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系統安全運維整改參考
部署架構圖
部署架構圖透過圖形化的方式,直觀地展示了系統各個元件之間的物理或邏輯關係、部署方式以及相互之間的依賴關係。這使得運維人員能夠快速理解系統的整體架構,無需深入閱讀大量文字描述。在系統規劃階段,部署架構圖有助於運維人員明確系統的硬體和軟體需求,以及各元件的部署位置。在系統維護階段,運維人員則可以根據部署架構圖快速定位問題所在,並採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同時,它也為系統的擴容、升級等提供了參考依據。透過部署架構圖,運維人員可以清晰地看到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連線方式。這有助於在系統出現問題時快速定位並解決,同時也為系統的未來擴充套件提供了方便。運維人員可以根據系統的實際執行情況,對架構圖進行調整和最佳化,以提高系統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充套件性。部署架構圖是一種通用的語言,它使得不同技術背景的團隊成員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無論是開發人員、測試人員還是運維人員,都可以透過檢視部署架構圖來了解系統的整體情況,從而更好地完成各自的工作。
資料庫安全整改
1.密碼複雜度要求
檢查賬號預設密碼和弱密碼, 口令長度至少8位,幷包括數字、小寫字母、大寫字母和特殊符號四類中至少兩類。且5次以內不得設定相同的口令。密碼應至少每 90 天進行更換。
增強賬戶安全性
防止暴力破解:複雜的密碼組合可以大大增加暴力破解的難度。密碼中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字元的混合,以及足夠的長度,使得攻擊者難以透過窮舉法猜測密碼。
提高密碼強度:密碼複雜度要求使用者不能僅使用簡單的、常見的密碼,這有助於抵禦字典攻擊和社工攻擊。
符合安全標準和規範
滿足法律法規要求:在網路安全領域,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企業或組織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來保護使用者資料。密碼複雜度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安全措施。
遵循行業標準:網路安全等保(如等保三級)是行業內普遍遵循的安全標準,對密碼複雜度提出明確要求,以確保資訊系統的安全穩定執行。
降低安全風險
減少內部威脅:複雜的密碼可以降低內部人員惡意訪問或洩露敏感資訊的風險。即使內部人員知道了部分密碼資訊,由於密碼的複雜性,他們也很難完全猜解出完整的密碼。
應對外部攻擊:在外部攻擊日益頻繁的今天,複雜的密碼是抵禦駭客入侵的第一道防線。透過提高密碼複雜度,可以顯著降低系統被非法入侵的風險。
2.賬號許可權管理
以普通賬號安全執行,禁止以管理員賬號許可權執行。
應按照使用者分配賬號,避免不同使用者間共享賬號。
應刪除或鎖定與資料庫執行、維護等工作無關的賬號。
限制具備資料庫超級管理員(SYSDBA )許可權的使用者遠端登入。
啟用資料字典保護,只有 SYSDBA 許可權使用者才能訪問資料字典、基礎表。
普通賬號安全執行,禁止以管理員賬號許可權執行:
原因:管理員賬號通常擁有對系統的完全控制權,包括修改系統配置、訪問敏感資料等。如果普通任務以管理員許可權執行,一旦這些賬號被惡意利用,攻擊者將能夠執行幾乎不受限制的操作,導致嚴重的資料洩露或系統破壞。因此,限制管理員許可權的使用範圍,可以顯著降低系統面臨的風險。
應按照使用者分配賬號,避免不同使用者間共享賬號:
原因:共享賬號使得追蹤使用者活動和確定責任變得困難。如果多個使用者使用同一賬號,那麼任何一人的不當操作都可能影響賬號的安全性,甚至可能被惡意使用者利用進行非法活動。此外,共享賬號也違反了最小許可權原則,即使用者應僅擁有完成其任務所需的最小許可權集。
應刪除或鎖定與資料庫執行、維護等工作無關的賬號:
原因:多餘的、不再使用的賬號是潛在的安全風險。這些賬號可能被遺忘或被惡意使用者發現並利用,從而繞過正常的安全控制措施。定期清理這些賬號可以減少攻擊面,降低系統被非法入侵的風險。
限制具備資料庫超級管理員(SYSDBA)許可權的使用者遠端登入:
原因:SYSDBA是資料庫中最高的許可權級別,擁有對資料庫的全部控制權。如果允許這類使用者遠端登入,那麼他們面臨的網路安全威脅將大大增加,包括但不限於網路釣魚、中間人攻擊等。限制遠端登入可以減少這些風險,同時確保只有經過物理驗證或高度信任的網路連線才能訪問這些高許可權賬號。
啟用資料字典保護,只有 SYSDBA 許可權使用者才能訪問資料字典、基礎表:
原因:資料字典和基礎表包含了資料庫的核心後設資料和結構資訊,是資料庫正常執行的基礎。如果這些資訊被未經授權的使用者訪問或修改,可能導致資料庫損壞或資料丟失。透過限制只有SYSDBA許可權的使用者才能訪問這些資料,可以確保它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未授權修改和潛在的資料洩露。
3.訪問控制
在資料庫層面啟用IP地址訪問控制,精確控制訪問的來源,禁止開放網際網路訪問.
1)增強資料庫安全性
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透過限制只有特定IP地址或IP地址段能夠訪問資料庫,可以顯著減少未經授權的訪問嘗試。這可以有效防止駭客或惡意使用者透過網路掃描工具發現資料庫並進行攻擊。
減少潛在攻擊面:開放資料庫給網際網路訪問意味著任何連線到網際網路的裝置都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攻擊源。透過啟用IP地址訪問控制,可以大幅減少這種風險,因為攻擊者需要首先獲得被允許的IP地址才能發起攻擊。
2)保護敏感資料
防止資料洩露:資料庫中可能儲存了大量的敏感資訊,如使用者資料、財務記錄等。如果資料庫被未經授權的使用者訪問,這些資訊就可能被洩露,給企業或使用者帶來嚴重的損失。透過啟用IP地址訪問控制,可以確保只有合法的使用者或系統能夠訪問資料庫,從而降低資料洩露的風險。
符合資料保護法規: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嚴格的資料保護法規,要求企業或組織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來保護使用者資料。啟用IP地址訪問控制是符合這些法規要求的一種有效手段。
3)提高效能和管理效率
減少不必要的網路流量:如果資料庫對網際網路開放,那麼任何連線到網際網路的裝置都可能嘗試訪問資料庫,這會導致大量的不必要的網路流量。透過啟用IP地址訪問控制,可以限制只有必要的流量才能訪問資料庫,從而提高網路效能和頻寬利用率。
簡化管理和監控:透過精確控制訪問來源,資料庫管理員可以更容易地管理和監控資料庫的訪問情況。他們可以更容易地識別出異常訪問行為,並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4)防止內部威脅
減少內部誤操作:有時候,內部員工可能會因為誤操作而訪問到他們不應該訪問的資料庫。透過啟用IP地址訪問控制,可以確保只有特定的人員或系統才能訪問特定的資料庫,從而減少內部誤操作的風險。
提高安全意識:啟用IP地址訪問控制還可以提高內部員工的安全意識。他們會意識到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人員或系統才能訪問資料庫,從而更加註意保護自己的賬號和密碼等資訊。
4.審計管理
資料庫應配置審計功能,根據業務要求制定資料庫審計策略。
1)保障資料安全
實時監控與記錄:資料庫審計功能能夠實時監控和記錄所有對資料庫的訪問和操作,包括資料訪問、修改、刪除等行為。這有助於及時發現和阻止潛在的安全威脅,如外部攻擊或內部員工的不當行為,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異常行為檢測:審計功能可以識別異常活動,如大量資料的突然訪問或異常時間的訪問,從而採取及時的防護措施,防止資料洩露或被篡改。
2)滿足合規要求
法律法規遵循:許多行業和地區都有嚴格的資料保護和隱私法規,如GDPR、HIPAA、SOX等。這些法規要求組織對其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和保護,並能夠提供詳細的審計記錄,以證明其合規性。透過資料庫審計功能,組織可以生成詳盡的審計日誌,記錄所有對資料庫的訪問和操作,滿足法規要求。
合規性報告:審計記錄還可以作為合規報告的一部分,向監管機構證明組織的資料管理和保護措施是符合要求的。此外,審計功能還可以幫助識別和解決合規性問題,避免因不合規而面臨的法律風險和罰款。
3)最佳化資料庫效能
效能監控:透過資料庫審計功能,組織可以詳細瞭解資料庫的使用情況和操作模式。這些資訊可以幫助識別資料庫效能的瓶頸和問題,例如哪些查詢執行時間過長、哪些操作頻繁發生等。基於這些審計記錄,資料庫管理員可以最佳化資料庫的結構和配置,提升資料庫的效能和響應速度。
問題排查與響應:當資料庫發生安全事件或效能問題時,審計功能可以提供詳細的操作記錄,幫助組織快速響應和排查問題。透過審計日誌,組織可以追蹤到具體的操作和責任人,瞭解問題的發生時間和原因,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修復和處理。
4)提升資料管理的透明度
操作記錄透明:資料庫審計功能使得所有對資料庫的訪問和操作都有據可查,提高了資料管理的透明度。這種透明度有助於組織更好地掌握資料庫的執行狀態,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支援審計與評估:審計記錄還可以作為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一部分,向管理層和監管機構提供詳細的資料操作記錄,證明組織的資料管理和保護措施是符合要求的。
5)支援業務決策和最佳化
資料驅動決策:審計日誌提供了詳細的資料操作記錄,這些記錄可以作為業務決策的重要依據。透過分析審計日誌,組織可以瞭解資料的使用情況和使用者行為模式,從而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
識別改進方向:審計記錄還可以幫助識別業務流程中的瓶頸和問題,提供改進的方向和建議,提升業務的效率和效果。
5.埠設定
修改預設資料庫服務埠【老系統具備條件的實施,新系統需實施】
提高安全性
減少攻擊面:資料庫的預設埠(如MySQL的3306,SQL Server的1433)是眾所周知的,這使得資料庫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透過修改預設埠,可以降低被惡意使用者掃描和攻擊的風險,因為攻擊者需要首先確定資料庫使用的新埠才能發起攻擊。
增加攻擊難度:即使攻擊者知道資料庫的存在,但由於埠已更改,他們需要進行額外的掃描或探測工作才能找到正確的埠,從而增加了攻擊的難度和成本。
6.加密資料
加密客戶端與資料庫之間或中介軟體與資料庫之間的網路傳輸資料。【具備條件的實施】
1)保護資料隱私和機密性
防止資料洩露:未經加密的資料在傳輸過程中容易被駭客、未經授權的第三方監聽和擷取,導致敏感資訊如使用者憑據、信用卡資訊、個人身份、銀行賬號、商業秘密等洩露。加密技術可以有效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確保資料在傳輸過程中的隱私和機密性。
符合法規要求:許多行業和法規(如《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要求對特定型別的資料進行加密處理,以確保使用者隱私和資訊保安。加密網路傳輸資料是滿足這些法規要求的重要手段。
2)確保資料完整性和真實性
防止資料篡改:未加密的資料在傳輸過程中可以輕易被中間人修改或插入惡意內容。透過加密,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得以保障,任何對資料的非法更改在解密時都能被發現。
訊息摘要演算法:在加密過程中,可以使用訊息摘要演算法(如SHA-256)來生成資料的唯一指紋,並在傳輸過程中一同傳送。接收方在解密後可以重新計算資料的指紋,並與傳送方提供的指紋進行比對,從而驗證資料的完整性。
3)防止中間人攻擊和其他安全威脅
中間人攻擊防護:中間人攻擊是一種常見的網路攻擊方式,攻擊者可以在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截獲並篡改傳輸的資料。加密技術可以有效防止這種攻擊,因為加密後的資料對攻擊者來說是不可讀的。
提升安全性:除了中間人攻擊外,加密還可以防止其他型別的安全威脅,如拒絕服務攻擊(DoS/DDoS)。雖然加密本身不直接防止DoS/DDoS攻擊,但它可以透過加密通訊使得攻擊者更難分析流量特徵,從而增加攻擊難度。
4)建立使用者信任
信任基礎:對於線上交易和服務(如電子商務、網上銀行、遠端辦公等場景),資料加密是構建使用者信任的基礎。使用者知道他們的資料在傳輸過程中是安全的,因此更願意使用這些服務。
增強品牌形象:企業透過實施資料加密措施,可以展示其對使用者隱私和資料安全的重視,從而增強品牌形象和使用者忠誠度。
5)技術實現
SSL/TLS協議:SSL(安全套接層)和TLS(傳輸層安全)協議是為網路通訊提供端到端加密的標準方式。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可以建立基於SSL/TLS的加密連線,確保傳輸資料的安全。
端到端加密:端到端加密是指資訊由傳送端自動加密,並透過TCP/IP進行資料包封裝,然後作為不可閱讀和不可識別的資料穿過網際網路。當這些資訊到達目的地時,將被自動重組、解密成為可讀的資料。
7.補丁更新
在保證業務及網路安全的前提下,經過相容性測試後更新補丁。
1)提升系統安全性
軟體系統和網路環境中存在的漏洞是駭客和惡意攻擊者利用的主要目標。補丁通常是為了修復這些已知漏洞而釋出的,透過及時應用補丁,可以顯著降低系統被攻擊的風險,提升整體的安全性。
2)防止資料洩露和損壞
未修復的漏洞可能導致敏感資料洩露或被非法訪問,甚至可能被惡意篡改或刪除。更新補丁可以修復這些漏洞,從而保護儲存在系統或網路中的資料不被非法獲取或破壞。
3)確保業務連續性
業務連續性是企業運營的關鍵。如果系統或網路因為未修復的漏洞而遭受攻擊,可能導致服務中斷、資料丟失或業務受損。透過及時更新補丁,可以確保系統穩定執行,避免因安全問題導致的業務中斷。
4)遵守法規和標準
許多行業和地區都有關於資訊保安和資料保護的法規和標準,要求企業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來保護使用者資料。更新補丁是遵守這些法規和標準的重要一環,有助於企業避免法律風險和罰款。
5) 相容性測試的重要性
在更新補丁之前進行相容性測試是為了確保補丁與現有的系統、軟體和網路環境相容,不會引入新的問題或導致現有功能失效。這是因為補丁可能會修改系統檔案或配置,如果與現有環境不相容,可能會導致系統不穩定或業務中斷。透過相容性測試,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風險,確保補丁的順利部署和應用。
6)減少未來維護成本
及時更新補丁可以減少未來因安全問題而進行的緊急修復和維護工作。如果系統長期存在未修復的漏洞,可能會積累更多的安全問題和風險,導致未來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和時間來應對。透過定期更新補丁,可以保持系統的健康狀態,降低未來的維護成本。
應用安全基線整改
應用安全基線整改
密碼複雜度要求
8位及以上,啟用密碼複雜度要求,幷包括數字、小寫字母、大寫字母和特殊符號四類中至少兩類。
1.賬號許可權管理
最小化許可權,清理系統預設、廢棄和離職人員賬號
以普通賬號安全執行,禁止以管理員賬號許可權執行。
已對許可權進行降級,改為普通使用者許可權執行
1)增強系統安全性
減少攻擊面:管理員賬號通常擁有對系統的完全控制權,包括修改系統配置、安裝軟體、訪問敏感資料等。使用管理員賬號進行日常操作會大大增加系統被惡意利用的風險。透過限制使用管理員賬號,並將許可權降至普通使用者級別,可以顯著減少潛在的攻擊面。
防止許可權濫用:即使是最可信賴的員工,也有可能因為疏忽或惡意行為而濫用管理員許可權。透過最小化許可權,可以降低這種風險。
2)符合最佳安全實踐
最小許可權原則:這是資訊保安領域的一個基本原則,即任何使用者、程序或服務都應該只被授予完成其任務所必需的最小許可權集。這有助於減少潛在的安全漏洞和攻擊途徑。
賬號管理:定期清理系統預設、廢棄和離職人員的賬號是良好的賬號管理實踐。這些賬號可能成為未授權訪問的入口點,特別是如果它們沒有被正確禁用或刪除的話。
3)提高系統穩定性
減少誤操作:管理員許可權允許使用者執行高風險操作,如刪除系統檔案、更改關鍵配置等。這些操作一旦執行不當,就可能導致系統崩潰或資料丟失。透過限制許可權,可以減少因誤操作導致的系統穩定性問題。
限制惡意軟體傳播:惡意軟體往往利用管理員許可權來執行其惡意行為,如安裝惡意軟體、竊取資料等。透過限制許可權,可以降低惡意軟體在系統內傳播和擴散的風險。
2.訪問控制
無網際網路訪問需求伺服器禁止訪問網際網路,應用系統管理介面禁止從網際網路登入,需從內網訪問。
1)提高安全性
減少潛在攻擊面:將不需要訪問網際網路的伺服器與網際網路隔離,可以顯著降低這些伺服器被外部攻擊者利用的風險。網際網路是惡意軟體和駭客活動的主要來源,透過隔離這些伺服器,可以保護它們免受這些威脅的侵害。
保護敏感資料:許多伺服器和應用系統管理介面包含敏感資訊,如使用者資料、業務邏輯、系統配置等。如果這些介面可以從網際網路直接訪問,那麼它們就可能成為攻擊者的目標。透過限制只能從內網訪問,可以確保只有經過授權的內部使用者才能訪問這些敏感資訊。
2)遵守合規性要求
行業標準和法規:某些行業或地區可能有特定的合規性要求,要求企業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來保護使用者資料和系統安全。這些要求可能包括限制對敏感系統的外部訪問,以確保資料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控制訪問許可權
內部訪問控制:透過將應用系統管理介面的訪問限制在內網,企業可以更好地控制誰可以訪問這些介面以及他們可以進行哪些操作。這有助於確保只有經過適當培訓和授權的人員才能管理系統,並減少未經授權的訪問或誤操作的風險。
4)提高網路效能
減少不必要的流量:禁止無網際網路訪問需求的伺服器訪問網際網路可以減少網路中的不必要流量,從而提高整體網路效能。這些伺服器不需要訪問外部資源,因此將它們與網際網路隔離可以避免它們產生不必要的網路請求和響應。
5)增強監控和管理能力
集中管理:透過將所有內部系統的訪問控制集中在內網,企業可以更容易地監控和管理這些系統的訪問情況。這有助於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威脅,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
3.異常檢測和防禦
防範常見攻擊手段,諸如SQL隱碼攻擊、XSS和CSRF攻擊等,透過控制輸入驗證、輸出編碼和正確使用安全庫等方式。【透過原始碼掃描和漏洞掃描】
1)提升系統安全性
防止資料洩露和破壞:SQL隱碼攻擊等攻擊手段可以直接運算元據庫,竊取、篡改或刪除敏感資料,如使用者資訊、財務記錄等。透過嚴格的輸入驗證和輸出編碼,可以有效防止這類攻擊,保護資料的完整性和機密性。
減少惡意程式碼執行:XSS攻擊允許攻擊者將惡意指令碼注入到網頁中,進而在使用者瀏覽器中執行。這不僅會竊取使用者資訊,還可能控制使用者裝置。透過輸出編碼,可以將特殊字元轉換為無害的字元,從而防止惡意指令碼的執行。
防止未授權操作:CSRF攻擊允許攻擊者以使用者的身份執行未授權的操作,如轉賬、更改密碼等。透過驗證請求的來源和合法性,可以有效防止這類攻擊。
4.程式碼複審
各部門指定專人對原始碼進行業務邏輯安全複審,排查潛在漏洞,保留審計記錄。
1)提升軟體安全性
預防安全漏洞:業務邏輯安全複審是識別和預防軟體安全漏洞的關鍵步驟。透過仔細審查程式碼中的業務邏輯,可以發現並修復可能導致資料洩露、未授權訪問、邏輯錯誤等安全問題的程式碼段。
增強防禦能力:透過複審,可以確保軟體在設計和實現階段就考慮到了各種安全威脅,從而增強軟體的防禦能力,減少被攻擊的風險。
2)保留審計記錄
便於追溯和調查:保留審計記錄可以記錄複審過程中的發現、處理過程和結果等資訊,便於後續對安全問題進行追溯和調查。這有助於企業及時應對安全事件,並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符合合規性要求:一些法規和標準要求企業保留與軟體開發和安全相關的審計記錄,以便在需要時進行審查和驗證。保留審計記錄也是滿足這些合規性要求的重要步驟之一。
5.資料加密和完整性保護
使用安全傳輸協議(如HTTPS)對資料進行安全傳輸,對敏感級以上資料進行加密儲存,使用雜湊驗證資料完整性。【具備條件的實施】
1)提升資料傳輸的安全性
防止資料洩露:HTTPS作為HTTP的安全版本,透過傳輸層安全性(TLS)/安全套接字層(SSL)協議對資料進行加密,確保資料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竊聽或篡改。這對於保護使用者隱私和敏感資訊(如登入憑據、信用卡資訊等)至關重要。
防止中間人攻擊:HTTPS協議透過加密和身份驗證機制,可以有效防止中間人攻擊,確保資料在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安全傳輸。
2)確保資料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加密儲存:對敏感級以上資料進行加密儲存,可以確保即使資料在儲存介質上被竊取,攻擊者也無法直接獲取明文資料,從而保護資料的機密性。
雜湊驗證:使用雜湊函式對資料進行雜湊運算,可以生成一個唯一的雜湊值作為資料的“指紋”。透過對比資料的雜湊值,可以驗證資料的完整性,確保資料在傳輸或儲存過程中未被篡改。
3)符合合規性要求和行業標準
滿足法規要求: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關於資料保護和隱私的法規,要求企業在處理使用者資料時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使用HTTPS、加密儲存和雜湊驗證等措施,有助於企業滿足這些法規要求。
符合行業標準:在資訊保安領域,有許多行業標準和最佳實踐要求企業在資料傳輸和儲存過程中採取安全措施。遵循這些標準和最佳實踐,可以提升企業的資訊保安水平,增強使用者信任。
4)提升使用者體驗和信任度
增強使用者信任:透過實施安全措施,如使用HTTPS協議和加密儲存等,可以向使用者展示企業對使用者隱私和資料安全的重視。這有助於增強使用者對企業的信任度,提升使用者體驗。
減少安全風險:實施安全措施可以減少因資料洩露或篡改等安全事件導致的使用者投訴和損失,降低企業的安全風險。
6.日誌管理
需要記錄系統登入和重要資料的查詢和變更操作日誌,需記錄系統介面呼叫日誌。
1)審計和合規性
滿足合規要求:許多行業(如金融、醫療、政府等)都有嚴格的法規和標準,要求企業對其業務活動進行記錄和審計,以確保合規性。記錄這些日誌是滿足這些合規要求的重要步驟之一。
法律證據:在發生爭議或法律訴訟時,日誌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幫助企業和監管機構瞭解事件的發生過程和原因。
2) 安全監控和事件響應
安全分析:日誌記錄可以幫助安全團隊監控和分析系統的安全狀況,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威脅和攻擊行為。
事件響應:當發生安全事件時,日誌記錄可以提供必要的資訊,幫助安全團隊快速定位問題、評估影響範圍,並採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
3)故障排查和效能最佳化
故障排查:在系統出現故障時,日誌記錄可以提供詳細的系統執行狀態和錯誤資訊,幫助開發人員和運維人員快速定位問題原因,並進行修復。
效能最佳化:透過分析日誌記錄中的系統介面呼叫情況,可以瞭解系統的使用模式和效能瓶頸,為效能最佳化提供資料支援。
4)操作追溯和責任追究
操作追溯:日誌記錄可以記錄使用者的操作行為,包括登入、查詢、變更等操作,有助於追溯使用者的操作歷史和軌跡。
責任追究:在發生資料洩露、誤操作等事件時,日誌記錄可以作為責任追究的依據,幫助確定相關責任人和操作行為。
5)提升業務透明度和使用者信任
業務透明度:透過記錄系統介面呼叫日誌,可以瞭解系統的業務處理流程和互動情況,提升業務的透明度。
使用者信任:向使用者展示企業對其資料的重視和保護措施,包括記錄日誌等,可以增強使用者對企業的信任度。
7.埠設定
修改預設應用服務埠【老系統具備條件的實施,新系統需實施】
防止惡意攻擊:修改預設埠可以有效防止惡意攻擊者透過掃描預設埠來嘗試入侵系統。許多攻擊者會利用自動化工具掃描常見的預設埠,以尋找潛在的安全漏洞。透過修改埠,可以降低被掃描和攻擊的風險。
結論
保護核心資產:企業的資訊系統往往儲存著大量的敏感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客戶資訊、財務記錄、智慧財產權等核心資產。資訊系統安全的首要任務是確保這些資料不被未經授權的訪問、竊取或篡改,從而維護企業的經濟利益和市場競爭力。
保障業務連續性:資訊系統是現代企業運營的基礎設施。一旦資訊系統受到攻擊導致服務中斷或資料丟失,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和客戶服務能力,甚至可能引發法律訴訟和聲譽損害。因此,保障資訊系統安全對於維持企業業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
遵守法律法規:隨著資料保護法規(如GDPR、中國網路安全法等)的不斷完善,企業有責任保護使用者資料的隱私和安全。違反這些法規可能導致高額罰款、法律糾紛和聲譽損失。因此,加強資訊系統安全是企業遵守法律法規、履行社會責任的必然要求。
提升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若能透過加強資訊系統安全來建立客戶信任、保護智慧財產權並有效抵禦網路攻擊,將顯著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形象。這種競爭優勢有助於企業吸引更多客戶、擴充市場份額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促進技術創新:資訊系統安全技術的發展不僅是對現有威脅的防禦手段,更是推動整個資訊科技領域創新的重要動力。隨著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資訊系統安全面臨的挑戰也日益複雜多樣。因此,加強資訊系統安全研究和技術創新對於促進整個資訊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天先到這兒,希望對雲原生,技術領導力, 企業管理,系統架構設計與評估,團隊管理, 專案管理, 產品管理,資訊保安,團隊建設 有參考作用 ,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構建創業公司突擊小團隊
國際化環境下系統架構演化
微服務架構設計
影片直播平臺的系統架構演化
微服務與Docker介紹
Docker與CI持續整合/CD
網際網路電商購物車架構演變案例
網際網路業務場景下訊息佇列架構
網際網路高效研發團隊管理演進之一
訊息系統架構設計演進
網際網路電商搜尋架構演化之一
企業資訊化與軟體工程的迷思
企業專案化管理介紹
軟體專案成功之要素
人際溝通風格介紹一
精益IT組織與分享式領導
學習型組織與企業
企業創新文化與等級觀念
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
初創公司人才招聘與管理
人才公司環境與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團隊文化與知識共享
高效能的團隊建設
專案管理溝通計劃
構建高效的研發與自動化運維
某大型電商雲平臺實踐
網際網路資料庫架構設計思路
IT基礎架構規劃方案一(網路系統規劃)
餐飲行業解決方案之客戶分析流程
餐飲行業解決方案之採購戰略制定與實施流程
餐飲行業解決方案之業務設計流程
供應鏈需求調研CheckList
企業應用之效能實時度量系統演變
如有想了解更多軟體設計與架構, 系統IT,企業資訊化, 團隊管理 資訊,請關注我的微信訂閱號:
作者:Petter Liu
出處:http://www.cnblogs.com/wintersun/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宣告,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線,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該文章也同時釋出在我的獨立部落格中-Petter Liu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