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腦助力道路交通管理構建智慧化管理系統

ztmap2020發表於2020-12-02

電子警察、智慧停車,為道路交通裝上“智慧大腦”,極大程度上減輕交通堵塞……今年,海淀區將加強創新智慧交通應用,年內完成中關村西區綜合性交通治理建設,包含中關村西區內部1平方公里地區(包含27個路口以及15條路),及外圍北四環輔路、中關村大街、萬泉河路和海淀南路等道路(包含24個路口,5條路)。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一、精細化智慧化推進海淀緩堵模式
交叉路口的交通訊號燈安裝倒數計時牌,紅、綠燈剩下多少秒一覽無餘。除此以外,交通訊號燈按照路口的實時車流量配時自動優化……
做為海淀區核心地區,中關村西區由北四環、海淀南路、蘇州街、中關村大街四條道路包圍著,附近路網縱橫交錯,地區內人流密集。2018年,按照海淀區政府關於中關村西區建立新型城市形態工作部署要求,中關村西區綜合性交通綜合治理專案完成了西區十八條道路沿線違章停車抓拍系統、路上行人與非機動車闖紅燈抓拍系統、停車誘導系統的誘導屏改造更換、供電改造及軟體系統恢復等。2019年4月23日全面實施並進場施工。
區城管委(交通委)主任助理任海瓊表示,傳統的道路改建方式改善能力有限,因此在專案中採用了“精細化+智慧化”的建設理念,“比如傳統的交通訊號燈在路口單獨設定控制器,交通訊號燈的時間間隔是提前設定好的、固定的。而智慧交通系統則通過在前端設定感知和採集裝置,把道路上實時交通流量資訊傳送給後臺指揮系統,系統按照交通流量來統籌地區內各個交通訊號燈的時間間隔,以實現緩解擁堵。”
著眼於交通基礎設施和交通科技裝置結合,通過綜合性手段解決西區交通問題、提升道路交通水平、改善交通秩序並提升景觀形象,推進“海淀緩堵模式”在全市地區內推廣應用,這也是海淀區交通大腦頂層建設,為海淀“城市大腦”提供交通資料和應用支撐。
二、一中心兩工程建立智慧交通應用服務系統
據悉,整治將從改善基礎設施、優化交通組織、強化交通科技、提升管理水平四個方面,建成視覺化指揮、交通組織智慧優化、全覆蓋大資料採集、交通違章精準打擊、全天候線上便民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交通應用服務系統。
專案建設內容主要包含“一箇中心、兩大工程”,一箇中心指中關村智慧交通指揮中心,兩大工程為交通基礎工程和交通科技工程。值得一提的是,交通指揮中心不僅僅服務於專案建設區域內的1平方公里地區,同時還支撐全區的智慧交通系統的基礎平臺,是海淀區交通大腦頂層建設,為海淀“城市大腦”提供交通資料和應用支撐。
交通基礎工程將主要優化區域內交通組織、停車組織、行人過街組織,規範化交通標識、道路標線、行人過街行為等,便捷出行者交通出行。交通科技工程主要包含前端感知系統、交通流資訊採取系統、電子警察等資訊採集裝置,後臺的軟體系統包含大資料研判系統、裝置管理系統、智慧停車系統等,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並對社會公眾提供實時、精確、全面的交通出行資訊服務和一個安全、舒適的行駛、慢行環境。
除此之外,智慧交通系統還可以協助政府機構和交管部門提高工作效率,處理應急突發事件。如電子警察可以降低交警出警頻率,高點攝像頭網路可以及時發現區域內有人暈倒、發生車禍等突發事件,並第一時間通知有關人員和部門。整個系統運轉一段時間後,更是可以累積海量交通資料,為有關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三、創新運用EPCO模式執行預測十月底專案整體完工
據悉,專案創新運用EPCO模式執行,適應了專案多專業、多環節需求,通過初期整理政府部門在這種新模式下的配合流程機制,並逐步形成了—交管部門提需求、提方案,交通、交管牽頭建設,區國企組織實施,科信、財政評審,大腦專班統籌指導,各部門聯合參與建設,全流程跟蹤審計等一套平穩的各部門合作機制,為未來相仿專案的執行奠定基礎。
現階段,交通科技工程包含軟體部分工作已基本上開發實現,違章停車系統已上線,海淀交通支隊指揮平臺正處於試執行時期,這其中交通訊號燈控制系統、交通流資訊採集分析系統、非現場執法系統、高點視訊監控系統、交通設施管理系統、交通訊息釋出平臺系統、綜合應用門戶系統、大資料情報研判系統已開發實現;智慧停車管理服務系統已基本開發實現。外場裝置方面,西區內部科信系統裝置安裝與除錯實現,中心控制機房現階段已經投入使用。西區外圍剩下的部分點位原址開挖與裝置安裝除錯工作,預測八月份實現。十月底預測專案整體完工。
接下來,海淀區將不斷深入展開交通綜合治理,加大力度展開精細化管理,採取科技助力,推動搭建現代化城市交通系統。通過開展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停車建設管理、改善綠色出行條件及創新智慧交通應用等工作,實現路網交通指數控制在5.3左右(輕度擁堵)的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