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與術(三):機器人可以沒有性別,但關係技術離不開女性

naojiti發表於2021-07-08

每次寫女性議題,後臺就會收到類似的留言:這麼敏感的話題怎麼都敢寫……

只是單純探討女性在科技領域做了什麼、能做什麼,但人類男女在性別方面的新仇舊恨,都難免翻湧。本狐很心累,有時候會想,世界上有從一開始就平等的烏托邦嗎?比如,機器人?

作為人類創造的一張“白紙”,機器人身上起初是沒有性別痕跡的——它們由金屬、塑膠和矽組成。但隨著人形機器人開始走入社會,又被人類賦予了性別,其中自然也包含了現實社會中的性別陳規。

比如Siri這類語音助手預設是女性的聲音,以使其更“親切”;送快遞或安防機器人有著更接近男性的硬朗外形,顯得更加“威武”。

這樣一來,機器人的職場也必然會複製人類職場的性別偏見嗎?研究顯示,確實如此。

不過別急,未來,女性色彩也會更多地出現在機器人領域。原因是,人類需要“關係技術”。

機器與人的關係進階

和網際網路、雲端計算這類基礎設施不同,機器人天然具有親人屬性,有聲音動作語言,有的還有眼神交流和關節移動,新一代的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其他領域,承擔著日益多樣化的任務,尤其是社會服務。

這使其更像是一個有用的夥伴,而不是一個單純的智慧工具。因此,它也能夠被用來與使用者建立長期的社會情感關係。

舉個例子,語音助手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助理,只回答你的問題、被命令講笑話或播放音樂,還可以收集有關使用者資料來完成個性化的行為和反應——發現你看起來很傷心,會主動想辦法讓你振作起來,跟你談心——這對於教育、醫療等需要積極關係的領域很有用。

整體來說,目前機器人與人類的“關係”(除性之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

1.情感健康

保持社會聯絡是維持情緒健康的關鍵,但對於部分老年人、自閉症兒童甚至一些年輕人來說,在社群中溝通對話交流的頻率和機會都在減少。

比如預計到2050年,大多數國家65歲及以上人口將超過15歲以下人口,一些老年人不得不進入養老機構生活,去適應各種各樣的人,這時候社交機器人能夠幫助其更快地融入社群。麻省理工學院的MIT Media Lab,也為兒童研製了陪伴型機器人。

(ifoo公司研製的人形機器人,防止獨居老人患痴呆症)

一些針對成年人的心理治療中,社交機器人教練也可以與使用者建立融洽關係,從而能夠為在校大學生提供積極的心理干預。

波士頓兒童醫院和美國一所大學合作,研發了可供擁抱的機器人伴侶Huggable,可以為住院患者和家屬提供情感支援,透過俏皮的互動來緩解他們的壓力感和疼痛。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機器人因擁有情感上的聯絡,在撫慰效果上比毛絨泰迪熊效果更好。

機器人也打破了人體的限制,能夠在護理、安防等作業中發揮出更穩定的表現,大大緩解人類的壓力。比如日本的護理機器人,就可以將老年人輕鬆從床上抬起來,以減輕護工的工作負擔。

在兒童教育中,人們也發現,孩子們會受到機器人同伴的影響。

比如,與熱情的機器人玩耍,能夠讓幼兒更投入更努力。尤其是女孩,更喜歡並願意接近社會機器人,並向研究人員表示跟機器人相處很舒服。而融洽的關係,也讓孩子們可以從與機器人的對話中學習到更多詞彙知識。

這也是機器人未來的重要工作之一: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的Tega教育機器人)

作為一門“關係技術”,社會機器人越來越多地與人類發生深入的交流與合作。人類也越來越傾向於將多學科技術,尤其是心理學、美學、教育學等人文領域相結合,以創造出更自然、更好地支援協作的“機器化身”。

人類既是設計者,也是使用者,那麼,在一個充滿了性別規範的世界裡,機器人是否也應該性別化呢?如果是,它應該是男性還是女性抑或中性呢?

男or女,是一個問題

機器人應該被設計成男性還是女性,看起來似乎無需討論,幹什麼活兒就設計成什麼樣不就行了嗎?安防機器人就該像高達一樣,而商場裡的迎賓機器人當然應該像女接待員一樣溫柔可親……

這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社會機器人要與人類互動,自然就會受到性別的影響。

比如同樣是在醫院工作,為了增強患者的信心,讓機器人看起來足夠強大到穩穩地將人抱起來,建造者有機會在外觀上加強機器的男性特徵。但如果是照顧型的工作,手臂太大或肩膀太大,可能會讓病人害怕機器人的力量太大。

可以說,性別特徵,是機器人設計中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

(機器人 “Paro”,在療養院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機器人有性別並不一定不好。但也正如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岡村愛麗生所說,問題是這種性別是如何使用的。

為了讓機器人更有效、使用者更願意互動,設計者們往往會利用性別陳規觀念。機器人的性別化,進一步強化了對現實人類的偏見,比如認為女性化應該善良、溫柔和順從,而男性化就必須強壯勇敢。

(日本大阪大學研發的女性機器人)

事實上,歧視已經在機器人世界裡發生了,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機器人被設計的在能力上並無差別,但一旦人們識別到機器人的性別,就會帶入以往的經歷和偏好,認為一個女性機器人在某些工作中可能不如一個男性機器人。

聯合國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也認為,虛擬助理(如Siri和Alexa)的預設女性聲音,反映出科技行業缺乏多樣性。隨著這些助手越來越普遍,人類與它們互動的方式會影響我們與真正的人類交談方式,這種現象會鼓勵一些人將女性視為助手。報告建議,科技公司在未來建立助手時預設更多中性的聲音。

另外,加上性別標籤之後,機器人有了更加嚴格的行為範圍約束以及成見,用這種邏輯製造社會機器人,如服務於兒童教育,就會陷入陳規,無法接觸到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個性,從而難以走出舒適區、促進成長。

機器人分配的性別不應該強化當前的陳規觀念,那麼,不將性別強行加給機器人,只能靠開發人員遵守技術倫理來實現嗎?

機器人無分男女,但創造者需要

社會機器人的本質,是一種能夠與使用者建立長期社會情感關係的技術,因此它被預設設計為中性,或者是一隻狗、一種奇形怪狀的毛絨玩具,比如前文中提到的許多機器人都是動物形態。

關鍵在於,如何與使用者建立關係。從這個角度看來,女性開發者在社會機器人中的能量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

一方面,社會機器人的創新需要深入的情感、認知、社交方面的能力,才能幫助人類(尤其是兒童)更健康快樂,更好地學習。

而當多的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女性和男性對待社會關係的方式並不相同。《勇士與流浪者:性別的生存》一書中就提到,女孩往往更注重個人關係,有更親密的朋友,試圖避免衝突,更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而男孩更關心瞭解自己的技能,友誼中不那麼排他性,不太關心交換個人資訊或明確談論他們的關係。

當然,這些是關於女孩與男孩的廣泛概括,未必適用於所有兒童。但總體上,女孩的行為模式與關係機器人的更契合。已經問世的關係機器人會使用很多典型的女性行為,比如明確分享關於自己的資訊,談論它與孩子的關係……

讓機器人更具社交性和關係性,能夠在社會服務中發揮更大的效益。

從另一方面,目前消費市場上的服務機器人、社交機器人都偏於低端同質化,外形和功能頗為類似,人機互動能力上無法拉開明顯差距。

要支撐這一市場的長遠發展,針對某一細分市場的需求增強情感互動與依戀,像虛擬偶像那樣與使用者建立社交關係,未嘗不是一條破局之路。

據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岡村透露,在最大的機器人研究機構之一,女性僅佔成員的11.4%。隨著越來越多的關係機器人走入家庭、校園、商場、醫院,機器人產業確實也需要更多女性設計師與開發者參與其中。

在關係技術的設計上,人類需要了解人們如何進行社互動動,如何發展與其他人的關係。

但瞭解並不是為了延續不合時宜的性別陳規與文化規範,而是為了一個更快樂更健康的美麗新世界。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8043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