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論文的可複製性、被引用量和創新性的複雜關係

banq發表於2021-05-22

在著名期刊上發表的不準確論文的影響可能會影響幾十年。例如,安德魯·韋克菲爾德於1998年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讓全世界成千上萬的父母反對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因為疫苗接種和自閉症之間存在隱含的聯絡。12年後,《柳葉刀》收回了不正確的發現,但自閉症與疫苗有關的說法仍在繼續。
科學需要實驗證實,實驗需要能夠被複制重現,但是目前發表的論文有很多不能被別人複製,也就是不能夠被重現實驗結果。所以,論文不是發表到權威雜誌就是真實的,關鍵還要看是否能被複制,但是調查發現,不能被複制的論文在被引用上反而更多於能被複制的論文,這也是科學界奇觀。
調查發現:在頂級心理學、經濟和普通科學期刊(《自然》和科學)上發表的論文中:在心理學方面,100個實驗中只有39%能被成功複製。在經濟學方面,18項研究中有61%是可複製的,21項研究中62%是可複製的。
根據這三個複製專案的發現,使用谷歌學者來測試未能複製的論文在複製專案釋出之前和之後,引用頻率是否明顯高於成功複製的論文。最大的差距是發表在《自然/科學》上的論文:不可複製論文的引用量是可複製論文的300倍。
雜誌期刊可能更注重有趣的論文,學術界也是如此。其實這裡存在創新悖論,也就是雞與蛋問題:資料與創新之間有悖論,可證實資料越少,才更有創新性,資料很多很充分,可能就失去創新性。
引用量高可能意味著別人都感興趣,不一定別人基於他的成果進行進一步推論。
因此在晉升決策中,大多數學術機構在決定是否晉升教授時,將引用量作為重要指標,也表示論文創新性,有些實驗不是能立即重現複製,當然也不排除造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