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u(約瑟夫)問題
約瑟夫問題,有時也稱為約瑟夫斯置換,是一個電腦科學和數學中的問題。在計算機程式設計的演算法中,類似問題又稱為約瑟夫環。又稱“丟手絹問題”。
Josephu問題起源
Josephu問題描述
丟手絹
設編號為1,2,… n的n個人圍坐一圈,約定編號為k(1<=k<=n)的人從1開始報數,數到 m 的那個人出列,它的下一位又從1開始報數,數到 m 的那個人又出列,依次類推,直到所有人出列為止,由此產生一個出隊編號的序列。
演算法實現(資料結構)
用一個不帶頭結點的迴圈連結串列來處理Josephu 問題:先構成一個有n個結點的單迴圈連結串列,然後由k結點起從1開始計數,計到m時,對應結點從連結串列中刪除,然後再從被刪除結點的下一個結點又從1開始計數,直到最後一個結點從連結串列中刪除演算法結束。
程式碼實現:
package com.ruoli;
public class Josephu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測試一把看看構建環形連結串列和遍歷是否ok
CircleSingleLinkedList circleSingleLinkedList = new CircleSingleLinkedList();
circleSingleLinkedList.addBoy(5); // 加入5個小孩節點
circleSingleLinkedList.show();
// 測試一把小孩出圈是否正確
circleSingleLinkedList.boyCount(1, 2, 5); // 2->4->1->5->3
}
}
//小孩結點類
class Boy{
private int val;
private Boy next;
public Boy(int val) {
this.val = val;
}
public int getVal() {
return val;
}
public void setVal(int val) {
this.val = val;
}
public Boy getNext() {
return next;
}
public void setNext(Boy next) {
this.next = next;
}
}
//環型單連結串列類(模擬孩子圍成的圈)
class CircleSingleLinkedList{
// 建立一個first節點,當前沒有編號
Boy first = null;
// 新增小孩節點,構建成一個環形的連結串列
public void addBoy(int num) {
if (num < 1) {
return;
}
Boy curBoy = null;
for (int i = 1; i <= num; i++) {
Boy boy = new Boy(i);
if (i == 1) {
first = boy; // first:第一個結點
first.setNext(first); // 構成環
curBoy = first; // 讓curBoy指向第一個小孩
}else {
curBoy.setNext(boy);
boy.setNext(first); // 構成環
curBoy = boy;
}
}
}
// 遍歷當前的環形連結串列
public void show() {
// 判斷連結串列是否為空
if (first == null) {
System.out.println("此時還沒有小孩。。。");
return;
}
// 因為first不能動,因此我們仍然使用一個輔助指標完成遍歷
Boy curBoy = first;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f("小孩的編號:%d \n", curBoy.getVal());
if (curBoy.getNext() == first) { // 說明已經遍歷完畢
break;
}
curBoy = curBoy.getNext();
}
}
// 根據使用者的輸入,計算出小孩出圈的順序
/**
*
* @param startVal:表示從第幾個小孩開始數數
* @param count:表示數幾下
* @param nums:表示最初有多少小孩在圈中
* @return
*/
public void boyCount(int start, int count, int nums) {
// 先對資料進行校驗
if (first == null || start < 1 || start > nums) {
System.out.println("引數輸入有誤, 請重新輸入");
return;
}
// 建立輔助指標,幫助完成小孩出圈
Boy helper = first;
// 建立的輔助指標(變數) helper , 事先應該指向環形連結串列的最後這個節點
while (true) {
if (helper.getNext() == first) {
break;
}
helper = helper.getNext();
}
// 小孩報數前,先讓 first 和 helper 移動 start - 1次
for (int i = 0; i < start - 1; i++) {
first = first.getNext();
helper = helper.getNext();
}
// 當小孩報數時,讓first 和 helper 指標同時 的移動 m - 1 次, 然後出圈
// 這裡是一個迴圈操作,知道圈中只有一個節點
while (true) {
if (helper == first) { // 說明圈中只有一個節點
break;
}
// 讓 first 和 helper 指標同時 的移動 count - 1
for (int i = 0; i < count - 1; i++) {
first = first.getNext();
helper = helper.getNext();
}
// 這時first指向的節點,就是要出圈的小孩節點
System.out.printf("小孩%d出圈\n", first.getVal());
// 這時將first指向的小孩節點出圈
first = first.getNext();
helper.setNext(first);
}
System.out.printf("最後留在圈中的小孩編號%d \n", first.getVal());
}
}
執行結果:
我們所見的面試題,一般會要求我們找到最後一個出隊的人,即返回最後一個出隊的人的編號。本文只提供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具體的演算法實現,如果大家能把上述的演算法搞懂,那麼在其上稍微修改一下,就能輕鬆的解決所遇到的面試題了。
參考資料:
尚矽谷資料結構課程
演算法實現(數學求解)
用連結串列來模擬小孩子圍圈圈,是可以解決問題,但實現起來有點費事,在一些情況下,我們並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慢慢的實現連結串列。這時,我們可以用簡單一點的方法,這兒只說一種比較好的的方法,還有其他有趣的方法,大家可自行了解。
話不多說,來看求解思路:
我們從最後剩下的 3 倒著看,我們可以反向推出這個數字在之前每個輪次的位置:
最後剩下的 3 的下標是 0。
第四輪反推,補上 m 個位置,然後模上當時的陣列大小 2,位置是(0 + 3) % 2 = 1。
第三輪反推,補上 m 個位置,然後模上當時的陣列大小 3,位置是(1 + 3) % 3 = 1。
第二輪反推,補上 m 個位置,然後模上當時的陣列大小 4,位置是(1 + 3) % 4 = 0。
第一輪反推,補上 m 個位置,然後模上當時的陣列大小 5,位置是(0 + 3) % 5 = 3。
所以,最終剩下的數字的下標就是3。因為陣列是從0開始的,所以最終的答案就是3。
總結一下:
反推的過程就是 (當前index + m) % 上一輪剩餘數字的個數。
程式碼實現: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5;
int m = 3;
int result = lastRemaining(n, m);
System.out.println("最後剩下的人是:" + result + "號");
}
public static int lastRemaining(int n, int m) {
int ans = 0;
// 最後一輪淘汰有2個人,所以從2開始反推
for (int i = 2; i <= n; i++) {
ans = (ans + m) % i;
}
return ans;
}
}
執行結果:
這種方法要比用連結串列來模擬效率高的多,但我們刷題的時候,用連結串列來模擬提交會出現超時,但用這種方法時間複雜度和空間複雜度都小的多,LeetCode提交結果如下:
參考資料:
小姐姐的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