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中臺真的是中臺嗎?

mengxin523發表於2022-06-06

前段時間一個負責企業數字化建設的CIO朋友找我聊IT規劃,談到他們剛上線的資料中臺,從上線一段時間的使用效果來看,感覺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反而給業務和IT帶來很多困擾,增加了不少資料維護工作量,多個系統與中臺之間的資料經常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慢慢地,業務領導和IT都開始懷疑當初上中臺是否是正確的選擇,甚至一度懷疑中臺就是個偽概念。因為搞來搞去,它的性質和地位就是一套資訊化應用系統而已,有使用者登入入口,有維護功能,有後臺資料庫。

他給我舉了一個例子:公司其中一項業務就是提供給合作供應商一定的貸款,貸款主要用於相應的成品生產和交付,之後的應付款會自動衝抵對供應商的貸款,衝抵之後的剩餘貸款會在超過免息期間之後開始計利息。公司原來有一套計息的系統,需要抓取ERP上物料主資料以及訂單上的利息欄位,這個利息計算是跟公司主體、供應商、物料相關的。但自從上了資料中臺之後,一切就變得很糟糕,這個中臺不儲存業務訂單,只有物料主資料,因此供應商利息的計算就要頻繁修改物料上的利息欄位,使用者不堪其擾。

我不由感嘆說:你們只是上了一套名字叫“**中臺管理系統”的系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臺。

中臺是不是偽概念,是不是炒作,我之前在公眾號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中臺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和企業資訊系統之間(前臺+後臺)的對接矛盾,它的“客戶”是前臺面向B端C端的系統,“供應商”則是後臺各種資料庫以及邏輯計算中心。

中臺有以下標籤:

非應用系統、對業務使用者不可見、資料抽取集中和提純、統一輸出:

業務使用者能登入能修改甚至還有使用者許可權管理,那是業務應用系統;

資料只抽取集中不做過濾提純和清洗,那是資料倉儲;

不做統一輸出,那是單機應用系統,上中臺只是為了對外宣傳的;

不少企業規劃中臺,第一時間就是考慮選個什麼系統,考慮上雲,考慮如何去抽資料,搞所謂上中臺,技術先行。不是最先分析搭建中臺的性質和必要性,分析資料模型,站在業務的角度分析如何提純和清洗資料,這也是不少企業上中臺的誤區。搞來搞去,中臺只做了一個形而沒有魂,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鄙夷中臺就是偽概念,花了錢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還拖累了系統和使用者。

像上面CIO朋友舉的例子,很明顯資料中臺輸出有殘缺,沒有站在業務的角度去支援業務規則,甚至為了保證業務順利進行而讓使用者到中臺去手工修改資料,完全就是違背了資料中臺的宗旨。如果資料(計息規則)不能經過稽核確認就能隨意修改,那隻能說明資料生成流程有問題(企業計息方案流程)或者它本身就是垃圾資料。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8755278/viewspace-289904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