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資料庫最佳化的幾條核心建議
本文目錄:
為什麼要進行資料庫最佳化 MySql資料庫最佳化 SQL及索引最佳化 MySQL慢查日誌分析工具 透過explain查詢分析SQL的執行計劃 具體慢查詢最佳化的案例
1. 為什麼要進行資料庫最佳化
避免網站頁面出現訪問錯誤
由於資料庫連線timeout產生頁面5xx錯誤 , to many connection 由於慢查詢造成頁面無法載入 : 由於資料庫無法及時的返回資料, 導致頁面一直無法返回 由於阻塞造成資料無法提交 :
很多資料庫問題都是由於低效的查詢引起的
流暢頁面的訪問速度 良好的網站功能體驗
2. MySql資料庫最佳化
可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資料庫的最佳化?如下圖所示:
SQL及索引最佳化
根據需求寫出良好的SQL,並建立有效的索引,實現某一種需求可以多種寫法,這時候我們就要選擇一種效率最高的寫法。這個時候就要了解sql最佳化
資料庫表結構最佳化
根據資料庫的正規化,設計表結構,表結構設計的好直接關係到寫SQL語句。
系統配置最佳化
大多數執行在Linux機器上,如tcp連線數的限制、開啟檔案數的限制、安全性的限制,因此我們要對這些配置進行相應的最佳化。
硬體配置最佳化
選擇適合資料庫服務的cpu,更快的IO,更高的記憶體;cpu並不是越多越好,某些資料庫版本有最大的限制,IO操作並不是減少阻塞。
注:透過上圖可以看出,該金字塔中,最佳化的成本從下而上逐漸增高,而最佳化的效果會逐漸降低。
3. SQL及索引最佳化
3.1 準備資料
在mysql官網中, 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例項資料庫, 直接將這個例項資料庫匯入即可
頁面地址: https://dev.mysql.com/doc/sakila/en/sakila-installation.html
點選例項資料下載地址, 下載即可
關於sakila-db.zip壓縮包所包含的檔案如下解釋
sakila-schema.sql檔案包含建立Sakila資料庫結構所需的所有CREATE語句,包括表、檢視、儲存過程和觸發器。
sakila-data.sql檔案包含填充sakila-schema建立的結構所需的INSERT語句。以及必須在初始資料載入之後建立的觸發器的定義。
sakila.mwb檔案是一個MySQL工作臺資料模型,您可以在MySQL Workbench中開啟它來檢查資料庫結構。
將 sakila-db.zip 上傳到linux, 並解壓
使用rz命令上傳即可: 如果使用rz顯示沒有此命令, 輸入 yum -y install lrzsz
下載即可
由於是一個zip檔案, 需要下載 unzip 才能解壓壓縮包: yum -y install unzip
解壓壓縮包: unzip sakila-db.zip
在資料庫中建立對應表和庫
連線資料庫: shell> mysql -u root -p123456
匯入資料: mysql> SOURCE /root/sakila-db/sakila-schema.sql;
匯入資料
mysql> SOURCE /root/sakila-db/sakila-data.sql;
驗證是否成功
USE sakila; # 使用資料庫
SHOW TABLES; # 檢視所有表
SELECT COUNT(*) FROM film;
SELECT COUNT(*) FROM film_text;
3.2 檢視錶結構
可透過sqlyog檢視基本結構關係
3.3 如何發現有問題的SQL
mysql提供了慢查詢日誌檢視功能, 可以幫助查詢某一條SQL執行的一些狀態
查詢mysql是否開啟慢查詢日誌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開啟mysql的慢查詢日誌: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
//檢視是否開啟慢查詢日誌
set global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on; // 將不使用索引的慢查詢日誌進行記錄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on; //開啟慢查詢日誌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_file';
//檢視慢查詢日誌儲存的位置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1;
//大於1秒鐘的資料記錄到慢日誌中,如果設定為預設0,則會有大量的資訊儲存在磁碟中,磁碟很容易滿掉
檢測是否已經開啟:
Show databases;
Use sakila;
select * from store; // 執行查詢
select * from staff; // 執行查詢
監聽日誌檔案,看是否寫入 : 注意 後面的日誌檔案的路徑需要透過查詢slow_query_log_file
引數
tail -100f /var/lib/mysql/node01-slow.log
mysql慢查詢日誌儲存的格式說明:
說明:
1、# Time: 190412 22:05:02 >>> 查詢的執行時間
2、# User@Host: root[root] @ localhost [] Id: 2 >>> 執行sql的主機資訊
3、# Query_time: 0.001274 Lock_time: 0.000164 Rows_sent: 7 Rows_examined: 7 >>>> SQL的執行資訊:
Query_time:SQL的查詢時間
Lock_time:鎖定時間
Rows_sent:所傳送的行數
Rows_examined:所掃描的行數
4、SET timestamp=1555077861; >>>> SQL執行時間
5、select * from shop; >>>>> SQL的執行內容
如何透過慢查日誌發現有問題的SQL
查詢次數多且每次查詢佔用時間長的sql
通常為pt-query-digest分析的前幾個查詢;該工具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每個SQL執行的次數及百分比等資訊,執行的次數多,佔比比較大的SQL
注意pt-query-digest分析中的Rows examine項。掃描的行數越多,IO越大。
注意pt-query-digest分析中的Rows examine 和Rows Send的對比。說明該SQL的索引命中率不高,對於這種SQL,我們要重點進行關注。
4.MySQL慢查日誌分析工具
4.1 mysqldumpslow
如何進行檢視慢查詢日誌,如果開啟了慢查詢日誌,就會生成很多的資料,然後我們就可以透過對日誌的分析,生成分析報表,然後透過報表進行最佳化。
如何使用此工具: 可透過命令 : mysqldumpslow -h 檢視使用教程
mysqldumpslow -v : 檢視verbose(詳細配置)資訊
mysqldumpslow -t 10 /var/lib/mysql/mysql-slow.log : 檢視慢查詢日誌的前10個分析結果
上圖兩條就是分析的結果,每條結果都顯示是執行時間,鎖定時間,傳送的行數,掃描的行數
這個工具是最常用的工具,透過安裝mysql進行附帶安裝,但是該工具統計的結果比較少,對我們的最佳化鎖表現的資料還是比較少. (可以看下這個: pt-query-digest)
5. 透過explain查詢分析SQL的執行計劃
explain : SQL的執行計劃側面反映出了SQL的執行效率,具體執行方式只需要在執行的SQL前面加上explain關鍵詞即可。
各個欄位說明
id列數字越大越先執行,如果說數字一樣大,那麼就從上往下依次執行,id列為null的就表是這是一個結果集,不需要使用它來進行查詢。
select_type列常見的有:
A:simple:表示不需要union操作或者不包含子查詢的簡單select查詢。有連線查詢時,外層的查詢為simple,且只有一個
B:primary:一個需要union操作或者含有子查詢的select,位於最外層的單位查詢的select_type即為primary。且只有一個
C:union:union連線的兩個select查詢,第一個查詢是dervied派生表,除了第一個表外,第二個以後的表select_type都是union
D:dependent union:與union一樣,出現在union 或union all語句中,但是這個查詢要受到外部查詢的影響
E:union result:包含union的結果集,在union和union all語句中,因為它不需要參與查詢,所以id欄位為null
F:subquery:除了from子句中包含的子查詢外,其他地方出現的子查詢都可能是subquery
G:dependent subquery:與dependent union類似,表示這個subquery的查詢要受到外部表查詢的影響
H:derived:from字句中出現的子查詢,也叫做派生表,其他資料庫中可能叫做內聯檢視或巢狀select
table
顯示的查詢表名,如果查詢使用了別名,那麼這裡顯示的是別名,如果不涉及對資料表的操作,那麼這顯示為null,如果顯示為尖括號括起來的
type
依次從好到差:system,const,eq_ref,ref,fulltext,ref_or_null,unique_subquery,index_subquery,range,index_merge,index,ALL,除了all之外,其他的type都可以使用到索引,除了index_merge之外,其他的type只可以用到一個索引
A:system:表中只有一行資料或者是空表,且只能用於myisam和memory表。如果是Innodb引擎表,type列在這個情況通常都是all或者index
B:const:使用唯一索引或者主鍵,返回記錄一定是1行記錄的等值where條件時,通常type是const。其他資料庫也叫做唯一索引掃描
C:eq_ref:出現在要連線過個表的查詢計劃中,驅動表只返回一行資料,且這行資料是第二個表的主鍵或者唯一索引,且必須為not null,唯一索引和主鍵是多列時,只有所有的列都用作比較時才會出現eq_ref
D:ref:不像eq_ref那樣要求連線順序,也沒有主鍵和唯一索引的要求,只要使用相等條件檢索時就可能出現,常見與輔助索引的等值查詢。或者多列主鍵、唯一索引中,使用第一個列之外的列作為等值查詢也會出現,總之,返回資料不唯一的等值查詢就可能出現。
E:fulltext:全文索引檢索,要注意,全文索引的優先順序很高,若全文索引和普通索引同時存在時,mysql不管代價,優先選擇使用全文索引
F:ref_or_null:與ref方法類似,只是增加了null值的比較。實際用的不多。
G:unique_subquery:用於where中的in形式子查詢,子查詢返回不重複值唯一值
H:index_subquery:用於in形式子查詢使用到了輔助索引或者in常數列表,子查詢可能返回重複值,可以使用索引將子查詢去重。
I:range:索引範圍掃描,常見於使用
>,<,is null,between ,in ,like
等運算子的查詢中。J:index_merge:表示查詢使用了兩個以上的索引,最後取交集或者並集,常見and ,or的條件使用了不同的索引,官方排序這個在ref_or_null之後,但是實際上由於要讀取所個索引,效能可能大部分時間都不如range
K:index:索引全表掃描,把索引從頭到尾掃一遍,常見於使用索引列就可以處理不需要讀取資料檔案的查詢、可以使用索引排序或者分組的查詢。
L:all:這個就是全表掃描資料檔案,然後再在server層進行過濾返回符合要求的記錄。
possible_keys : 在查詢一條SQL的時候, 這個SQL有可能會使用到多個索引,但是SQL在執行的時候, 只會選擇其中的一個索引來使用
查詢可能使用到的索引都會在這裡列出來
key : 兩個以上的索引稱為複合索引
查詢真正使用到的索引,select_type為index_merge時,這裡可能出現兩個以上的索引,其他的select_type這裡只會出現一個。
key_len
用於處理查詢的索引長度,如果是單列索引,那就整個索引長度算進去,如果是多列索引,那麼查詢不一定都能使用到所有的列,具體使用到了多少個列的索引,這裡就會計算進去,沒有使用到的列,這裡不會計算進去。留意下這個列的值,算一下你的多列索引總長度就知道有沒有使用到所有的列了。要注意,mysql的ICP特性使用到的索引不會計入其中。另外,key_len只計算where條件用到的索引長度,而排序和分組就算用到了索引,也不會計算到key_len中。
ref
如果是使用的常數等值查詢,這裡會顯示const,如果是連線查詢,被驅動表的執行計劃這裡會顯示驅動表的關聯欄位,如果是條件使用了表示式或者函式,或者條件列發生了內部隱式轉換,這裡可能顯示為func
rows
這裡是執行計劃中估算的掃描行數,不是精確值
extra
這個列可以顯示的資訊非常多,有幾十種,常用的有
A:distinct:在select部分使用了distinc關鍵字
B:no tables used:不帶from字句的查詢或者From dual查詢
C:使用not in()形式子查詢或not exists運算子的連線查詢,這種叫做反連線。即,一般連線查詢是先查詢內表,再查詢外表,反連線就是先查詢外表,再查詢內表。
D:using filesort:排序時無法使用到索引時,就會出現這個。常見於order by和group by語句中
E:using index:查詢時不需要回表查詢,直接透過索引就可以獲取查詢的資料。
F:using join buffer(block nested loop),using join buffer(batched key accss):5.6.x之後的版本最佳化關聯查詢的BNL,BKA特性。主要是減少內表的迴圈數量以及比較順序地掃描查詢。
G:using sort_union,using_union,using intersect,using sort_intersection:
using intersect:表示使用and的各個索引的條件時,該資訊表示是從處理結果獲取交集
using union:表示使用or連線各個使用索引的條件時,該資訊表示從處理結果獲取並集
using sort_union和using sort_intersection:與前面兩個對應的類似,只是他們是出現在用and和or查詢資訊量大時,先查詢主鍵,然後進行排序合併後,才能讀取記錄並返回。
H:using temporary:表示使用了臨時表儲存中間結果。臨時表可以是記憶體臨時表和磁碟臨時表,執行計劃中看不出來,需要檢視status變數,used_tmp_table,used_tmp_disk_table才能看出來。
I:using where:表示儲存引擎返回的記錄並不是所有的都滿足查詢條件,需要在server層進行過濾。查詢條件中分為限制條件和檢查條件,5.6之前,儲存引擎只能根據限制條件掃描資料並返回,然後server層根據檢查條件進行過濾再返回真正符合查詢的資料。5.6.x之後支援ICP特性,可以把檢查條件也下推到儲存引擎層,不符合檢查條件和限制條件的資料,直接不讀取,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儲存引擎掃描的記錄數量。extra列顯示using index condition
J:firstmatch(tb_name):5.6.x開始引入的最佳化子查詢的新特性之一,常見於where字句含有in()型別的子查詢。如果內表的資料量比較大,就可能出現這個
K:loosescan(m..n):5.6.x之後引入的最佳化子查詢的新特性之一,在in()型別的子查詢中,子查詢返回的可能有重複記錄時,就可能出現這個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查詢資料字典庫,執行計劃過程中就發現不可能存在結果的一些提示資訊
filtered
使用explain extended時會出現這個列,5.7之後的版本預設就有這個欄位,不需要使用explain extended了。這個欄位表示儲存引擎返回的資料在server層過濾後,剩下多少滿足查詢的記錄數量的比例,注意是百分比,不是具體記錄數。
6. 具體慢查詢最佳化的案例
6.1 函式 max() 的最佳化
例如: 查詢訂單的最後支付時間
select max(payment_date) from payment;
最佳化前:
檢視執行計劃 :
explain select max(payment_date) from payment;
可以看到顯示的執行計劃,並不是很高效,可以拖慢伺服器的效率,如何最佳化了?
建立索引 :
create index inx_paydate on payment(payment_date);
索引是順序操作的,不需要掃描表,執行效率就會比較恆定!
6.2) 函式 count(*) 的最佳化
需求:在一條SQL中同時查詢2006年和2007年電影的數量
錯誤寫法 :
select count(*) from film where release_year='2006' or release_year='2007';
這種查詢只能查詢出2006年和2007年的總數量, 但是2006年和2007年分別是多少無法判斷出來
正確的編寫方式:
SELECT release_year, COUNT(*) FROM film GROUP BY release_year HAVING release_year='2006' OR release_year='2007';
區別:count(*)和count(id)
create table t(id int);
insert into t values(1),(2),(null);
count(*):select count(*)from t;
count(id):select count(id)from t;
說明:
count(id)是不包含null的值
count(*)是包含null的值
在建立表的時候, 儘可能的使用not null 的約束, 保證每一個欄位預設值不是null值, 這樣在執行count操作的時候, 就可以直接統計某一個欄位的內容, 而不是統計所有的欄位個數。
6.3 子查詢的最佳化
子查詢是我們在開發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式,在通常情況下,需要把子查詢最佳化為join查詢但在最佳化是需要注意關聯鍵是否有一對多的關係,要注意重複資料。
在編寫程式碼的時候, 如果使用子查詢可能會比多表連線查詢更加的簡單, 所以在開發階段, 可以使用子查詢, 只要能夠滿足需要就可以,但是在正式上線的商業化使用的時候, 儘可能將子查詢更改jon查詢會更好的一點,join查詢的效率要比子查詢效率更高
檢視我們所建立的t表:
create table t1(tid int);
接下來我們建立一個t1表
create table t1(tid int);
insert into t1 values(1);
我們要進行一個子查詢,需求:查詢t表中id在t1表中tid的所有資料;
select * from t where t.id in (select t1.tid from t1);
接下來我們用join的操作來進行操作
select id from t join t1 on t.id =t1.tid;
透過上面結果來看,查詢的結果是一致的,我們就將子查詢的方式最佳化為join操作。
接下來,我們在t1表中再插入一條資料
insert into t1 values (1);
select * from t1;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使用子查詢方式進行查詢,返回的結果就是如下圖所示:
如果使用join方式進行查詢,如下圖所示: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一對多的關係,會出現資料的重複,我們為了方式資料重複,不得不使用distinct關鍵詞進行去重操作
注意:這個一對多的關係是我們開發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坑,出現資料重複,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總結: 需要將子查詢更為 join 查詢,效率比較高的
6.4 group by的最佳化
需求:每個演員所參演影片的數量-(影片表和演員表)
explain select actor.first_name,actor.last_name,count(*) from sakila.film_actor inner join sakila.actor using(actor_id) group by film_actor.actor_id;
最佳化後的SQL:
explain select actor.first_name,actor.last_name,c.cnt from sakila.actor inner join ( select actor_id,count(*) as cnt from sakila.film_actor group by actor_id) as c using(actor_id);
說明:從上面的執行計劃來看,這種最佳化後的方式沒有使用臨時檔案和檔案排序的方式了,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了索引。查詢效率老高了。
這個時候我們表中的資料比較大,會大量的佔用IO操作,最佳化了sql執行的效率,節省了伺服器的資源,因此我們就需要最佳化。
注意:
mysql 中using關鍵詞的作用:也就是說要使用using,那麼表a和表b必須要有相同的列。
using(id) 類似於: on a.id = b.id
在用Join進行多表聯合查詢時,我們通常使用On來建立兩個表的關係。其實還有一個更方便的關鍵字,那就是using。
如果兩個表的關聯欄位名是一樣的,就可以使用Using來建立關係,簡潔明瞭。
6.5 Limit查詢的最佳化
Limit常用於分頁處理,時長會伴隨order by從句使用,因此大多時候使用Filesorts這樣會造成大量的IO問題。
需求:查詢影片id和描述資訊,並根據主題進行排序,取出從序號50條開始的5條資料。
select film_id,description from sakila.film order by title limit 50,5;
在檢視一下它的執行計劃:
對於這種操作,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最佳化方式了?
最佳化步驟1:
使用有索引的列或主鍵進行order by操作,因為大家知道,innodb是按照主鍵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序的。可以避免很多的IO操作。
最佳化1:
select film_id,description from sakila.film order by film_id limit 50,5;
檢視一下執行計劃
那如果我們獲取從500行開始的5條記錄,執行計劃又是什麼樣的了?
explain select film_id,description from sakila.film order by film_id limit 500,5
隨著我們翻頁越往後,IO操作會越來越大的,如果一個表有幾千萬行資料,翻頁越後面,會越來越慢,因此我們要進一步的來最佳化。
最佳化步驟2
記錄上次返回的主鍵, 在下次查詢時使用主鍵過濾。(說明:避免了資料量大時掃描過多的記錄)
上次limit是50,5的操作,因此我們在這次最佳化過程需要使用上次的索引記錄值
最佳化2:
select film_id,description from sakila.film where film_id >55 and film_id<=60 order by film_id limit 0,5;
結論:掃描行數不變,執行計劃是很固定,效率也是很固定的
注意事項:
主鍵要順序排序並連續的,如果主鍵中間空缺了某一列,或者某幾列,會出現列出資料不足5行的資料;如果不連續的情況,建立一個附加的列index_id列,保證這一列資料要自增的,並新增索引即可。
總結:
儘可能避免 filesorts(檔案排序) 和 row的掃描(越少越好)
因為這兩種操作都會增加io操作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24420/viewspace-292550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資料庫查詢和資料庫(MySQL)索引的最佳化建議資料庫MySql索引
- 可伸縮NoSQL資料庫的五條建議SQL資料庫
- 資料庫日常運維中的幾個操作建議資料庫運維
- MySQL不建議用UUID做innodb主鍵的幾條原因MySqlUI
- MySQL的最佳化建議和策略MySql
- MySQL資料庫優化:縮小資料的五點建議VCMySql資料庫優化
- 【MySQL】資料庫最佳化MySql資料庫
- mysql資料庫最佳化MySql資料庫
- 快速學習新技術的幾條建議
- 管理好ORACLE資料表的幾個建議Oracle
- 資料庫優化建議資料庫優化
- MySQL資料庫設計規範和優化建議MySql資料庫優化
- MySQL資料庫效能最佳化MySql資料庫
- mysql資料庫SQL最佳化MySql資料庫
- 寫給資料分析師的幾點建議
- SequoiaDB資料庫之建議資料庫
- 保護消費者資料的10條安全建議
- 關於加強MYSQL安全的幾點建議MySql
- 給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幾條建議計算機
- mysql資料庫最佳化彙總MySql資料庫
- mysql資料庫SQL最佳化2MySql資料庫
- mysql資料庫SQL最佳化3MySql資料庫
- db2資料庫下幾條有用的命令DB2資料庫
- MySql資料庫備份的幾種方式MySql資料庫
- 資料遷移中的資料庫檢查和建議資料庫
- 設計HBase資料庫資料表有關的建議資料庫
- mysql5.6預設有幾個資料庫?mysql5.6初始有幾個資料庫?MySql資料庫
- 國產資料庫選型避坑 | 以我二十多年資料庫市場的經驗,給幾點建議資料庫
- 談談構建有效資料治理策略的10條建議
- 關於Oracle資料庫與MySQL資料庫的幾點區別Oracle資料庫MySql
- ABAP程式碼執行時間最佳化的幾點建議
- MySQL資料庫開發的36條軍規MySql資料庫
- mysql對資料庫表建索引MySql資料庫索引
- mysql資料庫最佳化需要遵守的原則MySql資料庫
- php連線mysql資料庫的幾種方法PHPMySql資料庫
- 使用恢復建議恢復資料庫資料庫
- MySQL 資料庫生成 10000 條測試資料MySql資料庫
- 24條 Docker 建議D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