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行業特點

millay發表於2008-07-08

市場特點
據200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共有出版社566家,圖書發行網點76136處,印刷企業15萬多家。其中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1億元的出版單位有56家,1億元以上的達43家,2億元以上的有13家,每社平均創利735.28萬元。

業務特點
出版企業業務鏈有四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發、製造、分銷和銷售,即出版社首先購買著作者編寫的書籍或者向著作者約稿,然後對其進行編輯、裝幀設計、排版、印刷、宣傳發行和包裝運輸等,最後利用新華書店、書商或零售書店將書籍賣到讀者手中。

成本管理特點
將每種圖書作為專案以進行管理以圖書的標準書號+版次+定價進行圖書的成本核算;在圖書的銷售中,按標準書號+定價進行成本統計分析;按編輯室、編輯、書等幾個層次的成本核算管理及統計分析;在賬務處理中,每月將末結算專案的銷售收入,轉為預收。銷售收入的獲得需要透過三次計算:從碼洋到實洋再到銷售收入

管理問題
手段落後 出版企業現代化程度低,從選題策劃、組稿審稿、編輯加工、印刷裝訂到出版管理、資訊處理等沒有實現全過程的自動化,資訊處理困難,成本核算不準確。
庫存積壓 據新聞出版總署有關統計,1999年全行業圖書庫存超過40億冊,總金額250多億元。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對市場把握不準,出版計劃和物料需求計劃等都憑估計、拍腦瓜;二是現代化管理程度不高,沒有建立資訊平臺,資訊不共享,物流不暢通;三是許多出版社為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爭奪熱點,重複出版。
質量堪憂 1993年,新聞出版署進行首次圖書質量抽查時,圖書編校質量的不合格率高達87% ;1995年,不合格率仍高達69%;到 1998年不合格率為78.1%。造成圖書質量問題的原因有三:一是工作態度或責任心不強;二是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三是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
書價虛高北京印刷學院對18個省市的抽樣調查表明,85%的讀者認為書價貴,並有25%的讀者認為已難以接受。圖書價格十幾年來上漲20多倍,每本書的平均價格達到30多元。雖然圖書生產成本 (包括稿酬、印刷加工費、紙張材料費、編輯費、出版管理費 )近幾年有不同程度上升,但往往是有意"注水",如《英漢中醫藥名詞集》的價格是成本價的458倍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213/viewspace-100695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