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稅收首破萬億:BAT進納稅百強榜

佚名發表於2016-01-11

上海2015年稅收首度突破萬億元大關。

澎湃新聞獲悉,2015年,上海市稅務部門組織收入完成11230.4億元,同比增長22%,首度突破萬億元大關。

剔除證券交易印花稅後,稅收收入完成9886.1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11.3%。其中,第三產業稅收收入6665.6億元,佔全市稅收收入的67.4%;第二產業稅收收入3218.4億元,佔全市稅收收入的32.6%。

當天,官方公佈的納稅百強企業名單中,上海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762.03億元的納稅額,在工業企業中位列第一,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交通銀行以137.1億元的納稅額,在第三產業企業中位列第一,浦發銀行、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

金融業貢獻增大,房地產企業排名大幅下滑

2015年,上海市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共繳納稅款1572.5億元,同比增長13.2%,剔除證券交易印花稅後,佔全市稅收收入的15.9 %,佔第三產業稅收收入總量的23.6%。第三產業納稅百強榜反映出上榜的三產企業對稅收收入做出的突出貢獻,稅收貢獻度由從去年的15.6%提高至今年的15.9%,也反映出上海市三產主導地位基本確立且發展勢頭良好。

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中,金融業企業佔席最多,高達47席,較去年42席增加5席,共繳納稅款956.4億元,同比增長36.8%,佔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稅收合計數的60.8%。

上榜的金融企業呈現 “三個增多”特點:

一是進入排名前10位的企業增多,由去年的5席增加到7席,其中“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繼續高居榜首;

二是金融要素市場企業增多,由去年的3席增加到今年的5席,其中“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黃金交易所”首次入榜;

三是銀行業全國性業務總部增多,隨著上海的金融市場體系不斷健全,國有四大行和商業銀行紛紛搶灘上海,本次有7家全國性業務總部上榜,比去年增加2席,這些特點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深入推進緊密相連。

與之對應,房地產企業和商業企業下降明顯。房地產企業由去年11席減至7席,且排名大幅下降,都位於50名以後,一定程度上說明本市經濟對房地產依賴正在減弱,經濟結構日趨合理。

受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商業企業由去年29席減至24席,且名次下降較大,前十位中由去年3席減至1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企業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在榜單中的席位從去年的4席增至6席,網際網路明星企業“百度(中國)有限公司”、“騰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成品油消費稅政策增收助力兩石化企業稅收均超百億元

2015年,上海市工業納稅百強企業共繳納稅款1744.7億元,佔全市稅收收入的17.6 %,佔第二產業稅收收入總量的54.2 %。

工業納稅百強企業中,六個重點行業工業企業佔有重要地位,佔59席,繳納稅收777億元,佔工業納稅百強企業稅收合計數的44.5%。受成品油消費稅政策增收因素影響,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分公司”等2戶企業稅收規模均超百億元。上海大眾汽車和上汽通用汽車兩家企業雖然受減產和去庫存壓力影響,稅額較上年有所下降,但排名仍然靠前,分列第二、第五位。反映出上海市重點工業在推動經濟發展、產業升級、貢獻稅收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表現出加速發展態勢,以“上海羅氏製藥公司”、“中美上海施貴寶製藥公司”為代表的生物醫藥製造企業上榜,繳納稅收17.2億元,同比增長59.3%。有“上海電氣電站裝置公司”、“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小糸車燈有限公司”、“上海索廣映像公司”等5戶高階裝備、新一代資訊科技企業上榜。反映出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經濟科技競爭制高點和經濟稅源增長點的發展態勢。

上海自貿區建設成效進一步顯現

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兩年多以來,發展迅猛,成效顯著。

2014年上海自貿區企業在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中佔10席,在工業納稅百強企業中佔3席。2015年4月上海自貿區進一步擴區以後,入住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上榜企業數量和規模大幅提升,今年在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中佔53席,其中,34戶企業為金融企業;在工業納稅百強企業中佔11席。上述合計上榜64席企業中,28戶企業為涉外企業,包括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等。這說明上海自貿試驗區作為推進改革創新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以及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實現協同發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2015年第三產業稅收排名前100位企業名單:

上海稅收首破萬億:BAT進納稅百強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