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陳靜發表於2020-07-31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丨4年後,另一隻靴子也落了下來。

2020年2月25日,蘋果公司向中國大陸地區遊戲開發者釋出公告,要求他們在6月30日前提交“計劃在中國大陸釋出的任何付費遊戲或可提供App內購買專案的遊戲的批准文號”。

7月7日,蘋果公司向海外遊戲開發者群發郵件,提示他們,在中國區App Store中含付費和內購的手遊產品必須在7月31日前提交版號資訊。如果不能提供,遊戲將從中國區App Store下架。

這意味著,自7月1日起,沒有獲得版號的國產遊戲將從App Store國區下架;30天后,下架範圍將擴至“所有沒有獲得版號的遊戲”——不論國內還是國外。

這個7月註定不平靜。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蘋果公司2月25日向中國大陸地區遊戲開發者釋出的公告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蘋果公司7月7日給海外開發者的郵件

現實

獨立開發者林浩的一款遊戲被下架了。他平時很忙,不常登陸App Store開發者後臺,當他發現蘋果在後臺和郵件裡發來的下架通知時,遊戲已經被下架。

這款遊戲上架時,App Store對版號還沒有要求。2016年6月30日之後,即蘋果要求開發者在App Store上線的遊戲“需要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審批才可釋出”後,他還是沒去申請版號。如今遊戲被下架,他並不意外。

“無非是早一天晚一天的區別。”林浩對我說。以前蘋果對個人開發者比較寬鬆,現在也嚴了起來。對他來說,更嚴重的是技術問題:遊戲上架太久,這幾年來技術架構變了又變,原本的引擎和編輯器早就不更新了。他自己也找不到原始檔案,想上架App Store國區以外的平臺,也很不好辦。

因為疫情影響,楊博正在北美的家中開發新遊戲。3年前,他的遊戲已經在國內一家發行商的幫助下辦了版號。出於種種原因,雙方沒能繼續合作,楊博就自己把遊戲上了架——他的工作室在北美,按照當地規定,只要在開發者後臺選擇區域,再做好中文支援就行了,非常方便。

如今,令楊博頭痛的是,他不知道該拿以前擱置的那個版號怎麼辦。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國家新聞出版署7月29日釋出的《2020年7月份國產網路遊戲審批資訊》,169個遊戲獲批版號(圖片來源: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

張奕從不擔心版號。她一直在大廠做開發,專案完成得差不多了,就準備好材料送去法務部排隊,“剩下的就是等,過得快是運氣好,卡住了也很正常”。

金志學工作的公司很早就開始未雨綢繆。自2016年以來,公司法務部要求所有產品必須申請版號。因此,除了2018年版號停發之外,他們自研和代理的遊戲都沒受太大影響。

我問他,蘋果公告裡說的是“含付費和內購”的遊戲,免費遊戲的情況怎麼樣。他想了想,回答:“按照要求,應該是要辦的。但既然蘋果這麼說,純免費的遊戲應該還沒事吧。”沒過多久,他又強調:“將來所有遊戲肯定都是要版號的。”

李虹對此感同身受。7月,她負責發行的一款免費遊戲因為沒有版號而下架,另一款免費遊戲則正在申請版號。

2016年6月2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釋出《關於移動遊戲出版管理服務的通知》,要求所有移動遊戲都必須獲得版號。6月30日,蘋果在App Store開發者後臺釋出通知,要求所有在App Store上線的遊戲“需要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審批才可釋出”。

這些政策和規定一度在移動遊戲開發者中掀起軒然大波。但隨後,App Store十分寬鬆的上架標準仍然給了開發者喘息的機會。“蘋果後臺會建議你提供中國的版號,但不是強制性的,頁面上那一欄你空著不填,也可以點Continue(繼續)。”楊博說。這一點讓包括他在內的許多開發者“忽視”了版號的重要性,將App Store視為最後的“安全地帶”。

2020年7月,安全地帶也即將消失。


稽核

站在不同立場上,不同人對越發收緊的版號政策和規定有著不同看法。金志學對我說,(版號新規)對開發可能不是好訊息,但對發行或許是有利的。“有些開發者,尤其是個人開發者,覺得發行門檻很低,自己就能做,但其實發行在資質上有很多要求,比如ICP證,沒有ICP證是不能向玩家收錢的。這個ICP證就是資質之一。”

ICP證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資訊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由各地通訊管理部門核發。林浩調查過ICP證的申請條件,在全國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經營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中小團隊、個人開發者的確望塵莫及。

除了ICP證之外,還需要出版資質。李虹所在的發行公司本身有ICP證,因此他們選擇與有資質的出版社合作,為遊戲申請版號。

要辦版號,得先去國家版權局辦理著作權證明。開發者可以自己去網上申請,準備材料送審,原則上不用花錢。

也有些代辦公司打著加快速度的名義收費。“很多代辦公司會跟你說,5天是多少錢,15天又是多少錢。但也僅限時間,材料不合規還是不行。”李虹說。

她還強調,不同平臺上的遊戲版號需要不同的著作權證明。“如果要申請手遊版號,就是手遊的著作權;要是還想申請PC端的版號,需要PC端的著作權。”一個著作權證明不能對應多個版號。

出版國產網路遊戲作品審批需提交的材料目錄:

一、所在地省級出版管理部門報國家新聞出版署的請示檔案;
二、《出版國產電腦網路遊戲作品申請書》或《出版國產移動遊戲作品申請表》;
三、著作權證明材料及著作權人相關證明檔案;
四、運營機構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ICP證(影印件);
五、遊戲畫面截圖;
六、遊戲作品中文指令碼全文及遊戲遮蔽詞庫;
七、遊戲防沉迷系統功能設定說明;
八、用於內容審查的“管理人員”帳號及遊戲防沉迷系統測試賬號;
九、遊戲審查輔助材料;
十、包含所有申報文字材料的電子文件及遊戲演示視訊的光碟或U盤。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國產網路遊戲作品審批》整理)

準備齊全的材料要經過“出版社—省局—總局”3個階段。出版社對題材、內容進行初審,決定這個遊戲能不能送,哪些問題需要規避,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之後,材料上報至省局,省局稽核後給出批覆檔案。最後由出版社在後臺提交至總局,經過一段時間排隊,後臺顯示“受理中”,這時才真正由總局稽核。

“總局稽核之後的修改意見一般要在20天之內改完,不是20個工作日,是20天。”李虹說,“不過,不論是出版社,還是省局、總局,修改意見都是有彈性的,遊戲公司也可以試著去說服他們,只不過他們總是更強勢罷了。”

“你成功說服過他們嗎?”我問。

“在出版社這個階段,如果哪裡真的不想改,其實可以硬送上去。但假如總局意見要你改,你最好還是改掉……”

這個過程中,出版社的作用非常重要。“現在做版號業務的出版社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李虹說,“大概從2017年開始,很多出版社,甚至是壓根不瞭解遊戲的傳統出版社,也來做這一塊。他們不懂遊戲,也不能靈活處理問題,對開發者其實很不利。”

吸引出版社接連湧入的,是利益。李虹從2016年開始接觸版號業務。自那時起,辦理版號的價格一直不菲。“以前還有所謂‘七大類’(指不涉及政治、軍事、民族、宗教等題材內容,且無故事情節或者情節簡單的消除類、跑酷類、飛行類、棋牌類、解謎類、體育類、音樂舞蹈類等休閒益智國產移動遊戲。——作者注),這些比較便宜,大概8000元,高的能達到3萬元。”如今,一個國產遊戲的均價在1.5萬元到2萬元,引進的海外遊戲則要更貴。

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遊戲出版物審批需提交的材料目錄:

一、所在地省級出版管理部門報國家新聞出版署的請示檔案;
二、《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電子遊戲出版物申請書》;
三、國家版權局著作權合同登記批覆(影印件);
四、出版合同及遊戲代理機構營業執照(影印件);
五、發行合同及發行單位發行許可證(影印件);
六、電子遊戲出版物關卡介紹或過關攻略;
七、遊戲防沉迷功能設定說明;
八、電子遊戲出版物主要任務和主要場景的彩色圖片(電子文件);
九、電子遊戲出版物中文指令碼全本(電子文件);
十、電子遊戲出版物樣盤;
十一、包含所有申報文字材料的電子文件及遊戲演示視訊的光碟或U盤。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遊戲出版物審批》整理)

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網際網路遊戲審批需提交的材料目錄:

一、所在地省級出版管理部門報國家新聞出版署的請示檔案;
二、《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網際網路遊戲作品申請書》;
三、國家版權局著作權合同登記批覆(影印件);
四、運營單位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ICP證(影印件);
五、遊戲畫面截圖;
六、遊戲防沉迷系統功能設定說明;
七、遊戲出版物中文指令碼全文及遊戲遮蔽詞庫;
八、用於內容審查的“管理人員”帳號及遊戲防沉迷系統測試賬號;
九、遊戲審查輔助材料;
十、包含所有申報文字材料的電子文件及遊戲演示視訊的光碟或U盤。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網際網路遊戲審批》整理)

海外遊戲申請版號比國產遊戲複雜,數量上還有限額。儘管沒有明說,但海外遊戲下發慢、批覆少,都是發行商親見。目前,國產遊戲版號每個月會公開一批,海外遊戲卻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公佈。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遊戲審批結果"顯示,最新一次進口網路遊戲審批資訊於今年3月釋出,上一次則是2019年11月

一家發行商向我抱怨,由於限額,他們負責發行的一些產品“硬生生把單機遊戲改成聯網”。我試著問他詳細情形,他立刻拒絕了。

複雜的狀況令發行商們更加謹慎。“比如有些國家的遊戲,基本上連送都不會送。”金志學介紹,還有一些細節,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打回修改,“比如海外遊戲本地化不完整,被稽核人員發現裡面還有外語,肯定要改。”

所有送審遊戲中不再出現任何一個外語詞彙。2016年,開發者和玩家對這個規定熱烈討論過一番,如今,沒有人再討論它是否合理。規定被嚴格地遵守著,彷彿它生來便存在。

時間

每一個送審的遊戲都難免被打回修改。每修改一版,時間就會拉得更長一些。

沒有人能保證一個遊戲多長時間能過審。金志學說,他見過三四個月過審的,也見過一年多還沒訊息的。

在國家新聞出版署檔案《出版國產網路遊戲作品審批》中,審批許可期限是自受理申請之日起80個工作日。實際上,80個工作日只是“到了總局之後”。李虹計算了一下,在到達總局之前,辦著作權證明,出版社、省局稽核、修改,都需要時間。計算的結果則是“不一定”——“我送過一個非常簡單的遊戲,5個月左右就批下來了,非常快。”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國家新聞出版署檔案《出版國產網路遊戲作品審批》中規定,審批許可期限為自受理申請之日起80個工作日

有些開發者卻連5個月也未必能堅持。“(版號申請流程)太麻煩了,太慢了,只適合大廠、大作。”林浩說。由於收入不理想,又沒有精力,他不打算找發行商辦版號重新上架。

“愛咋咋地吧,除非……”他停了一會兒,不知在想什麼,“算了,沒有除非了。”

“版號還引出了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時候去接觸發行商。”楊博說,“你肯定不能一立項就去申請,等遊戲做完了版號正好批下來,這是不可能的。至少要等到開發流程過半,遊戲像點樣了,才有東西拿去申請。”這聽起來很容易,實際上卻很危險:假如從申請到遊戲完成這段時間裡,團隊沒堅持下來,那就完了。

對於中小廠商和獨立開發者,這個時間點也很尷尬。楊博總結,個人開發者要聯絡發行商合作,要麼初始階段就讓對方介入,多給些幫助;要麼遊戲已經接近尾聲,各方面都完善,獲過獎,玩家也看好,這時籤合同會更有利。申請版號的時間剛好卡在中間,兩邊不靠。

“開發到一半,遊戲還沒有成型,你很難說服發行商相信它會受歡迎,發行商也不會看好。但沒有發行商就沒有版號……”楊博有些為難地說。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遊戲展會是獨立開發者接觸發行商的重要途徑,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展會少了很多(圖為PAX East 2019)

商業公司有更成熟的工作流程。金志學經手的遊戲,從立項開始就為申請版號做準備。“不過我們所謂的立項,其實內部已經迭代了好幾輪,Demo、介紹、框架、文字都比較完整,可以送審。”

但這個方法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理論上說,遊戲最終上線版本和送審版本必須一致。上線後,版署會抽查,如果差別過大,還要下架複審。

不論如何,版號申請的時間仍然難以捉摸。一些文章建議開發者不要選擇那些“排隊多”的出版社,但許多開發者壓根無從瞭解出版社是否排隊,排了多少。有些時候,排隊也是無法預測的。金志學說,去年版號重啟之後,前幾個月批覆很快,後來又逐漸慢了下來。具體是什麼情況,他也不清楚。


困境

3年前,楊博把自己的遊戲送去稽核。他模仿“滾蛋吧腫瘤君”的句式,給遊戲起名叫做“xx吧xx”。稽核意見發下來,標題5個字裡只有“吧”字過審,其他4個字都“不能出現”。

“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國內還沒有分級制度。”楊博苦笑兩聲,換了個標題。有了類似的“經驗”,他在開發新作時,一開始就對題材、美術、文字精挑細選,爭取把難以過審的內容消滅在初始階段。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2019年,人民網上線"遊戲適齡提示平臺",其中包括《遊戲適齡提示草案》、適齡提示體系標準等內容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止楊博一個。“不做過不了審的內容”無疑是好的,如果已經做了,也會盡量在送審前就修改。金志學上週幫一個遊戲辦下了版號。“是個末世題材的遊戲,提交之前我們就覺得很難過審,所以就提前把素材改了。”他說,為了過審,遊戲把血的顏色,以及刀、槍等武器,都改成了不那麼“血腥”的東西。

張奕的團隊乾脆選擇不做內容。他們的做法是,遊戲在海外上線帶劇情的“完全版”,國內則略去劇情,只上線“刪節版”。製作團隊會把這一點直接告知玩家,“按照當地法律規定無法提供”,玩家也都接受了。

“反正玩家也懶得看。”張奕說。根據他們的測試,國內玩家對劇情關注度不高。玩家不在乎,又有利於稽核,越來越多的團隊選擇這麼做。

但內容也只是小問題。時至今日,總局除了稽核遊戲中的文字、畫面,對其他方面也有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項,是“建議”遊戲在平臺內測時,不論單機還是網遊,都必須接入防沉迷和實名認證系統。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2019年10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釋出《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明確規定實行網路遊戲賬號實名註冊制度,所有網路遊戲使用者均須使用有效身份資訊進行遊戲賬號註冊,遊客使用者體驗時長不超過1小時。

這給李虹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以前,只有網路遊戲需要接入這兩個系統,單機遊戲並不需要。在她印象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單機遊戲也需要防沉迷和實名認證了。(理論上說,單機遊戲毋需實名認證,但在審查體系中,“免費遊戲”“單機遊戲”的標準與日常玩家、從業者的理解並不一致。——作者注)

“這對獨立遊戲的衝擊非常大。”李虹說。防沉迷和實名認證系統需要伺服器,而獨立遊戲大多是單機,開發實力也不強,假如測試期間就接入防沉迷和實名認證,需要一筆額外的伺服器開銷,很多獨立開發者拿不出,發行商也很為難。

李虹說,她理解總局的意思——所有遊戲都要受到監管。但實施起來難度很大。“總局甚至希望我們拿到平臺蓋章的保證書……可平臺怎麼能給每個遊戲出保證書呢?他們根本不允許遊戲在送審期間用他們的伺服器!”

出走

林浩為數不多的遊戲收入絕大部分來自App Store。Google Play幾乎沒有收入,也沒有宣傳,而國內安卓平臺的版號要求比App Store要嚴得多。遊戲自App Store國區下架後,僅靠外區收入,他已經無法維持生活。

“愛咋咋地吧……”這是林浩和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他正在準備轉行。

金志學的本職工作是安卓渠道聯運。在他看來,安卓平臺和App Store完全不同。“App Store使用者質量普遍高一些,買量也是以App Store為主。”金志學說,“但App Store可運營的點不多,安卓渠道會更希望我們提供運營資源,根據資料來決定一個遊戲的推廣力度。”

我拿同樣的問題去問李虹。她的答案是,渠道資源對安卓平臺來說非常重要,沒有資源,安卓收入完全無法與App Store相比,有好資源,兩者收入或許相當,安卓甚至要多些。但她馬上補充:“這僅限獨立遊戲,大廠的玩法是不一樣的,買量、廣告投放,很快就能得到渠道重視。”

獨立開發者把App Store視為唯一的安全地帶,不無道理。“安卓平臺需要更多維護,大部分獨立開發者沒有這個精力。很多人做完遊戲,是手遊就直接上架App Store,是PC就直接丟去Steam。”李虹說。她接觸手遊發行還不太多,之前主力一直在Steam,比起App Store版號新規,她更擔心不知何時到來的蒸汽平臺。

兩年前,楊博和國內發行商接觸過安卓平臺,結果是“走不通”。沒有版號,平臺壓根不願收,即使收也只能上線測試版,不能內購。由於身在北美,楊博自己把遊戲上線了Google Play,但這又與國內玩家幾乎無關。

等待蘋果版號新規
對於海外開發者和有出海能力的發行商,仍可選擇上架Google Play

楊博的新遊戲剛簽了一個大平臺的獨佔。有了獨佔,他打算把內容做多些,賣相打理得更好些,再去和發行商談。對於國內發行商,他的希望是越簡單越好。“大家其實都想要個能覆蓋國內所有平臺的發行商,不光是手機,PC、主機也都要……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大廠紛紛把目光投向海外。張奕告訴我,許多大廠遊戲會先開放外服,把國內玩家引導去外服參加測試,體驗“完整版”。而國內主播、營銷號傳播劇情、直播錄屏之類的事,廠商也不會去管。

“很多遊戲從上線開始就是為了保海外市場,國內就有一天算一天了。”張奕說。李虹對這種做法不置可否:“只要(開發者)能承受玩家批評,就沒什麼不可以的。”

李虹把發行商的出海能力看得尤為重要。“必須抓住一切機會加強出海能力。”她說。只有這樣,中國發行商在國際市場上才更“說得上話”。

“說得上話”是雙向的。李虹告訴我,作為發行商,她會盡量採取各種方法為開發者獲取更多的收益和資源。為了不限制開發者的創作,如果他們一開始就不在意國內市場,或者不願意在內容上妥協,那就直接上線海外。這時,出海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

對於那些重視國內市場的開發者,李虹所做的是“告訴他們現實”——“如果他們在開發過程中來問我,這個能不能過審,那個能不能過審,我就會告訴他們現實情況,哪些過審概率不大。”不過,她再三強調,不會干涉開發者創作。

前路

8月1日即將到來。

金志學從網上留意到了一些“蘋果內部人員”的訊息。根據他了解的說法,蘋果原本打算給那些沒有版號的遊戲半年左右的緩衝期,但或許是有關部門施壓的緣故,現在這個緩衝期沒有了。“不少海外大作其實都沒有版號,目前他們也正在聯絡國內發行商解決版號問題。”

“正在申請版號的遊戲要怎麼辦?”我問他。

“這種遊戲可能不會下架,但會先遮蔽。等到版號申請成功,遮蔽就會解除。”金志學說。

“那更老的遊戲呢?”

“有一些遊戲,蘋果的要求是在更新時必須提供版號。如果不提供,遊戲就不能更新,但舊版本也許不會直接下架。”他如此猜測。

我沒有再問下去。

(應受訪者要求,林浩、楊博、張奕、金志學、李虹為化名。題圖、插圖中出現的遊戲均與受訪者無關。)


作者:陳靜
來源:觸樂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J4Jd2vZjN85h2fG1LPMJGQ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