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彩電暗戰:網際網路電視最吸引使用者的是什麼?

佚名發表於2016-11-30

阿里巴巴的雙十一銷售額再次重新整理的記錄,1207億的銷售額也反映了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的消費趨勢,不難發現,每年的雙十一,品牌商都會備大量的貨給電商渠道,並且大部分都打上了“網際網路”的標籤,從手機、電冰箱到電視,無一例外。而今年的雙十一的網際網路電視的銷售資料也可以代表一個新的轉折點,我們今天就從雙十一資料方面聊聊這兩年網際網路電視的發展。

高速增長的背後是使用者對於內容的強烈需求

根據艾瑞的《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電視研究報告》的資料,雖然智慧電視銷售增長率2013年爆發後趨穩,但是在平板電視銷量中的佔比卻越來越高,預期2016年將佔整個電視市場銷量的85%以上,而到2018年將達93%以上,年銷售量將超過5200萬臺,總保有量超過2億臺:

行業界定的網際網路電視和智慧電視並非指是否能播放或者主要依賴播放網際網路影片資源,廣義的智慧電視包含網際網路電視,而狹義的智慧電視其實特指傳統平板電視增加相關智慧模組部分實現可聯網播放網際網路影片資源,其他方面和傳統電視差別不大;狹義的網際網路電視指不僅主要用於播放網際網路影片資源且設計研發、製造配送和銷售體系都主要基於網際網路考慮的專有品牌和型號。

樂視基本算第一個純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其後在2013年大爆發後陸續出現了小米、微鯨、暴風、風行、PPTV等多達近20個純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國內一些傳統電視品牌也紛紛推出網際網路電視子品牌如創維的酷開、海爾的模卡、康佳的KKTV等,經過2、3年的時間早成為了線上銷量的王者,佔到整個網際網路線上銷售智慧電視數量的70%以上,不僅大大擠壓了線下銷售渠道,而且將日韓歐多數品牌逼到了中低端出貨銳減、高階難以支撐市場佔有率和銷售量的困境。

網際網路電視最吸引使用者的是什麼?

行業調查顯示,一是價格、二是內容。價格上,相同尺寸和規格的情況下,網際網路電視比國產傳統電視平均低20%以上,而這個部分一方面是因為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基本輕資產運營,更重要的方面是主要基於網際網路線上銷售減少了2-3層中間商環節,得以取得明顯的價格優勢;內容上,傳統電視品牌在智慧電視上以往多半簡單實現智慧化部分,配置偏低,且重視同牌照提供方合作取得合法資格,內容方面交給使用者自主選擇安裝,而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基於豐富的網際網路產品運營經驗,硬體配置往往高出同檔傳統電視,能實現相對流暢的使用體驗,而且更重視內容資源,這其中無論樂視、PPTV等本身就做影片平臺起家的,還是小米、微鯨等其他品牌都積極同愛奇藝、芒果、優酷等線上影片資源提供方深度合作,或買電視送影片VIP或提供優惠力度很大的影片VIP購買價格吸引使用者,加上UI介面、韌體最佳化等方面比一般傳統電視品牌更到位,獲得習慣網際網路購物體驗的年輕人們支援就不難理解了。

使用者對於網際網路電視的痛點在哪裡?

傳統電視品牌和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各自有自己的優缺點:

而在快速成長、市場佔有率快速提升之後,國產網際網路電視品牌也遭遇一些問題:

1、硬體依賴性強:電視智慧晶片主流還是普遍採用Mstar晶片,少數採用高通、AML晶片,只有極個別採用國產華為晶片,幾乎沒有一家有自主研發製造智控晶片的能力;中高階皮膚依賴夏普、三星、LG、JDI、群創等日韓和臺灣廠商的供應,使用京東方等國產皮膚的極少,自己有大尺寸皮膚生產能力的更是鳳毛麟角。

2、核心技術不足:不要說相比夏普、索尼,即使相比國內傳統電視品牌,純網際網路電視品牌的核心技術積累幾乎可以說完全沒有,硬體方面基本上屬於搭積木式的造電視,尤其是在作為電視至關重要的色彩和畫質最佳化、動態補償、背光控制等方面只能是方案商給過來什麼用什麼,同樣一塊液晶皮膚、同樣的智慧處理晶片方案,做出來的電視色彩表現和畫面效果差距卻比較明顯。

3、廣告太多:網際網路電視品牌的電視產品雖有價格的優勢但是越來越多的電視廣告也讓很多使用者不堪其擾,一些電視的開個機都得看半分多甚至1、2分鐘廣告,一些電視進入本地影片播放器想播放隨身碟的電影也難逃廣告魔爪,還有越來越多的線上影片不是VIP會員的話,片頭廣告已經長達120秒,這些都讓消費者在更新換代電視或者選購第二臺的時候可能會不再選擇這個品牌。

艾瑞的調查也顯示在播放流暢、畫面品質、內容豐富、響應速度等幾個方面使用者滿意度乖離度最大:

轉型,傳統廠商想要“生存”的必由之路

從上面幾個方面看,傳統電視品牌想要獲得線上銷量的突破,在網際網路電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轉型是必由之路。而今年“雙11”夏普被鴻海富士康收購後積極轉型是國際大品牌第一個推出純網際網路電視的廠商,夏普選擇了不做獨立子品牌而將設計、開發、合作和銷售渠道向網際網路電視玩法傾斜做專屬系列,這種做法的好處在於能避免不必要的內耗同時充分利用已有的品牌認知度和口碑。

夏普問鼎淘寶“雙11”大家電銷售榜首,是近年國際大品牌所僅見,這在價格極為敏感的線上銷售渠道難能可貴,夏普是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呢?這不得不讓人回過頭來審視下鴻海富士康入主後夏普的變化。

富士康“撐腰”的背後,夏普扭虧之路

說了這麼多,品牌廠商想要在中國紮根,必須經過本土化的改變,此次雙十一的資料也可以充足的證明這一點,我們不難發現,夏普作為此次雙十一網際網路電視銷售的黑馬,引起了業內的注意,當然,夏普的出色表現,也是可以代表被“富士康”收購後,一次實力的證明,從傳統硬體的優勢,也逐漸轉向了內容方面。

富士康收購夏普後新社長戴正吳推行的全部使用英文解決了中日員工有效溝通的問題、回購夏普總部大樓和回補去年的減薪安定老員工心態;在保障普通員工不減薪的情況下,實行更為嚴格的成本削減計劃,如對高層薪資、用車等調整,建立“賞罰分明”的人事制度,並著力降低夏普物流成本;將原有的各自為政的分公司重新整合,收回委外、降低借款利息,強化各事業體權責等;加大原有產品促銷力度和鼓勵富士康員工內購來去庫存,縮減原有品類繁多的大家電特別是智慧電視型號,改善原料採購和軟體維護的碎片化。

透過這些措施,夏普半年報(4-9月)近3年首次實現營業利潤7900萬日元,扭虧為盈,但應該看到,扭虧的實現基本來自於內部的挖潛節流,而且實現增長的主要是家電部門。

新夏普的轉型之路

2016年10月中旬雲棲大會上郭台銘站臺釋出的夏普網際網路電視選定和阿里巴巴深度合作、雙11在天貓和蘇寧易購首發上市,這標誌著新夏普第一款產品的面世,也昭示了作為百年老店的電視傳統品牌夏普開始轉型,而且是國際電視大品牌轉型網際網路電視的首開先河。

硬體上新產品特別是分體系列的兩款大屏採用了業內目前幾乎頂配、軟體上由阿里操刀使用最新的YunOS for TV6.0無廣告10秒內急速開機可以說直擊很多消費者吐槽的不少網際網路電視軟肋、內容資源上贈送32個月的優酷VIP會員。

而價格上,整合後的夏普和富士康從以前的外部代工關係變為內部分工合作,一體化帶來的是夏普10代線螢幕、調色倍速最佳化技術等和富士康的物料採購、裝配製造、倉儲物流等方面的高效低價結合;而網際網路電商平臺首發銷售減少了中間商環節和賣場成本,相比原來線下銷售為主的同檔產品降了很多,價效比凸顯。

2個多月的時間,新夏普可以說首戰告捷,不過僅僅是第一場接觸戰,其他進口品牌集體低迷尚未轉型、國產品牌高階電視認可的人少,夏普分體70 產品創雙11大家電單品銷量第一應該說主要是看準了以後打了滿場對手一個虛弱的結合部,而45 、50 產品在同等尺寸規格的競爭中並未能佔上風,後續市場策略或後續產品能否改觀還需要觀察。

內容為王的時代,品牌上在網際網路市場上的“敲門磚”

從價格到硬體,網際網路產品已經經過了兩個時代的變革,而今年的趨勢逐漸迴歸本質:內容,在消費升級的時代,除了使用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外,內容才是吸引他們最重要的因素,小米、樂視、夏普等廠商也紛紛看到了這個趨勢,對比之下,低價的策略已經很難成為拉動電視銷量的增長因素,以夏普為代表的技術型品牌商已經開始發力,當然硬體的技術還是產品的本質價值的體現,如果硬體比喻成綠葉,而內容與軟體就是紅花,軟硬兼施才是未來網際網路的王道組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