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釋出Cortex-X1,是為了向蘋果自研A系列處理器發起衝擊嗎?

yazhouren發表於2020-10-21

對於Arm來說,2019年是偉大的一年。這一年ARM的Cortex核心依然是手機CPU領域的佼佼者,特別是Cortex-A77。紅極一時的高通驍龍865處理器採用的就是Cortex-A77。

據說採用驍龍865處理器的手機有70款之多,其中就有三星的Galaxy S20系列、索尼Xperia 1 II、OPPO的Find X2、努比亞的Red Magic 5G、小米10和小米10 Pro等。

但是2019年關於ARM公司最大的新聞不是移動領域,而是伺服器領域:Neoverse N1和Neoverse E1平臺,例如華為鯤鵬920和亞馬遜的Graviton2高效能處理器都令人印象深刻。

徐文偉釋出業界最高效能ARM-based處理器-華為鯤鵬920

Snapdragon 865​www.qualcomm.com

 

華為鯤鵬920​www.huawei.com圖示

ARM伺服器領域確實正在騰飛,旨在與AMD和Intel競爭,但ARM尚未達到移動市場的巔峰,至少現在還沒有。

2020年ARM在移動處理器領域繼續發力,同時釋出了兩款新型處理器核心Cortex-A78和Cortex-X1,將移動處理器的效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新型Cortex-A78:效率加倍

新的Cortex-A78雖然效能強勁,但是它並不使我們感到驚訝,因為第三代是ARM的第三代Austin核心,該系列核心保持著每年迭代一次的升級進度,從2018年釋出的Cortex-A76,到2019年釋出的Cortex-A77,再到2020年釋出的Cortex-A78,這一切都如約而至。

全新的Cortex-A78延續了ARM的傳統設計理念,即嚴格按照效能,功率和麵積(PPA)之間的平衡進行設計,適用於5nm工藝,效能提升20%,功耗降低了50%,面積卻縮小了5%,為四核叢集節省了大約15%的面積,這將為額外的GPU、NPU和其他元件騰出了更多的空間。

Cortex-A78:效能提升20%

ARM每年一次架構升級,這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今年ARM在傳統的架構升級之外,又搞出來一個Cortex-X,ARM意欲何為呢?

 

新型Cortex-X1:打破設計約束鏈

與Cortex-A78還要兼顧效能、功耗、面積(PPA)不同,Cortex-X1使用了全新的架構,是ARM為實現效能大幅增長而設計的,其效能比前代CPU提升了30%,比Cortex-A78也提升了22%,機器學習效能更是提升100%。

Cortex-X1:專為終極效能而設計

Cortex-X1靈活搭配:充當超大核1+3+4三簇核心

與4核Cortex-A77和4核Cortex-A55叢集相比,4核Cortex-A78和4核Cortex-A55的DynamIQ叢集可將效能提高20%。

但是,引入Cortex-X1可以通過提高峰值效能來實現更大的可擴充套件性。將單核Cortex-X1作為DynamIQ叢集的一部分,再加上3核Cortex-A78和4核Cortex-A55,峰值效能比上一代產品提高了30%。

當與Cortex-A78的卓越效率相結合時,它可提供最佳的持續效能和最佳效能。

Cortex-A78和Cortex-X1 DynamIQ群集,與上一代產品相比

 

Cortex-X Custom (CXC) program

Cortex-X1除了效能大漲,還提供了更靈活的定製特性,也就是ARM官方所說的 Cortex-X Custom (CXC) program,大家知道Cortex-A公版授權能改的地方不多,主要就是快取部分,而CXC則允許客戶自定義,有更多的不同特性,在研發早期階段就允許客戶參與。

 

Cortex-X Custom CPU program​www.arm.com

 

 

當然,CXC的授權費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比Cortex-A系列更貴是沒跑了。其實我們再大膽猜測一下,近年來隨著高通、三星都放棄自研ARM核心,除了蘋果之外其他廠商都改回公版架構了,ARM現在推出Cortex-X1也是一種調整,相當於一個官方預改進版,高通、華為、三星等客戶可以自己繼續再改,定製不同的特性。

 

ARM核心公版架構的變遷

ARM核心公版架構一直是兩條路線:

  • 大核心:從A57、A72、A75、A76、A77、A78一路進化;
  • 小核心:從A53、A55一路進化。

應該說,ARM公版架構的水平還是很高的。在智慧手機初期,高通是不屑於ARM公版架構的,但是幾年下來,高通發現自己努力了半天,還不如ARM公版架構做得好,就放棄了。

三星也曾經努力搞自己的架構,但是幾年下來,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自己花了很多錢搞的高效能架構,實際效能並不強,而功耗很高,結果三星也放棄了。

華為在鯤鵬上先用ARM公版,幾代之後嘗試了一下自己搞架構,交給ARM很貴的指令集授權費用,但是出來的成果和ARM公版的A76差不多,效果不明顯。但是華為還在堅持研發,希望能夠突破。

只有蘋果的ARM架構自研取得了成功,蘋果在效能上幾乎能夠領先ARM公版架構兩代。但是,在最高功耗上,蘋果這幾年也沒有降下來。效能功耗比沒有多大領先優勢。

 

ARM公版受到蘋果自研架構的威脅

ARM公版的大核心要求持續效能,就是長時間可用的效能,所以功耗限制在2W以內。而蘋果的理解是,大核心是短期效能,用的時間短,可以做到4W-5W。而長時間執行,就用小核心了。

蘋果的小核心非常強大,A12的小核心效能就已經接近ARM的A75大核心了。這讓蘋果手機一直有效能優勢。而ARM也逐漸認識到了自己大核心不強的問題。

所以ARM推出Cortex-X1的目的也很明顯,是為了更好地在高效能領域中建立自己的地盤,在移動端也可向蘋果自研的A系列處理器發起衝擊,後者的大核效能真的很恐怖。

寫在最後

從這次ARM釋出的情況看,ARM已經開始分三類核心:

  • 超大核心:就是Cortex-X系列核心,大幅提高複雜性,不再考慮太高的能效比,作為超大核心使用。
  • 中核心:就是我們之前一直說的大核,高頻功耗在2W以內,優勢頻率在1W以內,比如A76、A77、A78等;
  • 小核心:還是之前的概念,比如A55。

這樣,在處理大型APP需要高效能的時候,可以啟用大核心獲得最高效能,提升表現,應對一般計算密集型任務使用中核心,應對I/O密集型任務則使用小核心,從而獲得最佳的能耗比。

這個思路,其實最早是MTK提出來的,後來高通和海思用區分大核心頻率來解決,ARM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