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十週年,作了一次死

humengyi發表於2018-09-29
郭一璞 栗子 乾明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undefined

Google Chrome,全世界最好用的瀏覽器。

釋出10年以來,使用者和好評一直遙遙領先。

但就在10週年紀念版釋出後,最近,它成了被國外網友集體diss的瀏覽器——因為又關乎隱私。

主要罪狀有兩點:

一,用Chrome瀏覽 谷歌 頁面的cookie刪不掉了,你悄咪咪搜尋的東西,谷歌都偷偷幫你記住了;

二,自動把使用谷歌服務的帳號登入到Chrome上,當你借用同事的電腦登陸Gmail郵箱,你的谷歌帳號就順便登入到了這臺電腦的Chrome上,收藏夾裡存了什麼閱片神器、植髮產品訂單——都會讓你同事知道。

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Chrome當前真是九月圍城、四面楚歌了。

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刪不盡的cookie

undefined

昨天,谷歌被人指責,在Chrome瀏覽器上做了一些“見不得光的小動作”。

具體來說,就是當你使用刪除cookie的時候,Chrome會告訴你,你會從大部分網站上退出,但不會退出谷歌賬號。

看到這,我當即開啟了自己電腦上的Chrome,果然如此。

undefined

這還不算完。

這位小哥還說,Chrome上的“清除瀏覽資料” - >“Cookie和其他網站資料”操作,並不會刪除本地儲存(localStorage)。不夠後來他又說,cookie的確是能夠刪掉,但刪了之後立馬就“涅槃”了。不管怎樣,它還在那裡。

懂行的人都知道,這是廣告商或者其他人在網路上跟蹤你的利器……

就某個網站上的cookie來說,就是儲存你在網站中的行為,看了什麼網頁,輸入了哪些內容什麼的。

關鍵在於,Chorme是一個瀏覽器,谷歌是一個搜尋引擎,是進入網路世界的大型中轉站。

如果谷歌的cookie刪不掉的話……會發生什麼?是不是聽到了有這樣的一個聲音縈繞在周圍:小子,看你往哪跑~

undefined


這些推文一出,可以說是炸了鍋。

Twitter上就有1400多個轉發,2000多個贊。

雖然跟Twitter的整體使用者量相比不算什麼,但是在Hacker News上那是真的火了,短短16個小時,就有2243分,740多個評論。

Twitter上,Hacker News上,大家說什麼的都有。

激憤的評論區

有許多使用者表達了自己的無奈。

undefined

刪掉所有cookie。這句話讓Chrome來理解,就成了“刪掉谷歌cookie之外的cookie”。

大概沒人喜歡,自己的意思被人 曲解

可這件事沒地方講理,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 力量

undefined

四個字的話,終極力量 (如上圖) 。

打不動只能跑。大家紛紛表示,“已經改用某某瀏覽器了,你也來用這個吧”。

一路忠實的 火狐黨 們,在一眾新人前來投奔的形勢下,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心。

undefined

除此之外, Chromium 也是一個離開Chrome後的常見去處。

除了瀏覽器要換, 搜尋引擎 也有人傾情推薦。

其中, DuckDuckGo 算是一個熱門選項了。

undefined

當然,在谷歌瀏覽器的逃離大潮之外,也有一些人對此 不以為然

相對冷靜的吃瓜視角,可以參考一下:

undefined

逃離Chrome哪夠啊?谷歌的資料收集是無處不在的啊:

有本事拿 必應 搜尋啊,也把 安卓 裝置都扔了吧。如果用了 谷歌分析  (Google Analytics) 服務,還不趕緊去找替代品?

谷歌就是監視你的 間諜 ,躲得越遠越好。

言下之意,逃避是不太現實的,還是接受命運吧。

屋漏偏逢連夜雨

最近不單單隻有cookie一個事情。

Chrome也因為新版本(Chrome 69)的一個功能,遭到媒體和業內人士的炮轟。

在新版的Chrome上,只要你登陸了Gmail賬戶,就會自動幫你登入谷歌賬戶。

看吧,很智慧,很讓人省心。

但反過來一想,這讓人毛骨悚然,在谷歌面前,自己還有什麼隱私呢?

很多人都不樂意了,發表自己的看法,號召大家逃離Chrome。

比如Matthew Green,他是一名加密學家,也是一位大學教授。近日發表了一篇部落格文章,說Chrome的這個做法太過分了,雖然自己過去很喜歡Chrome,但是因為這個問題,還是放棄了。並警告說“使用者的信任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

《快公司》雜誌的助理編輯Katharine Schwab也在網站上發表文章,說自己在今年早些時候,就已經號召大家離開Chrome了, 現在又出了這些事情,都還等什麼呢?

Hacker News上的討論則比較多元化,除了很多說自己早就開始遠離Chrome的人之外,有人提出了質疑,說不能重現這個場景;有些人警告說,大家不要升級等等。

也有熱心人士給出了 關閉自動登入 的操作方法,卻收到了這樣的回應:

“棄了Chrome吧,生命是短暫的。”

undefined

還有人說, 谷歌繼續對自己的使用者開戰

是的,扒一下谷歌的歷史,我們就能發現,這些事情,並不新鮮。

谷歌隱私往事

用隱私問題觸痛敏感的美國人,這不是谷歌第一次栽跟頭了。

地理位置

上個月,“關不掉的地理位置”就被美聯社挖了出來。

無論是安卓使用者還是iOS使用者,只要手機上裝了谷歌的APP,它就會記錄你的位置資訊,這類獲取位置資訊的功能可以被使用者設定,選擇開啟還是關閉。

但谷歌不一樣。

大部分谷歌APP會先彈個窗:

是否允許獲取定位資訊?

YES or NO.

按理來說,只要選了“NO”,這個APP就對你的這項資訊一無所知了。但在谷歌這裡,NO什麼NO啊,不存在的。即使你NO了,谷歌APP心裡依然是YES的,它還在若無其事的記錄你的這項資料。

undefined

比如,當你開啟谷歌地圖,谷歌就會儲存你的位置;安卓系統每日天氣功能也能記錄位置。但有些功能,明明不受地理位置影響,比如搜“巧克力餅乾”這種全世界都有的零食,谷歌還是要定位一下你的位置。

美聯社給了這種行為一個解釋: 給谷歌的廣告主客戶爸爸交差

自2014年起,谷歌就讓廣告商可以線上追蹤廣告效果,而實現這個追蹤功能的必備因素正是使用者的歷史定位。

隨後谷歌的回應卻是:不好意思,要想關的徹底一點,請在系統設定中某個藏得很深很深的選項裡關閉吧。

Gmail一直被偷窺

除了地理位置,Gmail郵件資訊也是谷歌經常“偷看”的使用者隱私。

undefined

去年,谷歌關閉了為推送精準廣告而進行的Gmail郵件內容掃描,但近年7月,華爾街日報發現,雖然谷歌自己不能掃描了郵件資訊了,但谷歌還把Gmail的郵件資訊許可權給了第三方的開發者。

這些第三方軟體開發者透過掃描數千萬Gmail使用者的收件箱,使用這些資料來訓練購物比價、自動旅行路線規劃等工具。

然而,這些被第三方拿走資料的使用者卻被矇在鼓裡,毫不知情。

如果要罰款,可能會罰光底褲

現在的這些隱私問題還在被清算,此前的舊案谷歌可是掏出了真金白銀的代價。

2013年,谷歌因為雲服務條款遭遇了歐洲6個國家的隱私調查,西班牙開出了第一張罰單,聲稱谷歌在未告知使用者的情況下單方面整合個人資訊,違反了西班牙的資料保護法,西班牙對谷歌罰款90萬歐元,約123萬美元。

2012年,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指控谷歌矇騙數百萬蘋果Safari瀏覽器使用者,讓他們以為只要不修改該瀏覽器的隱私設定,他們的上網活動就不會被谷歌跟蹤,實際卻使用特殊程式碼卻繞過Safari瀏覽器的隱私設定,從而不斷追蹤使用者的上網習慣。之後,谷歌支付了當時創紀錄的2250萬美元民事罰款。

如果地理位置事件被美國司法部門宣判的話,由於美國各州有各州的法律,在亞利桑那州,侵犯一個使用者的隱私就要罰款1萬美元。2017年,亞利桑那人口已經達到了701萬,猜猜這700多萬人裡,有多少人不用谷歌?

另外,歐盟的《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已於今年5月份生效,違反隱私法的公司最高將面臨其全球營收4%的罰款或是2000萬歐元(2320萬美元)罰款,按兩者間的較高數額為準。

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去年的營收是1108億美元,4%就是超過了44億美元,這可不是小數目了。

讓我們祝谷歌(的錢袋子)好運。

谷歌回應

就Chrome最近引發使用者激憤的這些事情上,谷歌終於坐不住了。

Chrome的產品經理今天在谷歌的部落格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將會在下一個版本,也就是Chrome70的更新中,給出一些調整。主要有三點:

第一,提供一個控制元件,讓使用者有控制權。如果使用者禁用了自動登入的功能,登入任何谷歌的網站都不會自動登入Chrome。

第二,對UI進行調整,更加清楚地向使用者傳遞自己的賬戶狀態,以及是不是在同步資訊。

第三,改變Cookie的認證方式,只要你刪除Cookie,不管是不是谷歌的,都會刪掉。

據悉,新版本將會在10月中旬釋出。

此外,面臨著政府方面越來愈大的壓力。谷歌在使用者隱私保護方面上,也有了更大的動作。

根據媒體報導,谷歌聘請了公司的長期隱私律師Keith Enright擔任首席隱私官,負責制定在隱私問題上的策略。這週三,他也將會代表谷歌出席有關部分在華盛頓舉行聽證會。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Keith Enright提交的一份證詞中表示:

我們承認,我們過去犯過錯誤,從中我們得到了教訓,並改進了我們的隱私計劃。

但從種種的跡象來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於谷歌這樣依靠使用者資料為生的巨頭,會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呢?又能做出什麼改變呢?

就在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又有人(@jonathanmayer)發推文稱,如果你想要在谷歌地圖中儲存你家和公司的地址,你得先允許谷歌服務追蹤你的活動。

undefined

OMT

在文章開頭的時候,提到了我們用的Chrome瀏覽器設定和海外使用者的並沒有什麼兩樣。但為什麼國內並沒有什麼動靜呢?真如李廠長所說,我們對隱私並不是十分在意?


—   —



來自 “ 量子位 ”, 原文作者:郭一璞 栗子 乾明;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1CWALAb1TYoB7KkAY1sYEw,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