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仙界

秋飄發表於2021-10-22

        佛曰:“世界,既非世界,故名世界。” 這是典型的佛家三句義。這三句義裡有三重境界,如青原行思禪師說的:初入禪時看山是山,參禪中看山不是山,悟道後看山還是山。

        最近我公司業務部門提出了這樣一個需求,我們公司生產的產品,經過質檢部門檢測後,給下發了合格證。然後我們的產品賣給商家的時候,合格證會隨著物流一併發給商家。然而商家收到貨一段時間後,合格證找不到了,就向我公司申請補發一下產品合格證。我公司的質檢部門又擔心合格證被濫用,於是就提出瞭如下需求:

       原始需求:“補發的合格證,需要在合格證上面加上水印,水印內容為客戶名稱。”

       《思考的快與慢》中講到人的思考由兩套系統組成。第一系統,我稱之為“下意識初步認知系統”;第二系統,我稱之為“深層次邏輯分析系統”。

         一、 剛聽到這個需求時,下意識初步認知系統就告訴我,這個需求是合理的,且技術也很容易實現。於是就愉快的接受了。(山,就是那個綠樹利石的大土堆。

         二、在“深層次邏輯分析系統”開始思考這個需求的時候,開始意識到這個似乎不太合理。原因如下:

           1> 合格證本身代表的是這個批次的產品質量是OK的,跟是哪個商家在賣是沒有關係的。例如我們去超市買了電器或食品,合格證肯定不會寫這個超市的名字。

           2> 如果防止濫用,我們可以通過其它技術手段,例如每個合格證有唯一的一個編號,每次補發,我們就去記錄這個編號是誰申請的、什麼時候申請的、發給哪個商家的等等;而不是在上面加上客戶的水印;

           3> 就算是要加水印,那也應該是加我公司的名稱,因為這個合格證是證明我公司對這個產品的質量負責,而不是商家。

           4> 補發的合格會不會被濫用,對商家來說,跟商家本身半毛錢關係沒有。商家是用來向客戶或監督部門證明他所售賣的產品是合格的。如果監督部門看到合格證上有的沒有水印(合格證沒丟失的產品),有的有商家自己的水印(合格證丟失的產品),較真起來怎麼解釋的清楚。

        經過上面的思考分析,此時覺得這個需求有問題,需求是不合理。(山,不再是山,山的土堆裡面是化石、是屍骨) 

         三、意識到上面的問題後,再次與業務部門溝通,他們接受了我們的意見,不再在合格證上做手腳,保持合格證的一致性。通過其它技術手段去記錄補發合格證的使用情況,從而防止被濫用的情況。

         我們再思考一層,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原因是,對業務部門來說,技術手段是其弱項。他們提的需求,在他們的認知裡可能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因此他們提出這樣的需求是合理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缺衣少糧的年代,有一群專家去農村調研,問農民有什麼需要他們解決的問題的啊?農民就說:“我想讓我的牛,吃的少,乾的多。”,於是基因專家回去後就開始基因重組,研究吃的少力氣大的牛B,後來機械專家研製出了拖拉機。

         這個故事一樣:基因專家咋一聽,農民的需求是合理的,但是深入研究發現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啊,但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或者農民自身的角度,他需求確實還是合理的,因為這在他的認知範圍內是合理。

        (山還是山,山體內部是地球歷史的烙印、是璨爛生命的足跡,是我們的過去,是我們的將來,故名曰【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