需求從而取得進一步發展呢?12月21日UCloud使用者大會暨 Think in Cloud 2018上海站的’產品與技術專場’將會分享UCloud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極簡產品,極深技術

我們知道賈伯斯一生都在奉行極簡主義,極簡主義強調在簡單的產品設計上做到極致,但背後往往需要企業對使用者需求的全面理解和深度挖掘。在這一方面,UCloud一直奉行“使用者的需求就是下一個產品”的信念,在滿足使用者業務需求的同時,不斷打磨產品的形態直至給使用者呈現簡單、直接、易用的穩定高可用雲服務。例如ULB經過不斷升級優化之後,效能大幅提升,同時功能上也實現了多種均衡演算法、自動化容災等,而使用者介面則越來越簡單,方便使用者做智慧選擇,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除了ULB之外,UCloud還有很多這樣的產品設計案例。新技術不斷湧現,下一代雲端計算的突破口在哪裡?

一個企業要想始終走在行業前沿,必須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提高技術壁壘。近6年的發展,UCloud緊跟新技術的步伐來加快新產品和功能的迭代:雲主機5分鐘可實現併發建立1000臺、雲主機核心熱補丁線上熱遷移、SSD雲硬碟超高效能的13倍提升等等。當雲端計算產品的功能特性越來越趨同的時候,作為有競爭力的雲廠商要如何打造自己的差異化技術優勢?這些新產品特性的的極簡設計理念又是通過什麼技術實現的?

下一代網路

對於UCloud產品線而言,虛擬網路始終是IaaS產品的一個核心元件,也經過了多次的演進,演進中我們始終思考的是:如何在不增加使用者成本的情況下為使用者提供更可靠、更快速的網路。答案則是要求技術團隊不斷採用新技術來同時滿足新功能、轉發能力、穩定性等多種需求。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第四代網際網路(IPv4)憑藉網際網路的幾波浪潮經歷了快速發展,到如今IPv4的資源幾近枯竭、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等制約性問題凸顯,第六代網際網路(IPv6)逐漸走近大眾的視野。UCloud也已開始在雲平臺進行部分產品的IPv6切換。在這一過程中,由於IPv6和IPv4並不直接相容,如何保證執行在IPv4上的舊業務和切換成IPv6網路的新業務打通?又是如何在雲平臺實現網路環境IPv4向IPv6的進化?新技術不斷湧現,下一代雲端計算的突破口在哪裡?

隨著使用者對網路效能提升的需求日益提升,25G網路卡逐漸成為一種標配。為了滿足節日促銷等流量高峰場景下的網路效能,UCloud調研對比了業界主流的智慧網卡方案,最終採用了自主研發的新智慧網卡方案應用於雲主機之後可將其網路能力提升4倍,時延降低3倍。新的智慧網卡方案是如何落地的?UCloud踩了哪些坑又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一一攻破的呢?

除了新的智慧網卡方案,25G網路對UCloud的虛擬交換機也提出了諸多挑戰。從最初的SDN交換機演進到採用DPDK技術的閘道器叢集,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UCloud網路團隊通過不斷的預研測試,利用Barefoot的支援P4可程式設計交換機研發了新一代交換閘道器UXR,相比其他交換機方案,P4的優勢在哪裡?實現原理是什麼?

下一代計算

近年來容器技術和Serverless計算的出現,正在重塑下一代計算的格局。有人說Serverless將變成雲端計算行業的主流,甚至超過容器技術。但隨著以Kubernetes為代表的容器編排技術的迅速發展,也有人認為容器才是雲端計算的未來。

Kubernetes旨在為開發人員提供一種乾淨的、面向應用程式的API,好讓他們忘記底層伺服器管理的細節。Serverless的出現則讓開發者們可以完全忽略這些底層的伺服器。由於針對大規模應用程式的成功使用Serverless需要開發編排系統,因此Kubernetes編排層和Serverless的整合或許才是下一代計算不可缺少的核心技術。

新技術不斷湧現,下一代雲端計算的突破口在哪裡?

UCloud自2015年開始就著手推進在容器技術應用層面的研發。從可用性和資源利用方面來講,容器技術相比傳統的虛擬化技術更加輕量、更容易實現動態遷移和設定,特別是在混合雲部署中具有天然的優勢。除此之外,容器技術在UAI-Train(UCloudAI訓練平臺)上也得到了運用,它本質是一種PaaS服務,可以自動為訓練任務建立執行環境(Docker容器)。UCloud內部還開發了一個基於Kubernetes的計算資源交付平臺。那麼這些產品到底是如何利用新技術進行改造的呢?關於Kubernetes容器技術還有哪些應用?

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哪些問題?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應用市場被巨頭壟斷下的使用者紅利逐漸消失,外加相關監管制度趨嚴以及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尋求海外使用者市場。為了幫助更多的企業降低業務“出海”的門檻,截至目前,UCloud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了包括奈及利亞、泰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多個本地化地域的成功落地。新技術不斷湧現,下一代雲端計算的突破口在哪裡?

在幫助更多企業“出海”的資料中心建設之路上,UCloud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資料中心的基本資訊到可靠性設計、承載能力、頻寬質量、配套監控設施等方面來考量已經不能成為使用者選擇的絕對因素。那麼,面對越來越多元化、全球化的業務,資料中心的建設還需要充分考慮哪些方面呢?

事實證明,使用者往往會優先考慮低延時的本地覆蓋,除了本地訪問還要考慮全球訪問的延時問題,大規模抗DDoS攻擊的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最後如果業務遇到變更如何保證實時擴容以達到無縫升級?新一代資料中心能夠解決這些來自使用者本身的種種問題嗎? 

關於以上諸多謎團,將會在12月21日UCloud使用者大會暨 Think in Cloud 2018上海站的技術專場進行揭祕。屆時,UCloud 副總裁楊鐳將帶來有關極簡產品的設計理念、下一代網路、下一代計算以及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等前沿技術話題的深度剖析。除此之外,還會分享UCloud新一代後臺系統以及Service Mesh網路灰度等內容。

新技術不斷湧現,下一代雲端計算的突破口在哪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