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混合雲開啟雲端計算下半場

danny_2018發表於2021-01-29

儘管疫情還未過去,但2021年已然開始,都說新年新氣象,正在把企業資訊化推向下一個制高點的雲端計算,將以何種面貌迎接新年的 “第一縷陽光”?答案是:混合雲!

在筆者隨機採訪的雲端計算使用者及服務提供商中,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混合雲是2021年雲端計算領域的主流趨勢,並且都在去年做了不同程度的戰略部署。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當所有企業都在向混合雲方向奔跑,我們如何始終堅定初心,做到不盲從、不跟風,只遵從於業務本身?趁著歲末年初這個關鍵節點,我們不妨順著混合雲發展脈絡,對過去一年來發生的大事件進行深層次思考,找到一切變化背後的發展規律!

混合雲正當時

其實,混合雲並不是一個新物種,可以說自打有云計算概念開始,混合雲就公有云、私有云相生相伴,因其能突破私有云的硬體限制,又能兼具公有云的可擴充套件性,因此備受使用者青睞。只不過在雲端計算發展早期,公有云巨頭以IaaS優勢最先佔據了雲端計算市場。客觀來說,公有云為雲端計算的發展和普及做出了突出貢獻。但這不意味著,公有云能包攬所有業務。隨著雲端計算的不斷髮展、企業應用環境的不斷成熟,混合雲和私有云也在逐漸強大。尤其是混合雲,因其能解決雲上、雲下的資料一致性、靈活性、安全性等問題,因此被稱為是雲端計算的最佳解決方案。

只是,如果從2006年AWS推出雲端計算服務開始算起,至今已有快15年,為什麼走到今天,才發現混合雲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峻?

“雲平臺產品日趨豐富,但差異化明顯,當跨雲或多雲需求凸顯,管理實施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 AWS首席雲端計算技術顧問費良宏 如此判斷。在他看來,將業務遷移上雲,不等於將現有資料中心無差別地轉移到雲上。這種做法除了保有“雲”這個名字之外,將不會得到雲端計算的真正價值,所以“雲經濟學”將成為技術決策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AWS首席雲端計算技術顧問費良宏

而對於使用者來說,選擇雲不等於無條件的獲得雲端計算的優勢,只有充分挖掘潛力,才能夠讓雲端計算在成本方面的優勢盡顯。 擺脫傳統IT 架構、開發以及運維的思維定勢,完全基於雲的特點去構造企業新的IT環境,這便是雲端計算的真正內涵所在。如果僅僅將雲端計算視作一種資料中心服務,不僅不能夠發揮雲的優勢,反而要增加額外的負擔。

解決方案越來越豐富

如何去構建新的IT環境?首先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多雲與混合雲的挑戰。受疫情影響,企業不得不在2020年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和上雲步伐,透過遠端辦公及業務線上化方式確保業務正常運轉,但一系列的系統當機和業務中斷事件再次提醒使用者,採用單一的雲策略風險非常大,企業將有可能付出更昂貴的代價。

所以,2020年,各大雲端計算廠商都在秉承開放路線,提供更多使用工具,幫助使用者降低混合雲應用環境下的複雜度。比如:AWS開始增加分析、開發和管理工具,來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多樣性的服務;微軟的Azure可以輕鬆與Microsoft其他應用整合,比如:Office 365;阿里雲也在2020年開始,加快混合雲落地速度,把與公共雲同宗同源的全自研原生混合雲解決方案,推向政企市場。

除了這些公有云大廠針對混合雲層面的部署,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專有的致力於混合雲市場的最新平臺及解決方案,比如:Bespin Global的OpsNow雲遷移平臺,可為客戶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平滑的遷移服務。再比如:富通雲騰,專門推出了多雲管理平臺CMP2020-V1.0,可對混合與多雲服務進行納管,實現多雲環境統一管理、自動化安全運維、保障雲支出不再失控,並快速完成業務的交付。12月份,該公司對CMP2020平臺進行了最佳化,現已升級到V2.0版本,從多維度場景出發,幫助使用者更好地運用雲資源、管理雲資源。

落地有秘籍

去年一年以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應用轉向混合或多雲環境,要求跨多個雲平臺部署業務應用。可以預測,到2021年以後,混合雲將佔據主導地位。而多雲,是指在業務架構內使用多個雲端計算供應商和提供商,從而使企業能夠根據其特定要求將不同的工作負載分散到不同的環境中。那麼,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我們該如何以發展的眼光去部署混合雲戰略?

▲聯通雲資料有限公司運維與服務部總經理康楠

“對於很多企業,在公有、私有或混合雲環境中進行選擇是一個挑戰。在靈活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合規性中,每種方案都有優缺點。但是隨著雲生態系統的成熟,許多人發現沒有萬能的解決方案。混合雲或多雲環境越來越受歡迎,在這種環境中,使用者可以選擇雲服務商提供的符合他們需求的各類應用服務資源。” 聯通雲資料有限公司運維與服務部總經理康楠認為,國內私有云市場比重一直比較大,但隨著雲原生相關服務應用場景的逐漸擴大,企業IT領導者有必要將多雲,尤其是混合雲納入企業長期IT戰略中。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應用上雲、將業務遷移上雲,或者使用混合雲模式,可能都是第一次嘗試將雲業務整合到 IT 服務中。在整個過程中,企業可能會掉進新手上路時常常會遇到的坑,要想在應用部署到雲之前避開這些坑,企業可以秉承幾個重要原則。第一,採用微服務架構,把現有的應用程式拆分和遷移到混合雲上,如果舊應用程式能夠完全在雲端計算的虛擬基礎架構上執行,那麼混合 (災難備份與恢復)DR/BC(業務連續性管理) 設計是理想選擇。第二,雲作為一種服務資源,它不是一種商品,不同雲服務不盡相同,在選擇雲服務商之前進行充分調研、分析,非常必要。企業應該在選擇混合雲之前理清楚自己的需求,並且清楚各個供應商之間區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第三,不要把現有平臺的安全策略完全遷移到雲上,雲安全跟傳統安全不一樣;在遷雲過程中,如果沒有發現並解決安全漏洞,那麼漏洞以及新的缺陷可能會進一步發酵,造成安全隱患。

不管雲端計算技術有多成熟,雲安全問題始終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雲端計算平臺的機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等安全問題將成為制約雲端計算發展關鍵因素。使用者可以從應用的設計之初開始,就制定並遵循適合Web 端,或者建立更符合SaaS 模式的全生命週期的安全規範和流程,從整體上把控雲端計算的安全性,包括可以採用防護措施,進行訪問控制、配置加固、部署應用層防火牆等。

技術創新永無止境

2020年,與混合雲密切相關的,還有很多重要的關鍵詞,比如:雲原生、雲安全、雲基建、雲容器、雲影片、雲智一體、邊緣計算等等,這裡不一一贅述,主要介紹兩點。第一個是人工智慧。就雲端計算的發展而言,人工智慧好像與雲端計算是一對“孿生兄弟”,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助力下,雲服務平臺使使用者能夠以幾乎任何預算和任何技能水平實現機器學習功能,如影像識別工具、語言處理和推薦引擎。雲端計算將繼續允許這些革命性的工具集被各種規模和各種領域的企業更廣泛地進行部署,從而提高生產率。

另外,當服務呈現全面整合的平臺化、雲上技術和架構發展的多樣化與複雜化,因雲而生的新的硬體與軟體需求也在精彩紛呈。自研晶片、定製硬體都是混合雲時代的產物,最典型的事件就是ARM 處理器在雲伺服器市場的崛起;基於雲而產生的全新產品與服務,Snowflake也是一個的例子,資料倉儲也可以SaaS,Snowflake市值竟然超700億美元。

當混合雲技術在不斷創新,當5G和物聯網應用開始向不同場景滲透,使用者對資料處理效率也在持續升級。為此,白山雲科技公司在2020年全力打造了面向開發者的可程式設計邊緣網路,提供基於Serverless的中立、安全、快速、強大的混合邊緣雲服務。Serverless邊緣雲使開發者能夠在其中編寫和部署程式碼,並把應用推向邊緣、聚合資源,極大提升開發效率,透過實時互動、安全可靠且極富創新的優質線上服務,給使用者帶來雲創新體驗,而這也正是數字化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相信,在全球數字化大潮侵襲下,AI、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正形成合力,把推進企業資訊化走向下一個巔峰。而伴隨著“雲+網+端” 時代的到來,混合雲將以強大的創造力,勾勒出全新的產業網際網路藍圖,那應該是我們曾嚮往的更深、更遠處的數字化和智慧化場景。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47898/viewspace-275459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