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體驗好的雲是怎樣煉成的?

陶然陶然發表於2021-07-27

  在千行百業加速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上雲已成為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要條件。早年間,上雲的客戶以網際網路企業為主,但隨著雲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也都開啟了上雲之路,他們對效能、安全、智慧等方面有著多樣的需求。

  彈性計算服務作為企業上雲的第一步,可以把計算變成像水電煤一樣的資源,使用者觸手可及,隨用隨取,同時彈性計算也是雲端計算的底座,是為上層應用提供澎湃算力的基石。

  既然是上雲的第一步,也是雲服務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彈性計算服務的能力與體驗,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客戶體驗。

  在雲端計算發展至今,幾乎各大廠商都提供了通用計算、異構計算等面向不同計算場景的多種伺服器供客戶選擇。顯然,產品的豐富度僅是第一層次的服務;利用深厚技術和產品洞察力,提供更好的體驗,則是更深層次的服務。

  那麼,一朵體驗好的雲都需要具備哪些特徵呢?下面為您逐一解讀。

   構築雲原生體驗,軟硬一體架構成主流

  更高的效能和穩定性,是企業無止境的追求。雲伺服器的迭代升級,是雲端計算的優勢之一可以讓使用者低成本用上最新的技術。

  2021年2月,阿里雲在全球率先宣佈了基於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代號 Ice Lake)的第七代雲伺服器ECS的邀測,就在4月20日阿里雲宣佈正式開啟第七代ECS的公測,6月份已經正式實現規模商業化。

  英特爾Ice Lake CPU提供業界領先的效能,並針對最常見的工作負載型別和效能水平進行了最佳化,具有內建人工智慧加速功能,可提供無縫效能基礎,幫助從邊緣到雲加快資料的變革性影響。

  據瞭解,阿里雲第七代雲伺服器ECS基於第三代神龍架構,首次搭載阿里雲最新一代虛擬化架構,確保極限併發下例項的高效能持續穩定交付,自研虛擬化軟實時排程器,實現vCPU排程時延P999下降20%,實現使用者業務極速響應,自研的軟硬協同的熱升級硬核技術,將業務中斷降為0,真正實現底層故障客戶業務零感知。

  神龍架構可謂阿里雲的黑科技之一,阿里雲ECS實現持續領先業界的效能,其功不可沒。雲端計算自誕生自出便存在著虛擬化效能損耗、資源爭搶導致效能抖動等問題,這影響企業用雲的體驗。阿里雲早在2016年就開始攻堅這個難題,2017年,阿里雲正式對外發布了自研的軟硬一體虛擬化架構“神龍”,並在此後全系雲伺服器均基於神龍架構。在2019年,雙11核心業務系統全面上雲,就是由神龍伺服器來承載。

  雲原生時代,大型網際網路對IT架構的敏捷和穩定要求極高,時常需要迎接瞬時高峰。基於神龍架構,第七代ECS能在3分鐘交付50萬核vCPU,極好地滿足了使用者對容器等資源極速彈性的需求,是雲原生的最佳載體。

  高壓情況下最為考驗穩定性,阿里雲彈性計算負責人張獻濤曾分享,神龍裸金屬伺服器執行容器,對比起線下物理伺服器,效能有20-30%的提升,即便在CPU負載高達80%、90%時,依然非常穩定,遠非一般雲伺服器可及。

  神龍架構的高效能,主要來源於其軟硬協同的設計思路,運用專用神龍晶片處理虛擬化和轉發,讓效能大大提升,是真正為雲而生的虛擬化架構。因此,阿里雲判斷,這種技術架構將成為雲技術的主流。

   安全可信將成雲伺服器標配,構築雲上安全感

  隨著越來越多金融、製造和政企等行業的客戶上雲,以及雲廠商自身技術進步要求,整體安全的水位會更高。

  阿里雲第七代雲伺服器ECS搭載了可信晶片,首次全量搭載安全晶片作為硬體可信根,實現伺服器的可信啟動,確保零篡改;虛擬化層面,支援虛擬化可信根,提供例項啟動過程核心元件的校驗能力;同時,可信技術介面開放,支援使用者根據自身需求進行二次開發。

  可信是一種數字安全防護技術,會事先構建一套基準來定義所需的執行環境,在使用者的系統或軟體啟動、執行時,一旦發現當前狀態與基準不匹配,即可告警或攔截。

  傳統的電腦保安防護主要是透過收集一系列漏洞或病毒庫,作為黑名單對應用做檢測,如有發現及時打補丁或防毒。這種方式具有事後性,而且一旦病毒掌握了作業系統的許可權,系統之上的安全軟體可能無法發現。可信計算則具有事前預防和發現的特性,兩種理念的相互結合,將讓雲上安全防護更為全面。

  在可信的基礎上,阿里雲第七代雲伺服器 ECS 還支援加密計算能力,實現執行態資料的可用不可見。通俗來講,這就像在計算機內構建了一個加密保險箱,沒有任何人能看到裡面的資料,但資料卻可在保險箱裡進行計算。這種技術可以應用在金融、政務、區塊鏈、以及其他需要多方“共享”資料做計算的場景中。

  此外,英特爾的Ice Lake CPU也提供增強的資料保護,抵禦惡意攻擊的同時不損失效能。藉助英特爾®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英特爾®SGX)技術,企業可以實現零信任戰略,並與行業資料中心安全標準保持一致。

  阿里雲認為,技術發展的成熟度、客戶體驗和政策環境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可信計算和加密計算未來將成為雲伺服器的標配。

   精細化運營,幫助客戶高效管雲用雲

  回顧產業發展,雲端計算IaaS層原來僅是提供通用基礎設施,到後來開始形成針對不同場垂直景的雲伺服器家族,阿里雲彈性計算已經來到了第三階段:提供高效智慧的、場景化的IaaS+服務能力,幫助客戶高效管雲用雲。

  企業在雲上涉及遷移、部署和運維等一系列操作,易用的自動化運維工具將能大提升管理效率。目前,阿里雲彈性計算已經圍繞雲伺服器的全生命週期,提供了一整套自動化運維套件,幫助客戶低成本構築雲上運維體系。

  比如,其中的彈性伸縮可實現自動化擴容縮容,提升雲資源利用率;資源編排服務ROS,幫助某領先SaaS企業將雲上部署從2天縮短到2小時;自助例項健康診斷功能則幫助使用者快速定位雲伺服器問題。

   無處不在,雲邊端一致的體驗

  早在2019年,阿里雲彈性計算就開始探索將雲的能力延伸到更多的地方,阿里雲認為,公共雲需要更豐富的部署形態。換言之,上述的各種能力,客戶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應該能享受到,而不限於傳統的公共雲中心Region。

  首先,過去企業在北、上、杭、深等城市部署業務即可。目前,為了處理大量資料或滿足低延時等需求,本地化部署成為企業非常明確的訴求。

  以北京Region為例,如果企業的業務系統也在北京,延時非常低。但如果企業是在武漢、西安,到北京的延時可能會比較高。阿里雲對於一線城市的覆蓋已經比較廣泛了,而阿里雲看到了一些更加廣泛的二級省會城市,還有三四線城市的部署訴求,包括邊緣節點。

  同時,產業園區和某些特殊行業,可能有資料不出省或者將公共雲部署在自身機房等需求。然而,企業又希望能享受到公共雲體驗,包括一致的賬戶體系、控制檯、運維、雲網路等。

  因此,阿里雲基於飛天統一架構,把阿里雲主流的最基礎的計算、儲存、網路、安全、資料庫這樣的五大產品線進行了輸出,算力層層下沉。透過四個不同部署形態將飛天公共雲延伸到客戶需要的地方。

  當然,自誕生之日起,從部署模型到位置覆蓋、再到運營模式,雲端計算從未停止過發展。但是,無論其自身的廣度和深度如何延伸,亦或其部署和運營模式如何靈活和多樣化,使用者需要的都是一致性體驗。一朵飛天雲的在不同部署形態之下,阿里雲使用者也都能獲得一致的體驗。

  如今,高效能、高可靠性、智慧化已經成為新一代雲基礎設施的重要特徵,阿里雲彈性計算在雲原生體驗、安全感、便捷管雲和隨需部署等多方面,提供了差異的優質體驗。阿里雲表示,未來還將不斷增加新的例項型別,進一步最佳化雲端運維與管理能力。豐富彈性計算家族,融入更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持續不斷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雲上體驗。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8285180/viewspace-278353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