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智網路,意圖驅動?

網路通訊頻道發表於2022-04-24

大家好,我是蜉蝣君。本期我們一起探討“意圖驅動”的自智網路。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西遊記中關於孫大聖的武器——如意金箍棒的故事。

那,這就開始咯。

“如意”金箍棒

悟空仰頭望著那根鬥來粗,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定海神珍鐵,抓耳撓腮:要是能輕一些小一些就好了。

話剛畢,那神器竟真的變小變輕了幾分。悟空大喜:再輕一些,再小一些!

最終,矗立海底的“定海神珍鐵”化作了殺伐四方的“如意金箍棒”,不用時還能變成繡花針放到耳朵裡,可謂意圖驅動,變化萬千。

是的,金箍棒就像擁有智慧一樣,對它發號施令即可,無需指示任何細節。如意金箍棒的表現從未讓悟空失望過。

“意圖驅動”對於自智網路的意義,跟如意金箍棒對悟空的意義彷彿。

“基於意圖的網路” 能做什麼?

在通訊領域中,近年來興起了自智網路的理念:網路是高度自治和智慧的,可以自規劃、自部署、自優化、自演進。

在自智網路中,人只需要把自己的意圖告訴網路,網路會自主制定最優方案並自動執行任務,人只需在最後驗收結果就行。這就叫做“意圖驅動”,擁有有這樣能力的網路自然就叫做“基於意圖的網路(Intent Based Networking, IBN)”。

比如,近期一棟大樓裡面的使用者投訴不斷,紛紛反映5G訊號差、網速慢,看來必須要推進室內覆蓋建設了。

於是你扯開嗓子在網路後臺下發指示:我想在這棟樓建5G室分系統,出個方案吧!之後,你只需點個煙,刷個視訊,等候規劃結果即可。

而此時,網路正忙得不可開交。

它必須充分考慮下面這些問題:這棟樓在什麼地段,裡面有多少VIP使用者?話務量多少,在樓層間是怎樣分佈的?還要結合各種可選方案的價效比來進行網路規劃。

果然,一袋煙功夫,報告出爐:建議把現網的4G室分系統升級為5G,再在些熱點區域補充數字化室分,總共需要新增多少裝置,預計建設完成之後覆蓋如何,容量如何,一切都清清楚楚!

從上面的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有了基於意圖的網路,一切都將如此省心省力。下面我們來看看業界具體是怎樣定義這一概念的。

意圖驅動:自智網路的基礎

“意圖”這個概念,在2015年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在SDN 控制器的背景下首次引入。

IETF對意圖的定義為:“一種用於運營網路的抽象的高階策略”。

這一定義看起來有些不明不白,因此IETF在2020年又對這一定義打了補丁:“網路應該滿足的一組操作目標和網路應該交付的結果,以宣告的方式定義,而不指定如何實現或實施它們”。

意圖驅動,本質上反映了人類作為自治系統外部監督者的觀點。他們希望系統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系統必須滿足他們的期望,意圖是他們需求的表達。

如果將其翻譯為大白話,就是:我希望網路是這樣的。並且我不關心過程,我只在意結果!

而“基於意圖的網路”這一概念則是由Gartner在2017年提出的。

在Gartner的官方部落格中這樣寫道:基於意圖的網路不是產品,也不是市場。它是一種網路軟體,有助於規劃、設計和實施/操作網路,從而提高網路可用性和敏捷性。

基於意圖的網路主要包含下面的四個部分:

1. 轉譯和驗證:系統從終端使用者獲取更高階別的業務策略,並將其轉換為必要的網路配置,生成並驗證最終的設計和配置以保證正確性。

說人話就是:要做什麼?怎麼做?搞明白!

2. 自動化實施:系統可以在現有網路基礎設施上配置適當的網路變更,通過網路自動化或網路編排完成。

說人話就是:搬磚,高效的自動化搬磚!

3. 網路狀態感知:系統獲取其管理控制下的實時網路狀態。

說人話就是:評估下這活幹得怎麼樣,能不能交差?

4. 保障和自動化優化/補救:系統持續驗證原始業務意圖是否得到實現,並且可以在所需意圖無法實現時採取糾正措施。

說人話就是:返工小修小補,實在不行了就攤牌重來。

從上面的四點可以看出,意圖是網路中各種操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據相關研究報告稱,基於意圖的網路的部署可減少50%-90%的網路基礎設施交付時間,同時還可降低至少50%的當機發生次數和時長,極大提高網路的可用性與敏捷性。

可見,業界對此是信心滿滿的。

眾所周知,隨著5G的引入,多頻多制式使得網路越來越複雜,各種toC和toB業務需求各異,大量不同型別不同能力的終端接入,規建維優營等各個環節操作對人力的要求極高。

如果網路完全採用手動操作,無疑效率是十分低下的,且任務完成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員的能力和經驗,出錯的概率很高。

我們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採用預先編寫並經過測試的指令碼來進行自動化執行操作,這無疑會帶來效率的巨大提升。

但在這種方式下,關鍵的決策點仍然依賴於人的經驗的,因為自動化系統在遇到問題時完全不知道該做什麼,必須升級以獲得人工支援。

我們之所以對網路自治孜孜以求,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解除網路執行對人力的依賴。而實現網路自治必須足夠智慧,主動根據效用最大化的原則來解決問題、優化方案。

此時,網路就變成了一個黑盒,我們不能越俎代庖地去進行微操,不需要搞清楚網路內部每一個引數是怎樣配置的,也不需要花大力氣去分析網路指標是否讓使用者滿意,只需要清楚地向網路表達我們的意圖,剩下的一切都由網路自己去搞定。

換句話說,在自智網路中,意圖是天然的人與機器、以及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互動方式,也是最高效的互動方式。基於意圖的網路遮蔽了網路底層的技術複雜性,不但讓運維人員將關注點放在網路的價值本身,各個業務域之間的互動也更為簡單。

從上圖可以看出,自智網路不同域,不同層間的資訊互動,全部採用意圖驅動的方式。服務運營通過資源意圖來向資源運營發號施令;業務運營又以服務意圖的方式向服務執行下達需求;終端使用者則通過向業務運營表達業務意圖來實現自己的訴求。

TM Forum:自智網路中的意圖

“意圖驅動”本質上是一種網路治理方式的理念革新,其建立在人工智慧之上,是自智網路的基礎。

意圖輸入的人機介面,一般採用語音或者文字輸入,這首先就需要傳統人工智慧的重要分支領域:自然語言理解。在這之後,網路資源的智慧編排、網路管理的故障處理、網路效能優化等關鍵動作,都需要大資料及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參與。

在這個人工智慧發展的黃金時代,“意圖”必將驅動著自智網路大放異彩,讓網路像如意金箍棒一樣,隨“意”而動,賦能四方。

來自 “ https://mp.weixin.qq.com/s/VgvkNeRB8YXGkV-mFw5PAg ”, 原文作者:無線深海;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VgvkNeRB8YXGkV-mFw5PAg,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