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V2019今早已在韓國首爾正式開幕。多場主題豐富的Workshop、Tutorials和Doctoral Consortium等一系列精彩活動將在這兩天相繼舉辦。
COCO是ICCV 2019的重頭戲,也是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通用物體檢測挑戰賽,2017、2018年,曠視曾兩度問鼎。據前線最新訊息,本次大會曠視再接再厲,拿下COCO物體檢測(Detection)、人體關鍵點(Keypoint)和全景分割(Panoptic)三項第一,取得了COCO三連冠的驕人戰績。值得一提的是,曠視還以最具創新性的演算法,榮獲今年新設立的Best Paper Award(最佳論文獎)。
另外,曠視也拿下了Wider Challenge 2019行人檢測冠軍和VOS 2019 視訊物件分割冠軍。繼全球22項AI技術評測冠軍之後,曠視在ICCV 2019學術頂賽中勇奪5冠。
上週五,我們釋出了《1人15篇入選?華人論文知多少?深度分析ICCV2019論文錄取背後的那些事兒!》一文,對ICCV論文錄取資料進行了分析解讀。
後臺有小夥伴留言反饋,自己的學校明明發了N篇,為什麼沒有上榜呢?對我們的結果表示質疑。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明確說明,未統計到全量資料,統計結果跟事實有一定出入,所以沒有統計到的單位,還請多多見諒。
好在ICCV2019官網這兩天已經發布了全部論文,共有1075篇。所以AMiner的小夥伴這兩天又快馬加鞭重新抓取了一遍資料,接下來我們按照每篇入選論文的所有作者所屬機構來統計,在一個作者有多個單位的情況下按照作者第一單位統計,來分析各個機構在ICCV2019的發文數量。
ICCV2019論文合集地址:http://openaccess.thecvf .com/ICCV2019.py
從機構角度分析
在1075篇入選論文中,超過40篇入選的有五大組織,其中三家來自中國學術界。
而入圍前十的機構中,有7家來自學術界,中外科研高校分別各佔4所與3所,三家來自工業界。
其中,谷歌+DeepMind組合以47篇高居榜首。據早前公佈的投稿數量排行中,谷歌以100 篇位居第四。而最終,47篇高中,體現了絕對的實力。
排在第二的是中國科學院,共計45篇入選。
緊隨其後排名第三的是清華大學,44篇入選。
香港中文大學與Facebook各有42篇入選,位居第四。
北京大學與加州大學分別以32篇、31篇位列第五、第六位。
牛津大學29篇入選,排名第七。
商湯科技28篇,位列第八。也是前十榜單中唯一的中國企業,僅僅創辦五年的商湯科技作為後起之秀,這次能有如此的亮眼的成果,可謂潛力無限。
史丹佛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各有27篇入選,排在第十位。
論文20篇以上入選的機構還有,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26篇,麻省理工學院25篇,悉尼大學24篇,Adobe 22篇,南洋理工大學21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1篇,起源人工智慧研究21篇,馬里蘭大學20篇,微軟20篇。
論文入選20篇以下至10篇以上的機構共有28個,其中來自中國學術界共有9個,來自中國工業界6個。
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19篇,中山大學18篇,上海交通大學18篇,大連理工大學15篇,華中科技大學1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3篇,浙江大學10篇,天津大學10篇,東北大學10篇。
百度17篇,騰訊15篇,華為12篇,阿里巴巴12篇,曠視科技11篇,京東10篇。
另外,IBM、英偉達、三星分別也有14篇、13篇、11篇篇論文入選。
論文6篇以上入選的,來自中國學術界的有以下單位,廈門大學8篇,華南理工大學8篇,南開大學8篇,哈爾濱工業大學8篇,西安交通大學8篇,香港科技大學8篇,南京大學7篇,武漢大學7篇,北京理工大學7篇,南京理工大學7篇,香港理工大學6篇,西北工業大學6篇,北京郵電大學6篇。
在上圖中我們未列入的機構中,復旦大學(5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5篇)、深圳大學(5篇)、上海科技大學(5篇)、同濟大學(4篇)等高校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按照論文所屬單位統計
在1075篇論文中,以一家單位獨立完成的論文佔比將近一半,而一半以上的論文都由三到四個機構合作完成。
其中,以一家單位獨立完成的論文有466篇,以兩家機構合作完成的論文有377篇,三家機構合作的論文有1 79篇,四個機構合作完成的有37篇,五到六個單位合作完成的分別有13篇與3篇。從以上資料來看,學術界與產業界強強聯合將成趨勢。