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低程式碼的概念日趨火熱,與之相關的“平民開發者”(Citizen Developer,也稱公民開發者)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然而,在大多數語境中,平民開發者會與技術基礎差劃上等號,甚至以此來推演低程式碼和無程式碼在企業中的發展路線和應用前景。事實真的如此嗎?
平民開發者的定義
平民開發者的概念最早被業界廣泛接納,是源於國際知名諮詢公司Gartner的研究報告。翻閱Gartner官網提供的詞彙表,我們可以發現其定義如下:A citizen developer is an employee who creates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for consumption by themselves or others, using tools that are not actively forbidden by IT or business units. A citizen developer is a persona, not a title or targeted role. They report to a business unit or function other than IT.
(Gartner對平民開發者的定義)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會發現對平民開發者的定義中,完全沒有技術能力相關的描述。一個人是否為平民開發者,與其技術能力無關。平民開發者與專業開發者唯一的區別在於前者向業務線而非IT線彙報。也就是說,在平民開發者這個概念上,Gartner更加關注管理層面而非技術層面。
低程式碼究竟給誰用
關注企業資訊化的從業者已經對低程式碼的概念爛熟於心。作為軟體開發技術的發展方向,低程式碼技術通過視覺化的技術手段,大幅降低了軟體開發的技術門檻,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到軟體開發中,為企業快速構建個性化的軟體應用。然而,真正引入低程式碼技術的企業面對的第一個難題,是低程式碼工具究竟該給誰用?以現有的IT團隊為主,還是直接將軟體開發的工作"下放"到業務團隊?
平民開發者的概念,為我們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框架。科技以人為本,一切技術的核心都是人。每當我們引入一項新的技術,除了該技術的特性之外,我們還需要從管理和崗位職責上進行梳理和分析。
眾所周知,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一個員工的職務行為和思維邏輯與該員工的崗位定義和彙報路線直接相關,因為這兩者決定了該員工的考核標準,並最終影響該員工的薪資待遇和職業發展。所以,當我們去探討一項工作或者生產力工具如何在企業落地時,必須理清承接該工作的崗位,才能減少對現有組織架構的衝擊,提升落地成功率。這也是Gartner提出平民開發者的概念,並且將其作為一個"使用者畫像"專門進行研究分析的主要原因。
平民開發者vs專業開發者,誰是低程式碼使用者群體的主力?這個問題可以更直觀的轉化為另一個"更實際"的問題:企業應該讓IT團隊負責開發應用,還是讓業務團隊自行解決資訊化的需求。
IT團隊 vs 業務團隊
因為彙報的上級不是IT部門,平民開發者在進行軟體開發時與專業開發者相比有3大挑戰。管理層只有認清這三點,並針對其在組織和管理層面進行優化,才能讓更多來自業務部門的平民開發者參與到軟體開發過程中,最終達到"企業IT能力倍增"的目的。
軟體質量:“短平快”優先於可維護性
相比於有明確發展規劃和專項預算保障的IT部門,業務部門對資訊化的要求通常與當前面臨的問題緊密相關。有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IT部門無法及時解決時,業務團隊才會臨時做出預算,為自己開發軟體。
向業務部門彙報的平民開發者在軟體開發上的投入更加碎片化,峰值雖然較高,但不可持續。而且,隨著軟體應用走上正軌,業務部門大概率會在第一時間將後續的維護工作移交給IT部門,即從平民開發者交接給專業開發者。如果在較短的時間週期內,平民開發者沒有按照預期完成軟體的開發和交付,業務部門就失去了將其留在自己團隊的最大理由。該專案則很可能直接擱淺或移交給IT團隊,進入開發佇列。而對於平民開發者而言,專案已經失敗了。
(某業務部門的軟體採購與開發投入)
所以,大多數平民開發者會更關注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將應用開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能用"的基礎目標,而不是將精力投入到軟體質量和可維護性等方面。"短平快"成為平民開發者構建應用的關鍵詞。相比之下,需要長期維護資訊系統的IT部門中,專業開發者則必須將質量與可維護性(包含功能擴充套件、資料一致性、系統整合等)放在重要的地位,否則就是給自己和其他團隊成員"挖坑",難以持續發展。
學習偏好:對學習投入更加敏感
不可否認,平民開發者在技術能力上可能會比專業開發者稍微弱一些,但這更像是平民開發者執行模式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為了進一步達到“短平快”的目標,應對不可持續的軟體開發工作,平民開發者通常對學習投入更加敏感。除非通過當前崗位之外的工作熟練掌握了某些軟體開發技能,平民開發者在學習軟體開發技術中投入的每一分鐘,都會拖慢專案交付的速度,擴大專案失敗的風險。這是很多平民開發者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拋開專案本身,相比於IT團隊中專業開發者完善的職業發展道路和持續的實戰機會,平民開發者在軟體開發技術上的學習顯得更加沒有"價效比"。因為,業務能力才是平民開發者最顯著的優勢,也是其最大資本;而開發能力,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再次用到。如何讓平民開發者也有通過學習不斷提升開發能力的機會和動力,是擺在平民開發者領導面前的難題。
(專業開發者的晉升之路)
風險偏好:對運維風險更加敏感
從學習投入低、更關注短期效果兩個特點,我們不難看出平民開發者構建的應用比專業開發者的質量風險更高一些。然而,業務團隊對資料錯誤、系統可用性低、資料安全性差等系統運維風險的敏感性卻不會因為開發者不同而展現出明顯的差異。更麻煩的是,平民開發者本身處在業務團隊,一旦他們構建的應用出現問題,所有損失將由該業務團隊自行承擔。在很多中大型企業中,這種風險不容忽視。
事實上,決定風險敏感度的首要因素是該軟體的應用場景。在應用場景的型別上,企業上下對生產、銷售、投資等核心業務系統的風險敏感度更高;OA、人事等邊緣應用的敏感度更低。而在資料操作能力上,負責人對僅讀取資料的資料分析應用更加放心;而寫入資料,尤其是向核心業務系統寫入資料的ERP二開等應用要求更加嚴格。所以,讓IT部門的專業開發者專注於核心業務場景、需要寫入資料的場景,邊緣應用請相關業務團隊的平民開發者參與,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最佳實踐"。
平民開發者的突圍之路:自我驅動的創業型團隊
綜上所述,在低程式碼的使用者群體上,來自IT部門的專業開發者在學習成長、質量保證上比業務團隊更有優勢,更適合構建高價值的核心業務應用。海比研究在《2021年中國低程式碼無程式碼市場研究報告》中提到,使用低程式碼開發各類應用的使用者中,業務人員佔比僅為25%,其餘則是來自於低程式碼平臺廠商、合作伙伴和企業IT部門的研發人員,即專業開發者。
(低程式碼使用者以專業開發者為主,海比研究)
在今年秋季結束的2021企業級低程式碼應用大賽中,大量使用活字格低程式碼開發平臺構建的企業核心業務應用得到集中展示。我們能夠看到獲獎作品全部來自軟體公司或企業IT部門,充分印證了調研報告的結果。但是,平民開發者就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應用,無法對企業創造更高價值嗎?
我們認為,既然是固化的崗位定義造就了平民開發者和專業開發者的差異,企業可以從根源上打破這種藩籬,徹底解放平民開發者的生產力,即打造自我驅動的創業型團隊。
一方面,管理層從公司整體而不是具體團隊的業績對員工進行考核,給勇於創新,加速企業數字化建設的平民開發者以足夠的動力,與員工的自我驅動形成正向迴圈。另一方面,在公司層面形成人員在業務團隊和IT團隊流轉的機制,甚至像創業團隊一樣淡化崗位區分,讓平民開發者可以和專業開發者進行身份互換,確保平民開發者也有在專業開發者團隊中學習新技術,持續"充電"的機會;專業開發者也能在業務工作中加深對企業業務運作的理解。
來自葡萄城的成功實踐
作為全球領先的軟體開發技術和低程式碼平臺提供商,葡萄城已經將平民開發者引入市場運營的資訊化建設,取得了讓人滿意的結果。來自市場團隊的平民開發者,使用活字格自行開發了包括新手訓練營運營系統等核心業務應用,將自身對使用者運營流程、理念的深刻理解落地為服務內外部使用者的軟體系統。活字格覆蓋軟體開發全生命週期的設計理念和專業的系統架構,確保了這些軟體系統的質量、效能和可維護性。每個月都有數百名使用者通過葡萄城的新手訓練營開啟自己的低程式碼之旅。但是,他們中很少有人知道,報名參營、接收開課提醒、提交作業、檢視點評時使用的線上系統,都是平民開發者使用活字格開發的。
(平民開發者構建的新手訓練營運營系統)
葡萄城的實踐表明,相比於公司IT部門或技術支援團隊的專業開發者,平民開發者可以讓定製化軟體保持非常高的迭代頻率,最大程度滿足自身運營所需。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平民開發者構建核心業務應用"的模式持續健康運轉,葡萄城市場部指派了專人深入學習活字格開發技能,並且固定投入一定比例的工時,專門用於開發和優化團隊使用的軟體系統,並且與研發部門保持緊密溝通,保持開發能力的常用常新。
最後,祝願所有引入低程式碼技術的企業能夠找到自己的落地方案,充分享受軟體開發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讓企業的數字化程式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