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PyTorch的「Keras」:除了核心邏輯通通都封裝

机器之心發表於2019-08-05

PyTorch Lightning 地址:https://github.com/williamFalcon/pytorch-lightning

基於PyTorch的「Keras」:除了核心邏輯通通都封裝

看起來像 Keras 的 PyTorch

Keras 本身的目的就是對深度學習框架(TensorFlow、Theano)進行了進一步的 API 封裝。作為 TensorFlow 的高度封裝,Keras 的抽象層次非常高,很多 API 細節都隱藏了起來。雖然 PyTorch 同樣使用動態計算圖,也方便快捷,但總體上 Keras 隱藏的細節更多一些。

反觀 PyTorch,它提供一個相對較低階別的實驗環境,使使用者可以更加自由地編寫自定義層、檢視數值最佳化任務等等。例如在 PyTorch 1.0 中,編譯工具 torch.jit 就包含一種名為 Torch Script 的語言,它是 Python 的子語言,開發者使用它能進一步對模型進行最佳化。

用 PyTorch 寫模型,除了資料載入和模型定義部分外,整個訓練和驗證的邏輯、配置都需要我們手動完成,這些步驟都較為繁瑣。甚至可以說,研究者需要耗費相當多的精力處理這一部分的程式碼,還要祈禱不出 Bug。但是對於大多數研究實驗來說,訓練和驗證的迴圈體差不多都是一樣的,實現的功能也相當一致,所以為什麼不將這些通用的東西都打包在一起,這樣訓練不就簡單了麼?

William Falcon 正是這樣想的,他將 PyTorch 開發中的各種通用配置全都包裝起來,我們只需要寫核心邏輯就行。透過 PyTorch Lightning,PyTorch 就類似於 Keras,它能以更高階的形式快速搭建模型。

專案作者是誰

要完成這樣的工作,工作量肯定是非常大的,因為從超參搜尋、模型 Debug、分散式訓練、訓練和驗證的迴圈邏輯到模型日誌的列印,都需要寫一套通用的方案,確保各種任務都能用得上。所以 Facebook 的這位小哥哥 William Falcon 還是很厲害的。

基於PyTorch的「Keras」:除了核心邏輯通通都封裝

基於PyTorch的「Keras」:除了核心邏輯通通都封裝

他是一位 NYU 和 Facebook 的開發者。目前在 NYU 攻讀 PhD。從 GitHub 的活動來看,小哥是一位比較活躍的開發者。

基於PyTorch的「Keras」:除了核心邏輯通通都封裝

這是一位披著 Keras 外衣的 PyTorch

Lightning 是 PyTorch 非常輕量級的包裝,研究者只需要寫最核心的訓練和驗證邏輯,其它過程都會自動完成。因此這就有點類似 Keras 那種高階包裝,它隱藏了絕大多數細節,只保留了最通俗易懂的介面。Lightning 能確保自動完成部分的正確性,對於核心訓練邏輯的提煉非常有優勢。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用 Lightning?

當我們開始構建新專案,最後你希望做的可能就是記錄訓練迴圈、多叢集訓練、float16 精度、提前終止、模型載入/儲存等等。這一系列過程可能需要花很多精力來解決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 Bug,因此很難把精力都放在研究的核心邏輯上。

透過使用 Lightning,這些部分都能保證是 Work 的,因此能抽出精力關注我們要研究的東西:資料、訓練、驗證邏輯。此外,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使用多 GPU 加速會很難,因為 Lightning 會把這些東西都做好。

所以 Lightning 都能幫我們幹什麼?

下圖展示了構建一個機器學習模型都會經歷哪些過程,很多時候最困難的還不是寫模型,是各種配置與預處理過程。如下藍色的部分需要用 LightningModule 定義,而灰色部分 Lightning 可以自動完成。我們需要做的,差不多也就載入資料、定義模型、確定訓練和驗證過程。

基於PyTorch的「Keras」:除了核心邏輯通通都封裝

下面的虛擬碼展示了大致需要定義的幾大模組,它們再加上模型架構定義就能成為完整的模型。

# what to do in the training loop
def training_step(self, data_batch, batch_nb):
# what to do in the validation loop
def validation_step(self, data_batch, batch_nb):
# how to aggregate validation_step outputs
def validation_end(self, outputs):
# and your dataloaders
def tng_dataloader():
def val_dataloader():
def test_dataloader():

除了需要定義的模組外,以下步驟均可透過 Lightning 自動完成。當然,每個模組可以單獨進行配置。

基於PyTorch的「Keras」:除了核心邏輯通通都封裝

基於PyTorch的「Keras」:除了核心邏輯通通都封裝

Lightning 怎麼用

Lightning 的使用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兩步就能完成:定義 LightningModel;擬合訓練器。

以經典的 MNIST 影像識別為例,如下展示了 LightningModel 的示例。我們可以照常匯入 PyTorch 模組,但這次不是繼承 nn.Module,而是繼承 LightningModel。然後我們只需要照常寫 PyTorch 就行了,該呼叫函式還是繼續呼叫。這裡看上去似乎沒什麼不同,但注意方法名都是確定的,這樣才能利用 Lightning 的後續過程。

import os
import torch
from torch.nn import functional as F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from torchvision.datasets 
import MNIST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 as transforms
import pytorch_lightning as ptl

class CoolModel(ptl.Lightning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CoolModel, self).__init__()    # not the best model...    
    self.l1 = torch.nn.Linear(28 * 28, 10)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torch.relu(self.l1(x.view(x.size(0), -1)))
    
  def my_loss(self, y_hat, y):    
    return F.cross_entropy(y_hat, y)
      
  def training_step(self, batch, batch_nb):    
    x, y = batch    
    y_hat = self.forward(x)    
    return {'loss': self.my_loss(y_hat, y)} 

  def validation_step(self, batch, batch_nb):    
    x, y = batch    
    y_hat = self.forward(x)    
    return {'val_loss': self.my_loss(y_hat, y)}   
   
  def validation_end(self, outputs):   
    avg_loss = torch.stack([x['val_loss'] for x in outputs]).mean()      
    return {'avg_val_loss': avg_loss}    
  def configure_optimizers(self):      
    return [torch.optim.Adam(self.parameters(), lr=0.02)]

@ptl.data_loader 
def tng_dataloader(self):   
  return DataLoader(MNIST(os.getcwd(), train=True, download=True, transform=transforms.ToTensor()), batch_size=32)

@ptl.data_loader 
def val_dataloader(self):   
  return DataLoader(MNIST(os.getcwd(), train=True, download=True, transform=transforms.ToTensor()), batch_size=32)

@ptl.data_loader 
def test_dataloader(self):   
  return DataLoader(MNIST(os.getcwd(), train=True, download=True, transform=transforms.ToTensor()), batch_size=32)

隨後,第二步即擬合訓練器。這就比較類似 Keras 這類高階包裝了,它將訓練配置細節、迴圈體、以及日誌輸出等更加具體的資訊全都隱藏了,一個 fit() 方法就能自動搞定一切。

這相比以前寫 PyTorch 更加便捷精煉一些,而且分散式訓練也非常容易,只要給出裝置 id 就行了。

from pytorch_lightning import Trainer
from test_tube import Experiment

model = CoolModel()
exp = Experiment(save_dir=os.getcwd())

# train on cpu using only 10% of the data (for demo purposes)
trainer = Trainer(experiment=exp, max_nb_epochs=1, train_percent_check=0.1)
# train on 4 gpus
# trainer = Trainer(experiment=exp, max_nb_epochs=1, gpus=[0, 1, 2, 3])

# train on 32 gpus across 4 nodes (make sure to submit appropriate SLURM job)
# trainer = Trainer(experiment=exp, max_nb_epochs=1, gpus=[0, 1, 2, 3, 4, 5, 6, 7], nb_gpu_nodes=4)

# train (1 epoch only here for demo)
trainer.fit(model)

# view tensorflow logs 
print(f'View tensorboard logs by running\ntensorboard --logdir {os.getcwd()}')
print('and going to http://localhost:6006 on your browser')

其他特性

Pytorch-Lightning 還可以和 TensorBoard 無縫對接。

基於PyTorch的「Keras」:除了核心邏輯通通都封裝

只需要定義執行的路徑:

from test_tube import Experiment
from pytorch-lightning import Trainer
exp = Experiment(save_dir = '/some/path')
trainer = Trainer(experiment = exp)

TensorBoard 連線到路徑上即可:

tensorboard -logdir /some/path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